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5348条记录
蓝莓采后品质调控和抗氧化研究进展

中国食品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蓝莓富含花色苷等营养成分和抗氧化物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和经济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蓝莓果实不耐贮藏,易受病原菌侵染,导致腐烂,品质劣变,影响贮运、流通和消费。本文综述蓝莓采后生理、生化变化,以及国内外贮藏保鲜技术、抗氧化活性和药用研究的一些最新进展,以期为我国蓝莓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的发展,品质调控保持和抗氧化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蓝莓 采后生理 采后技术 抗氧化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羽状斑驳病毒和甘薯褪绿矮化病毒复合侵染甘薯引起的细胞病理学研究

电子显微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1~2012年在浙江杭州连续发现感病甘薯植株具有甘薯病毒病SPVD的典型症状,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其叶片包含有长度为600~900 nm,直径为12 nm的线状病毒粒子。使用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扩增及测序,其病原为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SPFMV)和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weet potato chlorotic stunt virus,SPCSV)复合侵染。运用透射电镜研究SPVD引起的细胞病理学变化,观察到叶肉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马铃薯Y病毒属特征性柱状内含体,其结构分类为Ⅳ型;线状病毒样粒子以束状平行排列成聚集体的方式存在于细胞质中;叶绿体伸出伪足状结构包裹线粒体。在维管束细胞的筛管和伴胞中观察到弯曲线状病毒样粒子形成的聚集体,其粒子排列交错,与叶肉细胞中平行排列的病毒样粒子聚集体不同,符合毛形病毒属特征。另外还在维管束和叶肉细胞结合的部位发现复合侵染的细胞病理学特征。本研究表明危害甘薯生产的SPVD已扩散蔓延到浙江省。

关键词: 甘薯病毒病(SPVD) 甘薯羽状斑驳病毒 甘薯褪绿矮化病毒 复合侵染 细胞病理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4份葡萄种质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浙江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ISSR标记对24份葡萄材料进行了基因组多态性分析,从50条引物中筛选出6条扩增稳定且多态性丰富的引物用于葡萄的ISSR扩增。共扩增出59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53条,多态性百分率为90%。根据ISSR扩增结果,利用NTSYSpc2.10e软件进行Jaccard相似性系数分析,24份葡萄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42~0.88,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6495。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55处,24份葡萄材料明显分为2大类群。第1类包含10个欧美杂种、7个欧亚种、1个华欧杂种,第2类包含3个美洲杂交种、1个河岸葡萄、1个冬葡萄、1个东亚葡萄。由此可见,美洲杂交种与欧美杂种、欧亚种葡萄的亲缘关系较远,欧美杂种与欧亚种葡萄之间亲缘关系较近。此外,引物BC820与引物BC847分别在我国自主选育砧木品种华佳8号与抗砧3号中扩增出一条特异条带,可为利用ISSR标记鉴定葡萄品种或品系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葡萄 ISSR 亲缘关系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种苗微营养钵假植技术及其应用

作物杂志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甘薯种苗微营养钵假植技术,较好地解决了甘薯种苗移栽成活率低、商品货架期短以及营养钵轻质化和微型化等问题。该技术能应用于甘薯种苗商业化生产、抗旱栽培、机械化移栽、防灾减灾等方面。

关键词: 甘薯 微营养钵 假植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花器官发育的分子机理

分子植物育种 2013 CSCD

摘要:在水稻上,花器官发育是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重要阶段,也是繁衍后代的必然过程,因此是生物学研究的重点与热点。通过对拟南芥、金鱼草等植物的研究,人们了解了植物花器官发育的某些重要特征,克隆了许多相关基因。本文综述了植物花器官发育的ABCDE模型,较详细地总结了参与水稻花器官发育的MADS-box基因及其功能,并介绍了近年来报道的一些水稻花器官突变体及相关基因。

关键词: 水稻 花器官 分子机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脆肉甜瓜新品种‘红玛丽’

