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285条记录
同一品种不同产地宁夏枸杞DNA指纹图谱特征研究

时珍国医国药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讨同一品种不同产地宁夏枸杞DNA指纹图谱特征。方法采用RAPD技术对全国四大商品区的枸杞道地品种宁夏枸杞的主栽品种宁杞1号的叶片和宁夏商品区的制品枸杞子进行了DNA指纹图谱特征研究。结果四大商品区的宁夏枸杞叶片DNA指纹图谱一致,而制品枸杞子的DNA指纹图谱与叶片的有较大差异。结论DNA指纹图谱用于鉴定同种枸杞的叶片结果可靠。

关键词: 宁夏枸杞 多态性 DNA指纹图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旱区草地土壤种子库研究综述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干旱区分布着大面积草地,土壤种子库对干旱区草地研究十分重要。从干旱区草地土壤种子库研究方法、内容、生态意义等方面进行综述,试图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 草地 土壤种子库 干旱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鸽亚利桑那沙门氏菌病的诊断和防治

中国兽医杂志 2007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枸杞育种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北方园艺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综述了枸杞生物育种及传统育种的研究状况,进一步分析了生物育种及传统育种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情况,为枸杞育种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枸杞 生物育种 传统育种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农业信息资源整合及共享平台建设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文章从农业信息资源整合以及培养科技创新能力出发,分析了我区农业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指出我区农业信息资源整合的必要性,并就资源整合原则、策略以及整合内容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宁夏农业信息资源 文献信息资源 整合 资源共享 信息联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将GNA基因导入宁夏枸杞及其表达的研究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决枸杞蚜虫侵害的难题,以宁夏枸杞主栽品种“宁杞1号”叶片为外植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方法,将改造后的雪花莲凝集素GNA基因转入枸杞,以抗性愈伤组织诱导率作为转化效率的指标,对影响转化效率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初步建立了转化频率较高的转化系统。对获得的70个转基因株系进行PCR检测,阳性率为60%。运用Western blot杂交检测了2个转化子叶片和果实中GNA的表达,结果表明,其中一个转化株系在维管组织成分较高的叶片、青果中得到了GNA的表达,而在维管束成分极少的红果中未检测到GNA蛋白的表达。

关键词: 宁夏枸杞 雪花莲凝集素 CoYMV启动子 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 Westernblot杂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枸杞中吡虫啉、阿维菌素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西北农业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枸杞中吡虫啉、阿维菌素残留量的方法。样品采用酸性乙腈溶液提取,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检测,面积外标法定量分析,吡虫啉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系数为0.9997,阿维菌素为0.9995,线性范围为10.0-1 000μg/L。枸杞中吡虫啉平均回收率92.0%-110%,最小检测浓度0.047μg/kg;阿维菌素平均回收率86.0%-98.0%,最小检测浓度0.33μg/kg。该分析方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定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可满足检测分析要求。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枸杞 吡虫啉 阿维菌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个枸杞品种对炭疽病抗性研究

林业实用技术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室内抗病性鉴定结果:宁杞1号(217),截萼枸杞(141)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较低,田间鉴定结果同室内鉴定结果虽有一定差异,但结果显示趋势相同,宁杞1号和截萼枸杞是相对较抗病品种。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生产中还没有抗枸杞炭疽病的品种。

关键词: 枸杞 抗病品种 抗病性 枸杞炭疽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温度下甘草萤叶甲实验种群生命表

植物保护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草萤叶甲Diorhbda tarsalis Weise是危害甘草叶部的重要害虫,为有效防治该虫,组建了甘草萤叶甲种群生命表。分别在15、18、21、23、25、27、30、33和36℃恒温下,观察了甘草萤叶甲实验种群的发育历期、存活率、产卵量、寿命等,估算了甘草萤叶甲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组建了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在试验温度范围内,甘草萤叶甲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卵期、一龄幼虫、二龄幼虫、三龄幼虫、全幼虫期、蛹期、成虫产卵前期和整个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6.94、11.17、6.30、5.49、8.48、10.53、11.65和8.98℃,有效积温分别为180.88、66.74、78.94、85.42、223.18、85.12、143.67和645.45日度;在18~36℃范围内,温度越高,成虫产卵前期、产卵期和寿命越短,25℃时雌虫产卵量最大,15℃时雌虫不产卵;23~30℃是该虫存活和繁殖的最适温区;种群趋势指数与温度的关系呈抛物线变化,25℃时种群趋势指数最大。

关键词: 甘草萤叶甲 温度 实验种群 生命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旱风沙区人工柠条林对退化沙地改良效果的关联度分析与综合评价

水土保持研究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宁夏干旱风沙区大量营造人工柠条灌木林恢复治理沙化土地的状况下,作者从影响土壤质地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地上植被生态系统等11个因素入手,对退化沙地土壤与环境的影响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无论在各评价性状权重值等同重要的情况下还是各评价性状权重值非等同的情况下排列序位次是一致的,呈现出造林密度1665丛/hm2>2490丛/hm2>3330丛/hm2自然恢复地。由此说明干旱风沙区营造人工柠条灌木林对退化沙地土壤改良及植被的恢复具有积极的作用,而且从综合效果来讲,人工柠条营造密度为1665~2490丛/hm2较为适宜。

关键词: 干旱风沙区 灌木林 灰色关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