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340条记录
板栗新品种‘燕晶’

园艺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燕晶’是通过实生优选获得适宜密植的板栗新品种。坚果综合性状优良,丰产,优质,耐瘠薄,适应性强。平均单果质量9.0g,平均每苞含坚果2.4粒。坚果深褐色,有光泽。果肉黄色,质地细糯,风味香甜,可溶性糖15.2%,淀粉46.1%,脂肪2.11%,蛋白质5.02%。雌花易形成。河北地区9月中旬成熟。

关键词: 板栗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梨实生树不同节位酚类物质含量的动态变化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为分析酚类物质与果树实生树阶段转变之间的关系,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京白梨×鸭梨杂种实生树的叶片、韧皮部和芽中的多酚类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叶片中的槲皮素、儿茶素、绿原酸和芦丁含量在86~90节急速升高,在86~90节以下,槲皮素和儿茶素含量变化不大,绿原酸含量持续下降,芦丁在51~55节出现一个含量高峰;韧皮部中的根皮苷和杨梅苷在66~70节均出现一个含量高峰,在86~90节以上,根皮苷的含量趋于平稳,杨梅苷的含量迅速升高;芽中的咖啡酸含量在81~85节以下变化不大,81~85节以上迅速升高。

关键词: 梨实生树 酚类物质 动态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树抗寒生理与防寒措施的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概述细胞膜透性、保护酶系统、渗透调节物质和内源激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果树防寒措施,提出了果树抗寒性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果树 抗寒性 防寒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叶片和果实中多胺的检测方法及基质效应研究

分析试验室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对苹果主要多胺组分(腐胺、精胺、亚精胺)的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和评价,并对其在苹果叶片和果实两种组织中的基质效应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严格标准样品和实际样品处理方法,优化提取方法,调节流速在0.3 mL/min时满足苹果叶片和果实不同基质中多胺的分离。多胺上样浓度在0.01~0.2nmol/10μ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在0.99以上,平均回收率在85%~110%之间,方法的RSD值小于9%。

关键词: 多胺 苹果 检测方法 基质效应

国审高产、抗病虫棉花新品种——冀棉169

中国棉花 2010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子全生育期抗旱性鉴定及抗旱指标筛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作物全生育期抗旱性对发掘和利用抗旱品种和抗旱基因至关重要,但谷子全生育期抗旱鉴定至今未有报道,抗旱鉴定缺乏鉴定指标。本试验在干旱池模拟干旱条件下,对苗期抗旱性表现不同的谷子品种进行了全生育期抗旱性研究,调查分析了根干重等形态和生理性状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的变化;采用相关和灰色关联度等方法,分析这些指标与抗旱性(DRI)的关系。结果表明,相对根冠比、相对单穗粒重和灌浆期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同抗旱性表现极显著相关,可以作为谷子全生育期抗旱性鉴定的指标;而相对根干重、相对单穗重、相对株高和气孔导度则可以作为谷子全生育期抗旱性鉴定的参考指标;在供试的品种中,红根谷和大齐头白表现了良好的综合抗旱性。本文还讨论了抗旱性的复杂性以及不同性状对干旱胁迫的反应,所建立的指标对谷子全生育期抗旱鉴定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谷子 干旱胁迫 抗旱指数 鉴定指标

红叶棉花的产量杂种优势研究初探

棉花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3个红叶材料作父本,与15个绿叶转基因棉花新品种(系)组配19个红叶杂交组合,研究了具有红叶标记性状棉花的产量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19个红叶杂交组合子棉产量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皮棉产量的具有正向中亲优势、正向超亲优势和负向竞争优势,衣分和单铃重具有正向的中亲优势,单株铃数表现正向中亲、超亲和竞争优势,筛选出产量竞争优势在5%以上、综合性状较好的优势组合4个。

关键词: 棉花红叶 产量 杂种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丛矮病病原分子生物学鉴定

植物病理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9年4月,从河北邯郸、邢台、保定麦田采集表现小麦丛矮病症状的植株,经室内人工饲养的无毒灰飞虱饲食传毒,可致健康小麦表现叶脉间褪绿,矮化,分蘖增多,整株黄化等典型丛矮病症状。根据已报道的小麦丛矮病毒(Wheat ro-sette stunt virus,WRSV)各基因片段和北方禾谷花叶病毒(Northern cereal mosaic virus,NCMV)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利用反转录PCR(RT-PCR)方法,在上述3个标样中均检测到了NCMV,而未检测到WRSV。用RT-PCR扩增到NCMV全基因组序列,长度为13221nt,具有9个开放读框。核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该序列与日本报道的NCMV有93%的同源性;推导氨基酸序列与日本报道的NCMV有99%同源性;但核酸和氨基酸序列与WRSV无明显同源性。上述结果表明,从河北省小麦丛矮病株中检测到的病原是NCMV,首次通过分子生物学研究检测到中国小麦上感染有NCMV。

关键词: 小麦丛矮病毒 北方禾谷花叶病毒 RT-PCR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晚熟苹果新品种‘苹艳’

园艺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苹艳’苹果是以‘岩富10’ב红津轻’杂交育成的新品种。果实近圆形,大小整齐,平均单果质量172.1g,果形指数0.84,果实全面着鲜红色,有条纹;果肉浅黄,肉质细,松脆,果汁多,有香气,酸甜适口;采后硬度(去皮)8.5kg·cm-2,可溶性固形物15.8%,品质佳。具有外观美,风味浓,品质优,早果,丰产,抗病性强,耐瘠薄等特点。

关键词: 苹果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与梨黑星病抗性基因连锁的AFLP标记筛选及SCAR标记转化

园艺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鸭梨’(Pyrusbretschneideri)ב雪青’梨(P.bretschneideri×P.pyrifolia)F1代群体(97株)为试材,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技术和集群分类法(bulked segregantanalysis,BSA)筛选与梨抗黑星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通过64对AFLP标记引物在亲本和分离群体中的筛选和验证,获得与梨抗黑星病基因紧密连锁标记两个,即ACA/CAA-179和AAC/CAG-198。它们与抗黑星病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5.2和8.3cM。对AFLP标记片段的克隆和测序结果显示其长度分别为179和198bp。根据序列信息设计特异引物,在杂交后代群体上的PCR分析表明AFLPACA/CAA-179标记被成功转换成SCAR标记,命名为SCAR-117。本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对抗黑星病梨品种资源的分子鉴定及杂种后代的早期辅助选择。

关键词: 抗黑星病 AFLP SCA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