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7889条记录
荔枝新种质‘燎原’的分子标记鉴定

分子植物育种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利用特异性EST-SSR和SNP分子标记,对云南保山地区发现的荔枝新种质‘燎原’进行分子鉴定。通过研究其与现有367份荔枝种质(栽培品种与野生半野生种质)的亲缘关系,以明确其是否为一份新的种质,并揭示其亲本来源。基于34对EST-SSR标记和21对SNP标记的分析,燎原与其他367份荔枝种质的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289~0.849之间,遗传分化系数介于0.071~0.643之间,证实燎原应是一份与现有荔枝种质资源完全不同的新种质。进一步对燎原及其22份疑似亲本进行EST-SSR和SNP分析,并结合品种起源信息、果实成熟期以及植株表型特征,本研究推测‘燎原’是云南本地种质与外来广东栽培品种的杂交后代,即其母本为元矮,一个从本地半野生褐毛荔枝中选出的矮化变异品种,父本则为大造或中山状元红。

关键词: 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 新种质 分子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湛江市褐家鼠种群年龄划分及繁殖特征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6 CSCD

摘要:目的了解湛江市褐家鼠种群年龄结构和繁殖力变化,为鼠害预警及制订科学的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08-2011年采用笼捕法捕获褐家鼠,测量体重、胴体重、体长及尾长等指标,解剖观察生殖器官发育及其繁殖状况;根据体重的频次分布特征并参照发育与繁殖状况制订年龄划分标准。结果按体重可将褐家鼠分为5组,即幼年组(Ⅰ,体重≤120 g)、亚成年组(Ⅱ,体重120~180 g)、成年Ⅰ组(Ⅲ,体重180~240 g)、成年Ⅱ组(Ⅳ,体重240~390 g)和老年组(Ⅴ,体重>390 g)。各年龄组间的体重与胴体重呈正相关,按体重及胴体重法划分的年龄组总体拟合度高,频数差率为4.54%。雌鼠妊娠率在前4个年龄组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并在成年Ⅱ组达到高峰,平均胎仔数和繁殖指数也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雄鼠的睾丸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大,睾丸下降率由15.79%逐渐增加到100%。结论可采用体重法划分褐家鼠种群年龄;湛江市褐家鼠种群的繁殖力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强,种群繁殖主体为成年组和老年组。

关键词: 褐家鼠 年龄 繁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地区黄瓜疫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CSCD

摘要:华南地区高温高湿的气候容易引起黄瓜疫病的爆发,对黄瓜生产构成严重威胁。通过对广东各黄瓜主产区的黄瓜疫病菌进行分离、鉴定,确定广东地区黄瓜疫病的病原,并测定该病原菌对不同瓜类蔬菜的致病力,为瓜类疫病防治提供试验依据。从广东各黄瓜主产区感染疫病的黄瓜茎、叶上分离到疫霉菌共8份,并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比对研究,发现广东各黄瓜主产区的疫霉菌均为瓜类疫霉(Phytophthora melonis)。人工接种对其致病力研究发现,该疫病菌对黄瓜、印度南瓜、节瓜、冬瓜致病力较强,而对丝瓜致病力较弱。这些研究结果对瓜类疫病的防治及抗疫病育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黄瓜 黄瓜疫病 瓜类疫霉 广东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荔枝、蜜蜂及蜂蜜中7种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

农药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针对目前荔枝上农药使用量的增加、使用种类的扩大,建立荔枝叶、荔枝花、荔枝蜜及蜜蜂上的7种农药的残留检测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用乙酸乙酯或乙腈提取,氨基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气相色谱法-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检测7种农药的残留量。[结果]荔枝叶、荔枝花、荔枝蜜及蜜蜂在添加水平为0.01、0.1、1 mg/kg时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79.9%~88.5%、80.5%~90.0%、80.0%~90.1%和79.9%~90.4%;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86%~5.73%、1.58%~6.69%、1.79%~6.77%和1.75%~6.32%。[结论]该方法能够较准确的检测荔枝叶、荔枝花、荔枝蜜和蜜蜂中的农药残留量,符合农药残留的检测要求,对于研究农药在荔枝上的传导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荔枝叶 荔枝花 荔枝蜜 蜜蜂 农药 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雾湿度控制系统的组建及果蔬贮藏保鲜应用试验

农业工程学报 2016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实现果蔬贮藏所需环境恒定高湿度的精准自动控制,该文作者以净化水和压缩空气为原料,采用特殊的雾化器、湿度传感器及微电脑控制终端等组件,设计组建了干雾湿度控制系统,可喷发2~10μm的水雾离子均匀扩散到环境空气中,提供90%~98%的精确高湿度。加湿性能及加湿效果测试证明该系统可有效实现果蔬贮藏库内恒定湿度的精准自动控制。果蔬贮藏保鲜应用试验表明,干雾湿度控制系统可有效防止未包装果蔬在贮藏过程中的失水失质量,延长其贮藏保鲜期1倍以上。作为采后果蔬贮运保鲜加湿的技术,干雾湿度控制系统具有低温下高湿度不会凝露滴水,库内呈"干爽"状态,节能环保,节约劳动力等优点,可替代采用聚乙烯薄或袋的保湿保鲜方法。

关键词: 贮藏 品质控制 湿度 干雾湿度控制系统 雾化器 果蔬 贮藏保鲜 失质量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对尖孢镰刀菌热带4号小种的抗性评价方法的建立

