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164条记录
杏果实发育过程中果胶组分及酶活性变化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杏果实发育过程中果胶组分及含量变化规律及其对果实硬度的影响。【方法】以‘库车白杏’、‘轮台白杏’和‘树上干杏’ 3个杏品种果实为材料,测定杏果实发育过程中的生长品质指标、果胶组分与含量和果胶代谢酶活性,分析杏果实果胶组分及含量变化且与果实硬度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相较于其他4个生长发育期,3个杏品种果实硬度在完熟期显著下降(P<0.05)。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3个杏品种果胶甲酯酶活性(PME)均呈下降趋势,且果实硬度与PME呈显著正相关(P<0.05),果实硬度与离子结合型果胶含量、共价结合型果胶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果实发育过程中,3个杏品种果实硬度均与离子结合型果胶含量、共价结合型果胶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对果实硬度影响较大。其中离子型果胶(ISP)分子量小,易溶于水,在果胶中,ISP占比越大,果实质地越软;‘轮台白杏’与‘树上干杏’硬度下降主要是由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引起的,而‘库车白杏’硬度下降主要是由果胶裂解酶(PL)引起的,其中‘轮台白杏’自硬核期开始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升高,硬度随之下降;但在‘树上干杏’中,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在幼果期之后甚至显著下降,在转色期之后显著上升,硬度随之下降。对‘轮台白杏’需要在硬核期之后开始抑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对‘树上干杏’需要在转色期后抑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库车白杏’果胶裂解酶(PL)活性一直较高,在果胶方面其需要抑制果胶裂解酶(PL)活性。

关键词: 杏果实 发育 果胶组分 果胶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枸杞营养品质时空变化规律及特征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枸杞品质时空变化规律、特征及影响因素,为枸杞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及标准化生产提供依据.[方法]连续3 年(2020~2022 年)采集新疆、宁夏、甘肃三个主产区的 224 份枸杞果实样品,同时测定多糖、总黄酮及16 种氨基酸的含量,分析产地、年际、品种及其交互作用下枸杞品质的时空变化规律,结合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PCA)等方法筛选特征品质指标,分析各影响因子对特征营养品质指标的影响规律.[结果]不同产区枸杞果实营养品质均表现出显著的年际差异(P<0.05),并与枸杞品种显著相关(P<0.05).枸杞多糖含量主要受产地因子的影响最大,变异贡献率为6.79%;而枸杞总黄酮主要受年际因子的影响最大,变异贡献率为 58.53%,其中新疆枸杞的多糖和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个产区(P<0.05),优质品种为宁杞1 号,相比之下甘肃枸杞中的多糖、总黄酮含量显著低于新疆产区(P<0.05).其次年际和品种是影响枸杞总氨基酸的主要因素,变异贡献率分别为 21.40%、15.99%,宁夏产区枸杞呈现多种氨基酸较高的特征,宁杞5 号为优势品种.[结论]同为宁夏引进枸杞品种,在不同产地种植时会呈现出不同的产地特征.新疆枸杞整体呈现出多糖、总黄酮较高的特征,宁夏枸杞呈现出总氨基酸较高的特征,而甘肃枸杞表现出多糖、总黄酮相对较低的特征.

关键词: 枸杞 营养品质 产地 品种 年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老化棉秆炭对土壤性质和小麦氮肥利用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不同老化棉秆炭(冻融老化、干湿老化、柠檬酸老化)对土壤性质、小麦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设置不施氮、低氮(200 mg·kg-1)、高氮(400 mg·kg-1)3个施氮水平和不添加棉秆炭(B0)、添加新鲜棉秆炭(BC)、添加干湿老化棉秆炭(DB)、添加冻融老化棉秆炭(EB)、添加柠檬酸老化棉秆炭(CB)5个棉秆炭处理,分析小麦干物质量及氮素吸收量、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未添加棉秆炭处理相比,不同施氮水平下老化棉秆炭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电导率无显著差异,冻融循环和干湿交替老化棉秆炭处理的土壤pH显著增加,柠檬酸老化和冻融循环老化棉秆炭处理的土壤全氮含量显著增加;与新鲜棉秆炭处理相比,不同施氮水平下柠檬酸老化棉秆炭处理的土壤全氮和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土壤pH显著降低.低量施氮时不同处理小麦干物质量、氮素累积吸收量、氮肥吸收效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最高,柠檬酸老化棉秆炭与低量氮肥配施小麦氮肥吸收量较高,氮肥吸收效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分别为68.27%和46.69%.综上可知,柠檬酸老化棉秆炭的添加有利于土壤氮素的固持,可以增加土壤氮素和有机质含量,减弱对土壤pH和电导率的提升效果,在低量施氮时作物氮素吸收利用效果较好.以上结果为棉秆炭的长期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棉秆炭 老化 氮肥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粪和核桃果枝混合发酵理化特性试验及设备工艺优化