园艺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红玛丽’为高产优质杂交一代厚皮甜瓜新品种。全生育期100 d,果实发育期41~45 d。果实高圆形,果皮乳白色,果面有稀网纹、果肉橘红色,肉质脆,单瓜质量2 kg左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18%,品质较优。抗枯萎病及多种叶部病害,产量37.5~45.0 t·hm-2。易坐瓜,耐贮运。

关键词: 甜瓜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杆菌介导玉米H99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

玉米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遗传转化率低是转基因技术进一步发展的限制因素。优化玉米转化体系的研究大多以幼胚为受体材料、以GUS基因为报告基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取材的时间和数量。研究利用携带pCAMBIA1302(含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质粒的EHA105菌株对玉米自交系H99的愈伤组织进行侵染,借助活体荧光检测技术对GFP基因的瞬时表达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农杆菌侵染液浓度OD600为0.7~0.8、侵染时间20 min、共培养60h时,GFP瞬时表达率最高,达到23.47%。

关键词: 玉米 农杆菌介导 愈伤组织 转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DExD/H-box类RNA解旋酶的结构与功能

生命的化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DExD/H-box家族蛋白是一类RNA解旋酶,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和大多数原核生物中。该家族蛋白通常含有8~9个保守的基序,分别为基序Ⅰ、Ⅰa、Ⅰb、Ⅱ、Ⅲ、Ⅳ、Ⅴ、Ⅵ与Q,其中基序Q为DEAD-box亚家族所特有。根据上述基序的不同,DExD/H-box家族可分为DEAD-box、DEAH-box、Ski2-like-box、NS3、Rig-I-like-box、Upf1等几个亚家族。DExD/H-box家族在几乎所有涉及RNA的细胞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基因转录、mRNA前体剪接、mRNA输出、核糖体生成、翻译起始、细胞器基因表达、RNA降解等。到目前,在植物、动物、微生物的模式生物中,DExD/H-box家族都有较多的研究。有必要对该家族的结构、功能、研究现状等进行简要评述。

关键词: DExD/H-box家族 RNA解旋酶 结构与功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个品种猕猴桃实生苗的耐涝性比较

浙江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中华猕猴桃品种红阳、毛花猕猴桃品种华特和美味猕猴桃品种布鲁诺一年生实生苗为试材,研究了淹水处理对3个品种猕猴桃实生苗涝害指数、根系活力、细胞膜相对透性、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三种猕猴桃实生苗的涝害指数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布鲁诺的涝害指数最小;根系活力呈现下降趋势,在整个淹水处理过程中,华特的根系活力高于其他两个品种,但布鲁诺的根系活力下降幅度最小;叶片细胞膜透性和MDA含量呈递增趋势,在第5天时,布鲁诺的细胞膜透性和MDA含量的增长倍数最小;SOD和POD活性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布鲁诺的这两种酶活性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由此可见,供试的3个猕猴桃品种,布鲁诺实生苗耐涝性最强。

关键词: 猕猴桃 实生苗 淹水 耐涝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包装方法对蓝莓采后贮藏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低温条件下,不同包装方法对蓝莓果实采后贮藏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探索适宜的贮藏包装方式,为蓝莓保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灿烂’蓝莓品种为试材,在(5±0.5)℃贮藏条件下,分别采用不打孔聚乙烯(PE)保鲜袋、打孔聚乙烯保鲜袋包装和不包装处理。通过分析营养品质、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物质含量等指标的变化,探讨包装方式对蓝莓采后贮藏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蓝莓果实在低温贮藏条件下,采用PE保鲜袋包装能有效防止果实失水、延缓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TSS)的变化,并能较好维持果实抗氧化性能,但对可滴定酸含量变化无显著影响。【结论】采用不同包装方式对蓝莓贮藏品质存在明显差异,其效果依次为:不打孔PE袋>打孔PE袋>无膜包装。

关键词: 蓝莓 包装 贮藏品质 抗氧化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