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贵州省火龙果炭疽病病原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农药筛选
《贵州农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贵州省火龙果炭疽病的绿色防控提供理论基础,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相结合对火龙果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采用生长速率法室内测定9种生物农药对致病菌株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火龙果炭疽病病原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0.3%四霉素对火龙果炭疽病菌的抑菌作用最强,EC50为1.331 4 mg/L;3%中生菌素和1%申嗪霉素其次,EC50分别为6.787 2mg/L和7.832 8 mg/L;80%乙蒜素、2%春雷霉素、10%多抗霉素和2%溃腐灵的EC50分别为65.040 1mg/L、71.349 1mg/L、108.378 4mg/L和129.416 6mg/L;20%井冈霉素和4%嘧啶核酸类抗菌素的抑菌作用较差,其EC50分别为1 985.302 4mg/L和3 298.115 0mg/L.
关键词: 火龙果炭疽病 胶孢炭疽菌 生物农药 抑菌活性 贵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视频与数字图像比色的甘薯多酚氧化酶活力检测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是引起甘薯酶促褐变的主要原因,常用的PPO活力检测方法操作繁琐,建立一种简便快捷的检测方法意义重大。实验采用手机拍摄甘薯切片的褐变视频,提取视频图像RGB变化数据,建立了PPO活力预测模型。研究发现,0~30 s图像R值的变化量(ΔR)与PPO活力呈极强的正相关(相关系数0. 946),G值与B值的变化量(ΔG和ΔB)与PPO活力呈中等强度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 799和0.620)。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ΔR、ΔG、ΔB与PPO活力间的关系进行拟合,所得模型的拟合确定系数(R~2)达到0. 903,模型的预测相关系数(r_p)、预测均方误差和标准偏差比分别为0. 956,2. 079和3. 459。结果表明,采用视频与数字图像比色快速检测甘薯多酚氧化酶活力是可行的。
关键词: 甘薯 多酚氧化酶活力 视频 数字图像比色 快速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抗稻瘟病水稻三系不育系品资5 A的选育
《种子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贵州省农科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利用拉丁美洲圭亚那抗稻瘟病资源IP 346449为母本与现有的自育保持系进行杂交,然后再与中9 B进行复交,经过多代选择获得稳定株系品资3 B,再与成丰B杂交,在F2代株系中选择优良的单株与成丰A进行测交和回交,同时结合稻瘟病抗性鉴定筛选,育成抗稻瘟病不育系品资5 A.该不育系农艺性状优良,不育性稳定,柱头外露率高,异交习性好,配合力较强,抗性较好,所配组合生育期与F优498相当.于2019年3月通过贵州省组织的专家技术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紫苏资源主要品质性状的分析与评价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贵州紫苏资源的分布及材料间的品质差异,推动资源利用和育种,对274份来自贵州的紫苏资源进行归类整理,并对其中188份资源的主要品质性状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发现紫苏资源广泛分布于全省境内,以黔南、黔西南和毕节市居多,占资源总数的55.11%.贵州紫苏的脂肪和蛋白质平均含量分别为36.69%和25.96%.在脂肪酸组分中,亚麻酸含量最高(平均59.27%).相关性分析显示,含油量和蛋白质呈极显著正相关(r=0.43),亚麻酸与其它4种脂肪酸组分均呈极显著负相关(r=-0.70~-0.52).通过聚类分析将资源可分为高脂-高蛋白-高亚麻酸、高脂-高蛋白-低亚麻酸、低脂-低蛋白、中等品质和超高脂-超高亚麻酸等5个类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诱集植物和性诱剂及引诱剂组合对辣椒斜纹夜蛾的诱集效果
《贵州农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辣椒斜纹夜蛾绿色防控提供参考,通过田间试验研究辣椒与不同作物间作及引诱剂+性诱剂组合对斜纹夜蛾的诱集效果.结果 表明:芋头和向日葵与辣椒间作对斜纹夜蛾的产卵和幼虫诱集效果最好,其每100株植株卵块量分别为60块和69块,幼虫数分别为6 157头和2 097头;间作面积比例为1∶12对产卵和幼虫的诱集效果最佳;性诱剂+引诱剂(醋∶白酒∶糖∶敌百虫∶水为1∶ 1∶0.5∶0.5∶ 10)对斜纹夜蛾成虫的诱集效果最佳,200m2内共诱集成虫937头.
关键词: 辣椒 斜纹夜蛾 诱集植物 性诱剂 引诱剂 绿色防控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