园艺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准确快速地评价香蕉对枯萎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热带4号小种(Tropical race 4,Foc TR4)的抗性,在温室条件下以浸根法和改良的灌根法将Foc TR4接种至不同抗性的香蕉品种,比较分析接种后香蕉的发病情况,并检测了两个Foc TR4的特异引物的扩增效率,以完善评价方法。结果显示,利用两种方法接种都能体现香蕉的抗性,但改良的灌根法在孢子浓度为1×10~4时的接种效果最好,接种后各品种发病情况与品种本身的实际抗性最为接近。特异引物Foc TR4 F/R的扩增效率较高,1次和2次PCR分别能有效检测发病等级为3和1以上的香蕉球茎。

关键词: 香蕉 枯萎病 尖孢镰刀菌热带4号小种 抗病性评价 分子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瓜肌醇单磷酸酶基因CmIMP1和CmIMP2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园艺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中国南瓜(Cucurbita moschata)为试验材料,利用同源克隆和南瓜转录组unigene序列获得2个IMP基因的全长c DNA序列,将两个基因命名为Cm IMP1和Cm IMP2,Gen Bank登录号为KP735607和KP735608。Cm IMP1基因c DNA全长1 053 bp,包含1个810 bp的ORF,共编码269个氨基酸;Cm IMP2基因c DNA全长945 bp,包含1个807 bp的ORF,共编码268个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两个基因均含有磷酸酶家族锂敏感的3个特殊结构域,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这2个南瓜Cm IMP与其他植物IMP有较高同源性(63.8%~94.0%),并与葫芦科作物最接近。采用荧光定量PCR研究Cm IMP在各组织及逆境条件下的表达模式显示,其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在叶中表达最高,须和幼果次之;盐胁迫和干旱胁迫可强烈诱导Cm IMP表达,ABA对Cm IMP的诱导较微弱,推测Cm IMP在南瓜响应非生物胁迫的分子调控机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南瓜 CmIMP 基因克隆 非生物胁迫 荧光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改进基因表达式程序设计的菠菜价格建模及预测

广东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因表达式程序设计(GEP)是一种基于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新型进化算法。针对传统GEP遗传算子进行建模及预测时容易受到噪声干扰,导致过早收敛,陷入局部最优等缺点,提出了一种新型GEP算法,增加了"倒串"和"基因提取"算子,该新型算法可以提高基因的有效利用率,具有更高的收敛速度和求解精度,且能更好的避免早熟现象。将该新型GEP算法用在菠菜价格预测上,通过对训练数据进行分析和进化创建数学模型,实现菠菜价格的仿真与预测,通过多组实验证明,该新型基因表达式程序设计算法在菠菜价格预测上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高的精度。

关键词: GEP IGEP 菠菜价格预测 基因利用率 基因提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种戊唑醇剂型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评价

南方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评估不同戊唑醇剂型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差异,筛选出环保剂型,减少化学农药使用过程对水生态环境的污染。【方法】采用半静态法测定430 g/L戊唑醇悬浮剂、60 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和25%戊唑醇水乳剂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并根据有毒化学物质毒性等级分类标准进行毒性分级。【结果】430 g/L戊唑醇悬浮剂对斑马鱼24、48、72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7.89、7.87、7.84和7.81 a.i.mg/L,60 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对斑马鱼24、48、72和96 h的LC50分别为6.20、5.68、5.32和5.28 a.i.mg/L,25%戊唑醇水乳剂对斑马鱼24、48、72和96 h的LC50分别为3.29、3.18、3.12和3.10 a.i.mg/L。依据OECD对有毒化学物质的毒性等级分类标准,可确定3种戊唑醇剂型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均为II级毒性,对斑马鱼的安全性排序为430 g/L戊唑醇悬浮剂>60 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25%戊唑醇水乳剂。【结论】不同戊唑醇剂型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不同,其中以悬浮剂型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最低,因此在农业生产中使用戊唑醇防控植物病害时应尽量采用悬浮剂,以减少对水生态系统的污染。

关键词: 斑马鱼 戊唑醇 剂型 急性毒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硅对镉胁迫下菜心微量元素吸收与转运的影响

生态环境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镉(Cd)胁迫下,施硅(Si)处理对植物体对微量元素吸收与转运的影响,采用营养液培养方式,研究了在低(1μmol·L~(-1))、高(5μmol·L~(-1))Cd胁迫下施Si处理对菜心(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 var.utilis)地上部、根部微量元素铁(Fe)、锰(Mn)、铜(Cu)、锌(Zn)含量,根系质外体、共质体及细胞壁中微量元素含量分配和木质部中各微量元素浓度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1)Cd胁迫下菜心地上部对微量元素的吸收均表现出"低促高抑"的趋势,根部吸收紊乱,施Si后,地上部Fe、Cu、Zn含量呈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但Mn含量降低;根部Fe、Cu、Zn含量在施Si后也普遍增加,但差异不显著,对Mn则表现出拮抗作用。(2)Cd胁迫破坏了根系质外体、共质体、细胞壁中微量元素分布平衡,施Si处理普遍提高根系共质体和细胞壁中Fe、Cu、Zn含量,同时降低了Mn含量,增大了共质体中各微量元素的分配比例。(3)施Si普提高了木质部中Fe、Cu、Zn的浓度,降低了Mn的浓度,缓解了Cd对木质液中微量元素运输的影响。结论:Cd胁迫下,施Si通过提升微量元素在根系共质体及共质体的再分配,增强木质部微量元素的转运能力及其在地上部的富集能力,维持了菜心在Cd胁迫下的微量元素平衡。

关键词: 镉胁迫 微量元素 吸收 转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