新疆农机化 2024

摘要:通过鲜牛粪、牛粪与核桃果枝、牛粪核桃果枝加发酵菌剂三个不同配比的堆肥试验,开展牛粪和核桃果枝的化学特性参数试验;同时,参照土壤力学试验方法,对有机肥发酵各阶段的含水率、电导率、硬度、湿密度、抗剪强度等物理特性参数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三种堆体有机质质量分数、总氮、总磷和总钾质量分数在堆肥初期都有所下降,随后缓慢上升,最后趋于平稳,分别稳定在32%、39%、40%,6.33%、9.48%、9.53%,0.95%、1.26%、1.29%和1.71%、2.59%、2.48%,添加果枝和菌剂的堆肥营养物质损失最少。三个堆体EC值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逐步升高,随着CO_2、NH_3的挥发,EC值开始缓慢下降,三个堆体EC值最终分别稳定在5.44ms/cm、5.94ms/cm、5.54ms/cm。3个堆体的湿密度在堆肥过程中都随着堆肥天数的增加总体呈下降趋势,堆肥结束时,三个堆体湿密度分别是0.71g/cm~3、0.65g/cm~3、0.45g/cm~3。

关键词: 牛粪 发酵工艺 理化特性 抗剪强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氮量对新稻36号产量及碾米品质的影响

北方水稻 2024

摘要:以水稻品种新稻36号为试验材料,667 m~2分别施纯氮0 kg、9 kg、12 kg、15 kg、18 kg、21 kg、24 kg共七个处理,研究不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及碾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增加会延长水稻苗期,推迟抽穗期与成熟期;有效收获穗、平均穗长、穗实粒数、株高、千粒重、产量、糙米率以及整精米率等均表现出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其中在667 m~2施纯氮18 kg时,分蘖率最高,有效收获穗最多,株高、产量和精米率最高;在667 m~2施纯氮15kg时,平均穗长最长、平均穗总粒数和穗实粒数最多、千粒重最大、糙米率最高。综合比较各项指标,建议该品种在种植过程中667 m~2施纯氮15~18 kg,产量提高的同时兼顾较优的碾米品质。

关键词: 水稻 施氮量 产量 碾米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喷施不同营养元素叶面肥对蟠枣缩果病和品质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喷施不同营养元素叶面肥对蟠枣(‘京沧1号’)缩果病发病率及品质的影响,对不同叶面肥处理蟠枣缩果病发病率及产量进行了调查,对蟠枣果实外观指标和营养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喷施不同营养元素叶面肥处理后蟠枣缩果病发病率显著降低,蟠枣果实产量、商品率分别较清水(对照组)提高8.73%~27.21%和3.53%~17.94%;除硫酸锰、四硼酸钠、富瑞朋流体硼叶面肥处理外,其他处理蟠枣果实硬度与对照处理差异不显著;喷施不同营养元素叶面肥处理对蟠枣果实色差参数影响差异不显著;喷施不同营养元素叶面肥处理对蟠枣果实中可滴定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总酚和类黄酮含量积累有积极影响。整体看来,氮元素叶面肥对降低蟠枣缩果病发病率、提高蟠枣果实商品率、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和总酚含量作用显著,锰元素对提高蟠枣果实产量、硬度、可溶性糖和类黄酮含量作用显著,钾元素叶面肥处理对蟠枣整体作用效果不明显,硼元素叶面肥对提高蟠枣产量,增加蟠枣果实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素C含量作用效果明显。因此,该结果可为蟠枣缩果病防控及品质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参考。

关键词: 营养元素 叶面肥 蟠枣 缩果病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绿色循环生态农业种养模式及其配套技术应用

