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5348条记录
2种常见番茄致病真菌对几种杀菌剂的敏感性测定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CSCD

摘要:旨在筛选能同时有效抑制番茄早疫病菌和番茄晚疫病菌生长的杀菌剂.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几种杀菌剂对供试病原菌的EC50值,并通过EC50值比较病原菌对供试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番茄早疫病菌对25%啶菌噁唑EC、25%咪鲜胺EC表现敏感,对50%腐霉利WP、0.3%丁子香酚SL和10%多抗霉素BWP表现中抗;番茄晚疫病菌仅对25%啶菌噁唑EC表现敏感,对25%咪鲜胺EC、0.3%丁子香酚SL和10%多抗霉素BWP表现中抗,对50%腐霉利WP则表现高抗.2种病原菌对2*108cfu/g绿色木霉菌WP和8*109cfu/mL枯草芽孢杆菌AS较为敏感,EC50值均小于1*108cfu/L.化学杀菌剂中啶菌噁唑,生物源杀菌剂中丁子香酚、绿色木霉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对2种番茄致病真菌的抑菌效果较好的药剂,用量少且毒性低,可以在生产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 番茄早疫病菌 番茄晚疫病菌 杀菌剂 敏感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单交制种专用家蚕品种浙凤一号的选育

蚕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无性克隆及定向选择技术育成高孵化率雌蚕无性克隆系雌29,通过导入限性标记基因及回交改良方法育成家蚕限性卵色系卵36。用雌29和卵36生产一代杂交种可免去雌雄蛹鉴别工序,显著提高制种效率和杂交率,公斤茧制种量比对照品种秋丰×白玉提高32.83%。2013年这对可单交制种的家蚕品种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浙凤一号。新品种具有孵化、眠起、上蔟齐一,蚕体和茧形大的特点,而且茧丝质性状优良:万蚕产茧量、万蚕产茧层量、5龄1日万蚕产茧层量分别比对照品种秋丰×白玉提高6.82%、9.60%、6.20%;茧丝长1 217 m,解舒丝长874 m,洁净95.88分,出丝率16.24%,均高于对照品种。

关键词: 家蚕品种 浙凤一号 无性克隆系 限性卵色系 杂交育种 单交制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食品加工学领域基础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和资助情况分析

中国食品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食品加工学是食品科学学科的基础学科和重要研究领域之一。本文统计分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0—2013年食品加工学基础领域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和地区基金3类项目的申请和资助情况,并对我国食品加工学基础领域的资助范围、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未来重点支持领域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食品加工 基金项目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个新的水稻叶绿素缺失黄叶突变体遗传分析及其基因定位

分子植物育种 2013 CSCD

摘要:粳稻品种"嘉花1号"经60Coγ射线辐照后,在其后代中筛选到一个黄叶的突变体(yl6),经过表型分析,发现该突变体幼苗期不论在低温(20℃)还是在高温(32℃)培养条件下,与野生型相比叶色均呈现出淡黄色,表明其为一温度不敏感突变体。光合色素含量测定结果显示,yl6突变体的黄叶突变性状主要是由叶绿素含量下降所导致。电镜结果显示,yl6突变体内叶绿素合成受阻且叶绿体的正常发育受到影响。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性状受一对隐性核基因(yl6)所控制。利用该突变体与籼稻"培矮64S"杂交产生的F2、F3群体中分离出的608个突变体型单株作为定位群体,结合SSR和CAPS分子标记将yl6基因定位在水稻第6染色体短臂上的CAPS1和RM2353分子标记之间,其物理距离约为271kb,目前该区域内没有发现与水稻叶绿素合成/叶绿体发育相关已知功能基因。本研究结果可为yl6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水稻 黄叶突变体 叶绿素缺失 分子标记 基因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爵床提取物的抑菌杀虫活性研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爵床(Justicia procumbens var.procumbens L.)是一种传统中药。为探明爵床提取物的抑菌杀虫活性,采用冷浸和超声波提取相结合的方法,分别获得了爵床甲醇、氯仿、丙酮、乙酸乙酯和正己烷等溶剂提取物;并应用抑菌圈法研究了5种提取物对柑橘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rioides)、芦笋茎枯病菌(Phomopsisasparagi)、稻瘟病菌(Pyricularia grisea)、棉花红腐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和草莓灰霉病菌(Botrytiscinerea)等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测定了甲醇提取物对柑橘炭疽病、芦笋茎枯病、草莓灰霉病和柑橘溃疡病(Xanthomonas campestris)等4种植物病菌及白蚊伊蚊(Aedes albopictus)、家蝇(Musca domestica)和菜青虫(Pieris rapae)等3种害虫的毒力。结果表明,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8 mg.mL 1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甲醇提取物对柑橘炭疽病菌、芦笋茎枯病菌、草莓灰霉病菌的抑制率均达50%以上。爵床甲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抑菌杀虫活性,对柑橘炭疽病菌、芦笋茎枯病菌和草莓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5.94 mg.mL 1、4.61 mg.mL 1和5.27 mg.mL 1,EC90分别为63.69 mg.mL 1、58.01 mg.mL 1和54.57 mg.mL 1;0.25~1.00 mg.mL 1爵床甲醇提取物对柑橘溃疡病病菌显示强抑菌作用,0.125 mg.mL 1显示中度抑菌作用,最小抑制浓度(MIC)为0.062 5 mg.mL 1;爵床甲醇提取物对白蚊伊蚊、家蝇和菜青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0.195 8 mg.mL 1、0.351 4 mg.mL 1和0.287 7 mg.mL 1,LC95分别为0.988 4 mg.mL 1、3.053 2mg.mL 1和2.584 4 mg.mL 1。因此,爵床提取物作为生物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爵床 提取物 冷浸提取 杀菌活性 杀虫活性 生物农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十种杀菌剂对杨梅凋萎病的药效评价

