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灌浆期高温影响水稻胚乳储藏物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
《植物生理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灌浆结实期高温对水稻籽粒储藏物质以及储藏物质代谢相关基因的影响。我们利用人工气候室设置高温(最高温度35℃/最低温度28℃)和常温(最高温度28℃/最低温度20℃)2个温度处理灌浆结实期的粳稻品种Dongjin,检测胚乳中储藏物质以及储藏物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高温处理后水稻种子垩白明显增加、重量减小、总淀粉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下降。高温处理后支链淀粉链长分布也有了明显的改变,DP10~20的短链减少,而DP>20的中长链明显增加。高温处理后淀粉合成相关基因GBSSI和BEIIb的表达量减低。大部分质体转运蛋白和淀粉合成相关基因在高温处理早期表达量增加,而后期下降。高温处理后,多数储藏蛋白基因如GLUB、RAG-1、RM1和PROL14表达量下降。该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我们了解水稻灌浆期高温影响种子中储藏物质积累的分子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小麦中农药残留及代谢研究进展
《农药学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全面了解小麦中农药残留量水平及代谢状况,合理评价小麦及其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品质,综述了小麦中常用农药残留、代谢的研究现状及综合治理策略。有机磷类、有机氯类及其他一些常用农药在小麦及其产品中的残留水平较低,均未超过国家相关最大残留限量(MRL)标准;目前针对具有典型代谢产物的农药在小麦体内残留、代谢及转化规律的系统研究很少。提出了应进一步加强立法、建立高效的综合防治体系、继续实施小麦生产过程中农药残留监控、加强小麦流通领域的监督抽查力度等农药残留的综合治理策略,可为农药在小麦上的安全合理使用、提高小麦及其产品的质量安全及品质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波辅助提取枇杷花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工艺优化
《食品工业科技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枇杷花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微波辅助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合理利用枇杷花资源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依据。采用单因素及L9(34)正交实验筛选最佳提取条件,并对不同的提取方法进行比较;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80%、液固比40∶1mL/g、提取时间50min、微波功率300W、提取温度50℃,齐墩果酸和熊果酸提取量分别达到0.482、3.118mg/g,均显著高于超声波辅助提取和热回流提取的提取量(p<0.0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鳞翅目昆虫比较线粒体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科学通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鳞翅目昆虫,无论作为农林业主要害虫,抑或作为传粉媒介和经济昆虫,对人类社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昆虫线粒体基因组具有基因组成稳定、基因排列相对保守等性质,因而广泛用于进化和系统发育研究.目前已有63种鳞翅目昆虫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被测定,本文比较了其中已知的58条参考序列的基本特征;同时构建了鳞翅目昆虫系统发育树,发现其与传统分类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本工作为鳞翅目昆虫的进化研究奠定了基础,并提示线粒体比较基因组学在后基因组时代对于构建昆虫系统发育关系有着巨大潜力.
关键词: 鳞翅目 线粒体基因组 比较基因组 进化 分子系统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氢呋喃对贴沙河水pH、溶解氧及微生物的影响
《环境污染与防治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四氢呋喃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工业有机溶剂和中间体,但因其高水溶性和难生物降解性,使得四氢呋喃极容易进入水体和土壤中,造成环境污染。由于水具有流动性,污染物易随水体扩散,因此考察四氢呋喃对于水质的影响更显紧迫。选择了杭州市饮用水源——贴沙河作为考察对象,测定不同浓度四氢呋喃引起的贴沙河水短期和长期pH、溶解氧及可培养微生物数量这3个重要水质指标的变化,研究四氢呋喃对水体可能造成的影响。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发现,四氢呋喃的添加使得水体pH随其浓度增加而显著上升;与空白对照相比,四氢呋喃使水体中微生物数量显著下降,但在实验设定不同浓度之间差异性不显著;四氢呋喃对河水溶解氧的影响不显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光合荧光参数等指标对室内悬挂植物12个品种的耐荫性评价
《浙江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2个植物品种为试材,通过对3种遮荫条件下的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生长增量、比叶面积、叶片含水量、叶绿素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同时对各项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然后利用隶属函数法分析综合评价值,对12个室内悬挂植物品种进行耐荫性评价。结果表明,不同遮荫条件下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差异明显,12个品种耐荫性从强到弱依次为黄花鲸鱼花、花叶球兰、牛奶嘴、花叶口红花、广州金鱼花、花叶薜荔、龙株花、金叶绿萝、直立口红花、圆叶红花口红花、翠锦口红花、橙花金鱼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粮谷中阿维菌素类杀虫剂残留
《分析化学 》 2013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糙米、小麦和玉米中阿维菌素类杀虫剂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经乙腈振荡提取后用自制的酸性氧化铝柱净化,采用梯度洗脱程序、BEH C18色谱柱分离柱、应用UPLC-MS/MS正离子扫描测定残留的3种阿维菌素类药物。进行了10,50,100和1000μg/kg的添加回收实验,糙米、小麦、玉米中3种药物的平均回收率为87%~109%,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8%。实验室内3种药物日间平均回收率为97%~107%,日间RSD为2%~9%。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检出限分别为0.5,0.5和0.1μg/kg,低于我国、欧盟和日本在粮谷中制定的最大残留限量值。阿维菌素和伊维菌素在2.0~64μg/L、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在0.5~32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7)。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用不同新型增效尿素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1年在浙北的黄松田上,以高产水稻品种明珠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新型增效尿素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普通尿素和海藻尿素时,稻谷产量随氮用量的增加而提高,而施用腐植酸尿素和氨基酸尿素时,中等氮用量(180kgN.hm-2)处理的稻谷产量最高。水稻地上部N总吸收量按下列次序递减:海藻尿素(253.5kgN.hm-2)>腐植酸尿素(242.1kgN.hm-2)>普通尿素(236.8kgN.hm-2)>氨基酸尿素(230.8kgN.hm-2)。N总吸收量和每100kg籽粒需氮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而干物质生产效率、稻谷生产效率、氮素收获指数、养分内部利用效率和氮肥生理利用率则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水稻稻谷产量与每100kg籽粒需氮量、干物质生产效率、稻谷生产效率、养分内部利用效率、氮素收获指数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在本试验条件下,氮用量应当控制在180kgN.hm-2左右。3种新型增效尿素只有在施用中氮用量(180kgN.hm-2)时才表现出比普通尿素更大的增产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湿润地区连栋温室集雨量与蓄水容积计算
《农业工程学报 》 201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湿润地区降水量大,连栋温室集雨设计应以经济、适度集蓄为目标,需要确定合适集雨量和集雨池容积。为探明一种简便的计算方法,该文首先提出集雨容积模数用以描述雨水收集能力与收集程度,然后通过集雨量计算统计,选用origin8.0软件内含指数函数模型进行模拟,建立了集雨容积模数与雨水收集率的拟合方程,并提出集雨量计算式,且计算准确度不受降雨量大小影响。应用时,可利用公式和方程,测算任意集雨面积的全年可集雨总量,按集雨计划确定集雨容积模数,即可计算设计集雨池容积,计算方法对南方湿润地区的温室大棚集雨工程设计有广泛的应用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 降雨 温室 计算 雨水收集 集雨容积模数 集雨池容积 复蓄次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