现代农业科技 2024

摘要: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总体目标是实现生态良好、高质高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生态农业.因此,可通过试验示范推广加快构建循环生态农业模式,推动高产、高效种养业转型发展.本文介绍了高效绿色循环生态农业种养模式及其配套技术,并对该模式在乌鲁木齐市农业经济开发区农业生产中应用产生的综合效益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该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效 绿色 循环生态农业种养模式 配套技术 综合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瓜白粉病病原菌鉴定及抗病种质资源筛选

中国蔬菜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三亚是海南甜瓜的重要产区,也是甜瓜白粉病的高发区。利用镜检法、分子生物学方法以及国际通用的13个标准鉴别寄主对三亚甜瓜试验基地自然发病的白粉病病原菌进行生理小种鉴定,并从自主选育的第4代甜瓜种质资源中挑选30个材料进行白粉病苗期抗病性鉴定和筛选。结果表明,通过病原菌孢子的形态特征分析、ITS序列比对以及13个标准寄主对白粉病病原菌接种的感抗反应,综合判定该病原菌为瓜单囊壳白粉菌(Podosphaera xanthii)的Race 2France生理小种。另外,从30份厚皮甜瓜材料中筛选出对白粉病免疫的材料2份(22-7-2、22-16-1),对白粉病高抗的材料3份(06-4-1、14-8-1、23-8-1);2份免疫材料均为黄皮、椭圆、网纹类型,3份高抗材料均为网纹类型。

关键词: 甜瓜 白粉病 生理小种 抗性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无核白葡萄果刷生长发育及采后落粒性的影响

中国果树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无核白葡萄是我国重要的鲜食和制干兼用品种,但生产中普遍存在采后落粒问题。设置采前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100 mg/L S-ABA、10μmol/L MeJA、100 mg/L NAA+100 mg/L 6-BA、25 mg/L 2,4-D)研究无核白落粒率与果梗拉力的变化,以及果刷和其他相关指标间的联系。结果表明:2,4-D处理落粒率降低、果梗拉力增大,对应的果刷纵切与横切情况下的木质素染色面积显著大于其他处理,与落粒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果梗拉力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纤维素并没有这种相关性;2,4-D处理上部果皮厚度显著大于其他处理,与落粒率呈负相关关系,与果梗拉力、果刷长度、果刷纵切及横切木质素染色面积呈显著正相关,但中部果皮厚度与其他指标不存在相似的关系;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综合9个指标评价4种处理提高果梗耐拉力的效果由强到弱为25 mg/L 2,4-D>10μmol/L MeJA>100 mg/L NAA+100 mg/L 6-BA>100mg/L S-ABA。综上所述,无核白果实的果刷长度和其木质素含量是影响落粒率的重要因素,2,4-D可以诱导果刷内木质素积累,为果实落粒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葡萄 无核白 落粒 果刷 木质素 纤维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机收棉田残膜混合物粉碎揉丝装置设计与试验

农业机械学报 202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机收残膜混合物资源化利用困难、现有粉碎与揉丝装置处理的残膜混合物不满足白星花金龟幼虫适口性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残膜混合物粉碎揉丝装置,利用粉碎揉丝技术对残膜混合物进行加工处理以满足白星花金龟幼虫的适口性。该装置主要由粉碎装置、输送装置和揉丝装置等组成,通过对残膜混合物粉碎、揉丝装置作业过程进行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确定了各零部件的结构参数与工作参数。为了验证残膜混合物粉碎揉丝装置的作业性能,以粉碎辊转速、揉丝辊转速与揉丝辊间隙作为试验因素,残膜破碎合格率、棉秆粉碎长度合格率、棉秆揉丝率为试验指标进行三因素三水平二次回归响应面试验,建立了回归模型,分析了各因素对残膜混合物粉碎揉丝装置作业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参数优化与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残膜破碎合格率和棉秆粉碎长度合格率的因素大小顺序为粉碎辊转速、揉丝辊间隙、揉丝辊转速;影响棉秆揉丝率的因素大小顺序为揉丝辊间隙、揉丝辊转速、粉碎辊转速。优化后最优工作参数组合为:粉碎辊转速13.0 r/min、揉丝辊转速60.0 r/min、揉丝间隙1.6 mm。以此参数组合进行试验,得到残膜破碎合格率、棉秆粉碎长度合格率和棉秆揉丝率平均值分别为90.4%、92.6%、92.2%,与理论优化值相对误差不超过2.0%,研究结果可为残膜混合物粉碎揉丝装置的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残膜混合物 粉碎 揉丝 对辊式 尖角接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