果树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寻找有效防治杨梅凋萎病的药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方法测定了10种杀菌剂对杨梅一种新病害凋萎病的病原菌异色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versicolor)和小孢拟盘多毛孢(P.microspora)的毒力,采用田间喷雾和主干注射方法测定了其中5种农药对该病害的田间药效。【结果】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咪鲜胺、丙环唑和异菌脲均能强烈抑制供试病原菌菌株P.versicolor XJ27和P.microspora YS26的菌丝生长,EC50在0.0001~0.4039mg·L-1范围内。使用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咪鲜胺、丙环唑和异菌脲喷雾法防治杨梅凋萎病,春梢萌发生长期开始用药的防效优于夏梢和秋梢期用药,咪鲜胺与苯醚甲环唑防效最好,达到47.03%和47.74%。采用苯醚甲环唑、咪鲜胺、丙环唑和异菌脲树干注药防病,5月份用药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7月份用药,5月份以200 mL·树-1剂量注干使用5%苯醚甲环唑ME和5%异菌脲EC,防效分别是72.5%和72.6%。【结论】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咪鲜胺、丙环唑和异菌脲对杨梅凋萎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适合田间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 杨梅凋萎病菌 杀菌剂 室内毒力 田间药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病诱导剂在果蔬采后病害控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浙江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综述了抗病诱导剂的种类、抗病机制以及抗病诱导剂在采后果蔬贮藏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重点概述了化学诱导剂水杨酸(SA)、茉莉酸类物质(JAs)、一氧化氮(NO)、壳聚糖、苯并噻二唑(BTH)、Harpin蛋白等在采后果蔬病原菌控制方面的应用。同时,针对目前抗病诱导剂应用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关键词: 抗病诱导剂 诱导抗病性 采后病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FSHβ基因多态性及对不同品种猪繁殖性状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取FSHβ基因为影响猪繁殖性状候选基因,对8个猪种906头猪进行FSHβ基因的多态性分析,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析了其对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妊娠期的遗传效应。结果显示,FSHβ基因在嘉兴黑猪、巴马香猪、金华猪和八眉猪中几乎只有A等位基因,在美系杜洛克和嵊县花猪中以B等位基因为主,只有在大约克、长白、台系杜洛克中A,B等位基因均衡分布。遗传效应分析表明,在初产美系杜洛克猪中,BB基因型妊娠期比AB型缩短0.94 d(P<0.01);在初产大约克猪中,BB基因型妊娠期比AA型缩短1.61 d(P<0.01);在经产长白猪中,AB型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分别比BB型多了2.27头(P<0.05)和2.31头(P<0.05)。总体而言,FSHβ基因对不同品种母猪繁殖性能效应各有差异,在初产美系杜洛克和大约克中BB基因型妊娠期更短,在经产长白猪中AB型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更多。

关键词: FSHβ基因 繁殖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电子束辐照对进境杧果、阳桃品质及货架期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进境杧果(泰国‘Honey')和阳桃(中国台湾‘二林种')为试材,利用电子加速器辐照,研究了不同剂量处理对其表皮、营养品质及货架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剂量辐照后,两种水果外观与对照均无明显差异;货架期7 d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褐变现象,且剂量越高褐变越严重;辐照致两种水果的呼吸强度增强;货架期7 d后,400 Gy处理对水果营养品质无明显的不良影响,而800 Gy以上处理对两种水果的维生素C和杧果的可滴定酸含量影响较大。因此,大于800 Gy的剂量不宜作为泰国杧果和中国台湾阳桃的辐照剂量。

关键词: 杧果 阳桃 果实品质 货架期 电子加速器 辐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ABA对低温胁迫下蝴蝶兰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脱落酸(ABA)对蝴蝶兰抗寒性的影响,以蝴蝶兰中苗为试材,叶面喷施50 mg.L-1脱落酸(ABA)1 d后,于6℃低温胁迫4 d,以清水喷施为对照,在低温处理0,1,2,3和4 d后测定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表明:喷施ABA可以延缓蝴蝶兰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的上升,减少Pro的累积量,提高CAT和SOD的活性。说明喷施ABA提高了蝴蝶兰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减少了膜脂过氧化产物的积累,降低了细胞膜透性,从而减轻了低温胁迫的伤害。

关键词: ABA 蝴蝶兰 低温胁迫 相对电导率 丙二醛 脯氨酸 抗氧化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