科研产出
广东沿海环境中汞的变化趋势——南海“贻贝观察体系”的研究之一
《中国水产科学 》 1996
摘要:为了监测八十年代末以来广东沿海海洋环境中Hg的变化趋势,作者利用海洋双壳类牡蛎作为指示生物,测定了自1989年至1993年间广东沿海14个观测站位的牡蛎体中的Hg。结果表明,牡蛎体中的Hg呈逐年下降之势,即从1989年的0.046×10-6降为1993年的0.028×10-6。Hg的主要化学形态为有机汞,作者还对Hg的季节变化特点,空间变化特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贻贝观察,指示生物,Hg,广东沿海


大亚湾海洋生物体中的砷
《海洋环境科学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了解大亚湾海洋生物体As含量的背景水平,1993年在大亚湾15个测站采集了海洋生物样品,对其As含量进行了测定和评价。鱼类、甲壳类、头足类和贝类As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0.45×10~(-6)、4.70×10~(-6)、2.28×10~(-6)和5.57×10~(-6)(干重),表现出明显的种类间差异。采自哑铃湾口样品的As含量相对较高。所有样品的As含量均低于海洋生物污染评价标准值。
关键词: 海洋生物;As;背景水平


渤海海域营养现状研究
《海洋水产研究 》 1996
摘要:主要根据1992~1993年调查资料,分析了影响渤海营养状况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与历史同期调查结果相比,无机氮有所上升,无机磷下降较大,与国内外有关浮游植物对营养盐类的最低需求的适宜浓度相比,除冬季外,其他季节无机氮和无机磷均低于浮游植物所需要的最适浓度值。就N/P比值而言,仍低于海水的正常N/P比值,无机氮仍为渤海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要限制因子。无机磷除冬季外,也低于其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最低浓度的下限,故认为无机磷也起一定的限制作用。
关键词: 渤海,营养盐,营养状况


扇贝内脏团提取物对药物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海洋水产研究 》 1996
摘要:采用生化技术从扇贝内脏团中制备出具有药用价值的扇贝提取物。化学分析结果:牛磺酸含量占1.6%,糖原含量占8.2%,支链氨基酸(BACC)含量占40.71%。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克分子比(BCAA/AAA)为34.70。D—氨基半乳糖肝损伤和四氯化碳肝损伤动物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扇贝提取物能提高药物性肝损伤大鼠血清的BCAA/AAA和肝组织中抗过氧化酶活性,有纠正血清氨基酸谱紊乱和增强机体抗氧化、清除活性氧自由基能力,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
关键词: 扇贝内脏团,提取物,保肝作用


美国加州养殖渔业概况与投资开发的可行性探讨
《渔业机械仪器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笔者应美国美东公司邀请.对美国加州养殖渔业的投资环境作了系统调研.认为当前去加州投资经营养殖渔业是一个机遇.本文介绍了美国的养鱼法规、市场情况、池塘养鱼机械化、养鱼工厂概况.并进行了投资可行性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