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285条记录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枸杞研究上的应用

北方园艺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从而阐明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分子生物学一直是生物学的前沿与生长点,推动着整个生命科学的发展。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枸杞上的应用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只进行了一些分子标记、cD-NA文库构建、功能基因的分离克隆、外源基因转入枸杞基因组的研究,现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枸杞研究上的应用进展进行全面综述,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经验。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枸杞 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干旱风沙区林药间作生态恢复措施与土壤环境效应响应的研究

水土保持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干旱风沙区林药间作恢复措施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通过不同密度柠条林内种植甘草的生态恢复措施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8 m,6 m柠条带间的土壤含水量明显高于自然恢复地,3 m带间土壤含水量低于自然恢复地;土壤容重以6 m带距和8 m带距的较低,自然恢复地最高;总孔隙度以6 m带距内的最高,其他处理措施差异性不显著;土壤速效氮、速效磷表现出以自然恢复地较高;物种多样性为8 m带距内的人工甘草恢复区>6m带距内的人工甘草恢复区>野生甘草自然恢复区>3 m带距内的人工甘草恢复区;适宜的林药间作恢复措施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物种数和植被的盖度,但是人工柠条林的密度过大,反而引起植被盖度的下降及单个植物优势度的增加。

关键词: 干旱风沙区 林药间作 生态恢复 土壤环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垦淡灰钙土不同施肥定位试验初报

土壤通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淡灰钙土是宁夏重点开发利用的耕地资源。针对新垦淡灰钙土土壤养分含量十分贫乏的问题,采取田间定位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新垦淡灰钙土4年不同施肥处理的增产培肥效应,结果表明:单施氮肥、有机肥和氮磷、氮磷锌及氮磷有机肥配施均有显著的增产作用。其中,施N225kg hm-2,较不施肥(对照)平均增产46.9%;施P2O5103.5~207.0kg hm-2,较单施氮肥平均增产31.3%,土壤速效磷提高1~2倍;每公顷第1年增施硫酸锌45kg hm-2的较氮磷配施平均增产7.7%,土壤有效Zn含量连续4年较氮磷配施提高1~1.5倍;增施羊粪11250~22500 kg的较氮磷配施平均增产14.1%,同时,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单施化肥提高30%左右。

关键词: 新垦淡灰钙土 施肥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展青饲青贮玉米 促进农业增收

种子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分析宁夏种植业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宁夏农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和发展青贮饲用玉米的优势;对青贮玉米发展的环境建设、种植类型和种植利用方式提出了建议,按照宁夏的人文地理形成地域特色,为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做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服务。

关键词: 宁夏 结构调整 青饲青贮玉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南山区不同恢复措施对土壤环境效应的综合评价

水土保持研究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宁南山区不同恢复措施对土壤环境效应研究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土壤水分的含量是影响土壤环境状况的最主要因子,其权重值达到了0.202,其次为土壤的毛管孔隙度和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其权重值分别达到0.130、0.112,同时土壤的毛管持水量、土壤碱解氮的含量和土壤脲酶的含量也对土壤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权重值分别达到0.085、0.076及0.063。通过对影响土壤环境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和生物活性的综合评价,88542水平沟整地、鱼鳞坑整地、梯田整地和人工种草不同程度地改善和提高了土壤的环境质量,其排列顺序为88542水平沟>梯田>鱼鳞坑>人工草地>天然草地。

关键词: 宁南山区 恢复措施 土壤环境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油玉米带棒青贮饲喂奶牛对奶产量的影响

玉米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高油玉米带棒青贮饲喂奶牛,通过研究,高油玉米对提高奶产量效果显著,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产奶量增加1.03 kg/d。

