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5348条记录
不同饲养方式对蛋鸭产蛋性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浙江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探讨单笼饲养、双笼饲养、散养和网上平养四种养殖模式对蛋鸭(Anas platyrhynchos)产蛋性能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191羽优质蛋鸭品种山麻鸭被分成单笼、双笼、网上平养、散养四组,记录其产蛋率和日耗料量,研究不同饲养模式对产蛋性能的影响。同时,应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在不同养殖模式下山麻鸭下丘脑、垂体、卵巢、肾上腺等组织中产蛋相关基因的表达,筛选出其中差异表达基因。结果表明,双笼饲养的山麻鸭产蛋性能和饲料转化率最低,单笼饲养的产蛋性能最佳。产蛋相关基因差异表达检测发现,在不同饲养模式下,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CRH)基因在下丘脑和垂体组织中,阿黑皮素原(proopiomelanocortin,POMC)基因在垂体组织中的表达无显著差异。在双笼饲养模式下,黑素皮质素受体(melanocortin 2 receptor,MC2R)基因在山麻鸭垂体中的表达量最高,催乳素受体(prolactin receptor,PRLR)基因在卵巢中表达量最高,而骨形态发生蛋白4(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 4,BMP4)基因在卵巢中表达量最低。结果提示,(1)双笼饲养会导致蛋鸭的产蛋性能下降;(2)双笼饲养的蛋鸭可能长期处于应激状态,诱使垂体中MC2R基因高表达,进而调控HPA轴激素分泌,抑制HPG轴的活性,使得卵巢中的PRLR及BMP4等产蛋相关基因异常表达,两个信号通路交互作用,最终影响了蛋鸭的产蛋性能。

关键词: 产蛋相关基因 HPA/HPG轴 山麻鸭 饲养模式 产蛋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休克蛋白70基因(HSP70)部分片段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与蛋鸭产蛋性能的关联性

浙江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旨在搜寻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的突变位点,分析蛋鸭抗热应激分子育种潜在的遗传标记。以缙云麻鸭为研究对象,用PCR方法扩增了蛋鸭HSP70基因的部分片段,采用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该片段的多态性,同时用最小二乘法分析其与夏季笼养蛋鸭产蛋性能的关联性。结果在HSP70基因部分片段中发现1476(C/T)和1596(C/T)2个SNP位点。其中1476(C/T)位点的CT基因型占70.00%,TT基因型占16.67%,CC基因型占13.33%;1596(C/T)位点的CT基因型占48.33%,TT基因型占41.67%,CC基因型占10.00%。关联分析结果显示,1476(C/T)位点不同基因型在产蛋量上存在差异,其中CC基因型个体的产蛋量显著高于CT基因型和TT基因型(P<0.05);C1596T位点不同基因型在产蛋量上无明显差异(P>0.05)。由于样本量较少,故有必要进一步加大样本量进行研究。

关键词: 蛋鸭 单核苷酸多态性 HSP70 产蛋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无标记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改造方法

浙江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无标记基因表达载体开展转基因植物研究,是获得无标记基因转基因植物、保证转基因生物安全的手段之一。文章报道了一种无标记基因植物转化载体的改造方法,通过AseⅠ单酶切可去除pCAM-BIA1300植物转化载体内潮霉素标记基因完整表达框架。试验应用结果表明,利用此表达载体进行共转化研究,可获得不含标记基因、只含目的基因的转基因植株。此方法可在植物共转化研究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 无标记 载体 转基因 生物安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瓜新品种‘红和平’

园艺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红和平’为高产抗病优质杂交一代西瓜新品种。全生育期100d左右,果实发育期30d。果实圆球形,果面绿,覆深绿齿条带,有蜡粉;果肉大红色,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12%,肉质致密,口感好;单瓜质量4~5kg,果皮韧,耐贮运;易坐瓜,耐低温,中抗枯萎病,产量42t·hm-2左右,商品率高。

关键词: 西瓜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种水稻蛋白与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编码非结构蛋白P7-2的互作分析

浙江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是斐济病毒属的成员之一,可侵染玉米和水稻等作物,给亚洲地区的田间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RBSDV有10条双链RNA(double strand RNA,dsRNA)基因组,编码12个蛋白。其中6个蛋白是病毒粒子的结构成分(P1,P2,P3,P4,P8,P10),6个非结构蛋白分别为P5,P6,P7-1,P7-2,P9-1,P9-2。在非结构蛋白中,P5,P6和P9-1已被证实参与形成毒质结构,P7-1被认为可在细胞质中形成类似管状的结构作为病毒胞间扩散的通道,P7-2和P9-2的功能目前尚不明确。文章采用Pull-Down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等技术来鉴定水稻蛋白(日本晴)与P7-2蛋白间可能存在的互作关系。通过Pull-Down实验分析,发现有4种水稻蛋白可与P7-2相结合,其中2个蛋白为转录相关蛋白,1个为氨基转移酶,还有1个为假定的分子伴侣60前体。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感病寄主中的转录相关蛋白和假定的分子伴侣60前体的表达量上调,而氨基转移酶的表达量降低。

