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285条记录
毛乌素沙地草地畜牧业经营模式的开发与示范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盐池县毛乌素沙地自然特点,坚持以发展种植业、畜牧业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开发出5种毛乌素沙地草地畜牧业经营模式并进行示范,以扩宽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渠道,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畜牧业 模式 开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半干旱区不同覆盖物对地温和水分时空分布的影响

土壤通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不同覆盖物下春小麦生长期间土壤的地温、水分时空分布图。研究表明:保水、集水、增温、降水生产率效果排序:双重覆盖(秸秆+地膜)>地膜>秸秆>裸地。干旱年降水生产率分别较裸地提高83%、70.5%、37.7%。降水生产率较丰年分别提高53.39%、1.2%、12.8%,双重覆盖仍多蓄水31mm,半干旱区春小麦生长主要依赖土壤贮蓄水,双重覆盖和地膜覆盖使180 cm土层内水以汽态水凝聚在耕层,达到秋水春用。秸杆覆盖早春不但降低耕层地温,而且截留残留降水和部分有效降水不能入土而蒸发,降低土壤贮水量。应在秋季施碎秸秆后翻耕,接纳雨水,春播前膜侧种植,可起双重覆盖蓄水、保水、增产作用。覆膜对膜外横向30 cm处10 cm土层在全生育期都有增温作用。

关键词: 地膜覆盖 秸秆覆盖 双重覆盖 地温 水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地统计学和GIS的苜蓿斑蚜种群空间结构分析和分布模拟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地统计学方法对宁夏南部固原市原州区不同时期苜蓿斑蚜(Therioaphis trifolii)种群的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并采用普通克立格插值法模拟了苜蓿斑蚜种群空间分布.结果表明:不同时期苜蓿斑蚜种群存在空间相关性,其半变异函数曲线均为指数型,空间格局呈聚集分布,空间变异成分的变化范围为34.13%~48.77%,空间相关范围为8.751~12.049km,聚集程度和方向有从西南向东北方向聚集的趋势.空间分布模拟图能较好地从时间、空间两个角度直观地分析不同时期苜蓿斑蚜种群的动态变化,易于确定同一时期苜蓿斑蚜的发生位置和发生程度.

关键词: 苜蓿斑蚜 地统计学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结构 模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3个抗白粉病基因聚合于推广品种后代抗性的遗传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不同抗小麦白粉病基因聚合于推广品种后代的抗性表现,通过复合杂交,将抗小麦白粉病基因Pm4 b,Pm13,Pm21聚合并转入推广品种,其后代(F1,F2)进行人工接种和表型抗病调查。结果表明,F1中凡是含有抗白粉病基因之一的材料均表现高抗或免疫。F2中Pm4 b,Pm13和Pm21抗病基因聚合的抗病株占的比例最大(71.82%),Pm13和Pm21,Pm4 b和Pm21聚合的抗病株占的比例次之(66.67%,64.14%),Pm4 b和Pm13抗性基因聚合的抗病株占的比例较小(63.93%)。2个抗病基因聚合体中含有Pm21基因的抗性最好。

关键词: 小麦 白粉病 基因聚合 抗病性 遗传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型全日粮复合秸杆成型饲料饲喂奶牛效果试验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目前在舍饲奶牛生产中最常见的日粮为常规混合饲料,由精饲料、青贮玉米、黄贮玉米、稻草、添加剂等各种原料混合搭配而成。全日粮复合秸秆成型饲料是将各种粗饲料(秸秆)采用热喷、膨化、氨化、酶化、生物酵解等各种复合生化处理技术,按奶牛各生产阶段的营养需要,与营养调控料混合加工制成的可以直接饲喂畜禽的复合型全价日粮块状饲料,是一种有别于常规混合日粮的新型全价日粮。为了检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半干旱退化山区灌草立体配置与水分调控研究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半干旱退化山区干旱与水土流失并存,降雨量时空分配不均,且水热不同步(在春夏,植物常因缺水而枯死),致使生态环境建设中恢复植被的难度大。为此,采用工程整地措施与灌草立体配置模式,发展集流灌草植被。集蓄土壤水分,随着时间的延续土壤水分可不断得到补充和调节,促进灌草植被的快速恢复,实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造林整地 灌草配置 水分调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于PCR分析的小麦种子DNA微量快速提取

种子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索了不用液氮从小麦单粒、半粒有胚和半粒无胚中提取DNA的方法。结果表明,无论是单粒、半粒有胚和半粒无胚都能得到比较理想的DNA,DNA样品经SCAR-PCR特异标记检测,都能扩增出两条完全相同的特异条带。用无胚的半粒进行分子标记检测特别适合于对大批量早代材料目的基因的筛选。

关键词: 小麦 籽粒 DNA 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种小麦抗白粉病基因聚合体的STS和SCAR标记

西北农业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宁夏灌区小麦白粉病逐年加重的趋势,笔者将分别含有Pm4b、Pml3、Pm21的小麦材料与宁夏推广品种进行聚合杂交,采用早代抗病鉴定,淘汰感病株,F3代50个抗病株利用Pm4b的STS标记,Pm13和Pm21的SCAR标记进行检测。通过对反应体系的优化,从中筛选到聚合Pm4b、Pm13和Pm21三个基因的抗病株3株,聚合Pm4b和Pm13基因的抗病株2株,聚合Pm4b和Pm21基因抗病株3株,聚合Pm13和Pm21基因抗病株2株。为培育持久、广谱抗病小麦品种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小麦 白粉病 聚合 分子标记 辅助选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水氮措施对土壤-芹菜体系中无机氮动态变化与平衡的影响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宁夏引黄灌区露地菜田条件下,以芹菜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的方法,对不同水氮措施下,土壤-芹菜体系中无机氮动态变化及平衡进行了研究,为宁夏地区芹菜的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节水灌溉处理(W2)的芹菜产量与传统灌水处理(W1)相当,推荐施氮处理的芹菜产量均比对照、单施有机肥处理高。全生育期节水灌溉量为518.7 m3,推荐施氮量为200 kg/hm2处理时,芹菜最高产量。在芹菜生长期间,节水灌溉的干物质积累与传统灌水处理相当,不同施氮量处理,干物质积累变化和芹菜的吸氮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均比对照和单施有机肥的处理高。节水灌溉的表观氮素损失量比传统灌溉低26-38 kg/hm2,表观损失率比传统灌溉的低2.1%-6.8%。节水灌溉处理的Nmin(无机氮)残留比传统灌溉处理低8-13 kg/hm2。节水灌溉的土壤残留硝态氮均比传统灌溉的土壤残留硝态氮高,主要分布在0-60 cm土层,推荐施氮处理残留的土壤硝态氮比习惯施氮处理高。

关键词: 水氮措施 无机氮动态 氮平衡 土壤 芹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五十年来春小麦主栽品种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演变

种子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小麦品种的演变过程常常与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外界环境条件,特别是胁迫条件的变化,及耕作制度的改变和人们的经济要求相伴随,也必然伴随着小麦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抗性、品质性状以及适应性等综合性状的改进。宁夏五十年来春小麦主栽品种丰产性提高;株高降低、抗倒伏性增强;生育期变长、光能利用时间长、增产潜力大;抗病性增强;品质由单纯的数量型向质量、数量兼顾型演变,改变了宁夏小麦的品质结构。

关键词: 小麦品种 性状 演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