关键词: 高油玉米 带棒青贮 奶牛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粳稻品质性状遗传效应分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给杂交粳稻稻米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利用489A、216A、552A、中作59A、16A、秋光A 6个不育系和94FR30、2002FR11、2002FR24、1229、FR7969、8FR2 6个恢复系配制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采用禾谷类作物胚乳品质性状的遗传模型及分析方法对杂交粳稻品质性状进行了遗传研究。结果表明,糙米率、精米长宽比、精米长厚比主要受种子直接显性效应的控制,整精米率、透明度和垩白率主要受种子直接加性效应控制,垩白面积的遗传主要受种子直接加性效应和母体显性效应共同控制,糙米率、垩白率的细胞质效应也达极显著水平,环境因素、抽样误差等剩余效应对精米率、垩白率、透明度的影响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杂交粳稻组合F2代种子品质性状平均杂种优势预测值中,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精米长宽比、精米长厚比5个品质性状均有杂交优势达显著或极显著的组合,此外还根据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预测值对亲本在育种中的利用潜力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杂交粳稻 品质性状 遗传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滴灌条件下施氮量对黄瓜-番茄种植体系中土体NO_3~--N淋洗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不同氮肥用量对土壤NO3--N淋洗的风险程度,合理指导温棚蔬菜施肥和灌溉,2005~2006年在宁夏引黄灌区滴灌条件下,以轮作体系下的温棚黄瓜-番茄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土壤溶液定位提取、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设化肥施氮量150 kg/hm2(低氮)、300 kg/hm2(中氮)、450 kg/hm2(高氮1)、600kg/hm2(高氮2)及有机肥和不施肥(CK)处理,研究滴灌条件下施氮量对土体中NO3--N淋洗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低、中或高氮处理下,黄瓜-番茄轮作周期中,滴灌施肥对0~30 cm土壤溶液NO3--N含量变化的影响明显;在高氮处理下,由于番茄季较强的滴灌量,土体中NO3--N不断向下淋洗至90 cm土层;与CK处理相比,单施有机肥会造成的土壤NO3--N向深层淋洗。因此,提出每茬蔬菜推荐施氮量控制在300 kg/hm2左右为宜,在冬春茬后期4~6月份减少滴灌次数是减少土体NO3--N向下淋洗的措施。

关键词: 滴灌 黄瓜-番茄轮作 土壤溶液 NO3--N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春小麦籽粒硬度puroindoline基因等位变异检测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中国不同麦区春小麦籽粒硬度基因型分布规律,为小麦品质改良和各麦区间资源交流提供依据。【方法】以中国7个省、自治区的140份春小麦主栽品种、高代品系和主要亲本为材料,采用单籽粒谷物硬度测试仪、特异引物的PCR扩增、PCR产物的酶切(PvuII内切酶)和改进的SDS-PAGE凝胶电泳对其SKCS硬度及其基因型进行鉴定。【结果】中国春麦区以硬质类型为主,共有野生型、Pina-D1b、Pinb-D1b、Pinb-D1c(先前未曾在中国冬麦区发现)和Pinb-D1p共5种类型。其中,Pinb-D1b在硬质麦占据主导地位,为51.5%;其次是Pina-D1b,为37.9%;Pinb-D1c和Pinb-D1p类型分别为4.9%和5.8%。后二者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Pinb-D1c主要分布在青海,Pinb-D1p则主要分布在甘肃。各puroindoline突变型SKCS硬度值显著高于野生型,Pina-D1b和Pinb-D1c类型SKCS硬度值显著高于Pinb-D1b和Pinb-D1p类型。【结论】本试验明确了puroindoline基因在中国春麦区的分布规律,总体上虽然以Pinb-D1b类型为主,但Pina-D1b类型分布也较为广泛,尤其在黑龙江等地区,因其对品质加工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建议该类型分布比例较高的地区多引进一些其它相对优良的基因型,如Pinb-D1b类型等。

关键词: 春小麦 籽粒硬度 Puroindoline基因 等位变异

LINGO8.0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的应用探讨

水土保持研究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LINGO是专业的优化软件,应用广泛,以宁夏盐池县城西滩扬黄灌区种植业结构的优化为例,探讨了LIN-GO8.0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的应用。

关键词: LINGO 种植业 结构调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