关键词: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P7-2基因 原核表达 蛋白质互作 实时荧光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浙江省义乌市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元素的污染评价

浙江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浙江省义乌市12个蔬菜基地土壤的重金属元素进行污染状况的评价。12个蔬菜基地土壤的重金属元素平均含量:Cd 0.36 mg.kg-1;Zn 279.02 mg.kg-1;Cr 62.93 mg.kg-1;Cu 5.16 mg.kg-1;Hg 0.28 mg.kg-1;As 2.14 mg.kg-1;Pb 21.20 mg.kg-1。在供研究的7个重金属元素中,As和Hg的变异系数最大(110%);Cd,Zn,Cr和Cu的变异系数居中(60%~94%);Pb的变异系数最小(28%)。土壤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Pi)平均值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d(1.01)>Hg(0.81)≈Zn(0.80)>Cu(0.33)>Cr(0.29)>Pb≈As(0.10)。处于安全水平、警戒线和轻度污染的土壤样品数分别占总样品数的33.3%,25.0%和41.7%。总体来看,义乌市蔬菜基地部分土壤已经受到轻度污染。

关键词: 蔬菜地土壤 重金属 污染 单项元素污染指数 综合污染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剑麻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再生体系的建立

热带作物学报 2013 CSCD

摘要:以剑麻H.11648为材料,研究外植体类型、激素种类及其浓度对剑麻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影响,并且建立剑麻茎尖愈伤组织诱导及高频再生体系。结果表明:MS基本培养基、6-BA/NAA激素组合有利于淡黄绿色愈伤组织的形成,SH基本培养基、6-BA/IBA/NAA激素组合有利于不定芽的分化;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培养基分别为MS+3.0 mg/L 6-BA+0.2 mg/L NAA,SH+5.0 mg/L 6-BA+0.1 mg/L NAA+0.1 mg/L IBA。在该培养条件下,H.11648麻茎尖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为86.67%,分化率为(98.33±1.67)%,分化系数为(13.19±0.58)。再生植株在不加激素的MS基本培养基上培养4周后的生根率为100%,平均生根数为(5.39±0.70)条,根长为(8.44±0.25)cm,该研究结果为剑麻转基因的研究和种质创新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剑麻 愈伤诱导 植株再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个低植酸大豆突变体中肌醇-3-磷酸合成酶MIPS1基因表达特性的研究

核农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肌醇-3-磷酸合成酶(MIPS)基因是植酸合成代谢途径中重要的功能基因。本研究以两个大豆低植酸突变体Gm-lpa-TW-1、Gm-lpa-ZC-2以及其野生型亲本台湾75和浙春3号为材料,分析了MIPS1基因在其根、茎、叶、花和发育种子中转录水平上的表达特性。结果表明:在大豆发育的种子中MIPS1基因的表达表现为由弱到强再逐渐减弱的表达特性,在开花后22d的种子内,基因的表达达到高峰,此后逐渐减弱。突变体Gm-lpa-TW-1和野生型亲本台湾75的根、茎、叶和花中MIPS1基因的表达均较弱,但突变体Gm-lpa-TW-1的表达量略高于野生型亲本。与野生型亲本相比较,在开花后的22d,突变体Gm-lpa-TW-1发育种子中MIPS1基因的表达峰极显著的降低,仅为野生型的25%左右,而且在整个种子发育期间MIPS1基因的表达均较弱。突变体Gm-lpa-ZC-2和浙春3号的根、茎、叶和花中MIPS1基因的表达较弱,突变型和野生型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但在种子发育的各个时期突变体Gm-lpa-ZC-2的表达量显著的高于野生型亲本浙春3号。在两个低植酸突变体发育的种子中MIPS1基因的表达与野生型亲本相比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表明基因突变对MIPS1基因的表达均造成了显著的影响,在Gm-lpa-TW-1中表现为MIPS1基因表达的下调,而Gm-lpa-ZC-2中则表现为上调。

关键词: 大豆 低植酸 MIPS1基因 表达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品种荔枝品质特性及聚类分析评价

中国食品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广东省21个主栽荔枝品种的品质特性,通过营养品质、感官评价、抗氧化物质(总酚、花色苷)、抗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指标比较不同荔枝品种间的品质差异。结合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分析荔枝品种的糖酸组成,采用聚类分析评价荔枝品种的综合品质,筛选出较优的荔枝品种,为荔枝生产育种提供参考,亦为荔枝采后贮运和加工品种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荔枝 品质特性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植株三维结构的测量与可视化建模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油菜模型研究对油菜栽培和育种具有一定参考作用。试验选用浙江省推广面积较大且叶形不同的油菜品种浙油50和浙油18,采用三维扫描仪扫描油菜叶片,用两种方法建立油菜单株模型,为相关植物模型构建提供参考。根据模型计算叶片面积并进行初步分析,为后续群体模型构建奠定基础。

关键词: 油菜 数字植物 结构模型 三维重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