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441条记录
养猪发酵床不同发酵程度垫料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的PLFA分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发酵床养猪是一种新型的养殖技术,可有效缓解养猪的环境污染问题,微生物在其中起关键作用。为明确养猪发酵床发酵过程微生物群落的变化规律,为发酵床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磷脂脂肪酸生物标记(phospholipid fatty acids,PLFA)法分析养猪发酵床不同发酵等级垫料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采用色差法将垫料分为3个发酵程度等级:1级、2级和3级,采集不同发酵等级表层(0~15 cm)和里层(30~45 cm)垫料样本,测定各样本的PLFA。结果表明,共检测到61种PLFA,发酵2级垫料的PLFA种类最多,发酵3级垫料的PLFA种类最少。在各垫料中,PLFA分布量均表现为细菌>真菌>放线菌。指示细菌、真菌、放线菌、革兰氏阳性细菌(G~+)、革兰氏阴性细菌(G~-)的PLFA及总PLFA在各发酵等级表层垫料的分布量均显著大于其在里层垫料的分布量,最大值出现在发酵1级表层垫料中。与对照(未发酵垫料)相比,发酵垫料总PLFA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发酵3级表层垫料的真菌/细菌值最大,发酵2级表层垫料的G~+/G~-值最大。多样性分析表明,Shannon指数和Pielou指数最大值出现在发酵2级垫料中,而Simpson指数最大值出现在发酵3级表层垫料中。聚类分析表明,当欧氏距离为233.15时,可将不同发酵等级垫料聚为3个类群,同一发酵级别的垫料聚在相同类群中;主成分分析表明,发酵1级表层和里层垫料单独归一类群,其他发酵等级垫料和对照垫料归另一类群中。综上,不同发酵等级垫料的微生物种群结构不同,发酵1级表层垫料微生物分布量最大,发酵2级垫料的微生物种类最多,相同发酵级别表层和里层垫料微生物群落结构相似。

关键词: 养猪发酵床 垫料 发酵程度 微生物群落结构 磷脂脂肪酸(PLFA)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Adβgal-1和Adβgal-2克隆及其在猕猴桃果实软化中的作用

中国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β-半乳糖苷酶是一类参与细胞壁降解的糖苷酶,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猕猴桃2个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鉴定及其表达模式研究,明确它们在猕猴桃果实软化中的作用,丰富猕猴桃的后熟软化机理研究。【方法】以‘米良1号’猕猴桃为试材,采用RT-PCR法扩增果实的β-半乳糖苷酶基因,利用在线数据库分析其编码蛋白的特性、功能结构域、系统进化关系、基因结构和调控miRNA,应用qPCR研究其在不同组织部位、果实的不同软化时期、不同贮藏温度和ABA处理后的表达特征,并结合酶活性变化,阐释这2个β-半乳糖苷酶基因在猕猴桃果实软化中的作用。【结果】克隆得到2个猕猴桃β-半乳糖苷酶基因(Adβgal-1和Adβgal-2),登录号分别为MH319788和MH319789。Adβgal-1的开放阅读框为2 280 bp,编码759个氨基酸;Adβgal-2的开放阅读框为2 025 bp,编码674个氨基酸。结构域分析显示,Adβgal-1和Adβgal-2均含有植物糖苷水解酶家族35的功能结构域(Glyco_hydro_35)。基因结构分析表明,Adβgal-1由18个外显子和17个内含子组成,而Adβgal-2由17个外显子和16个内含子组成。进化树分析显示它们位于两个不同的进化分支中,且序列差异较大,可能源自不同的基因祖先。qPCR分析结果表明,Adβgal-1和Adβgal-2在猕猴桃的各组织部位(根、茎、叶、花、幼果、成熟果)均有表达,但表达水平不同;它们均在果实软化初期上调表达,随着果实硬度的下降,表达量持续增加;在25℃贮藏过程中,它们均在3 d时上调表达,随着时间的推移,表达量增加;而在4℃贮藏过程中,Adβgal-1的表达受到抑制,Adβgal-2的表达呈波浪式;ABA处理诱导Adβgal-1和Adβgal-2的表达。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β-半乳糖苷酶活性在果实软化初期略有降低,随着果实硬度的下降逐渐升高。【结论】Adβgal-1和Adβgal-2均参与猕猴桃果实的软化进程。不同贮藏温度和ABA处理对猕猴桃果实软化的影响可能是通过改变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表达而实现的。

关键词: 猕猴桃 β-半乳糖苷酶基因 果实软化 酶活性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丰产抗稻瘟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赣优676

杂交水稻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赣优676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和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优质香稻三系不育系赣香A与强优恢复系福恢676配组选育的丰产、抗稻瘟病籼型三系杂交中稻新组合,2016年4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赣优676 丰产 抗稻瘟病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肺炎支原体和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双重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 Mo)和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M. mycoides subsp.capri, Mmc)是引起羊支原体性肺炎(M. pneumonia of sheep and goats, MPSG)的主要病原.为了快速鉴别引起MPSG的主要病原,建立一种可以同时检测Mo和Mmc的双重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 (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q RT-PCR)检测方法.根据Mo p113序列和Mmc MLC1770(hypothetical protein gene)序列,利用Beacon Designer 7.9结合NCBI Blast软件分析,分别设计出针对Mo和Mmc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通过对引物浓度、探针浓度和退火温度等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双重TaqMan探针qRT-PCR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双重TaqMan探针qRT-PCR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8和0.999,扩增效率分别为94.8%和97.0%;该方法对其他羊常见病原均无扩增信号,证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该方法对Mo和Mmc的最低检测限均为100 copies/μL,敏感性是常规PCR的100倍;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都低于2%,说明重复性好.应用该方法对福建省内收集的187例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Mo的阳性率为47.6%(89/187),Mmc的阳性率为11.8%(22/187),两种病原体混合感染阳性率为10.2%(19/187).以上数据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可用于临床上Mo和Mmc的准确、快速检测.本研究为Mo和Mmc的快速检测及流行病学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 绵羊肺炎支原体 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 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茶产业的发展思考及其对策研究(续)

中国茶叶 2019

摘要:通过从规模、效益和供求3个方面,结合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梳理了中国茶产业近年来发展的情况,研究显示区域性竞争推动茶产业整体规模扩张、市场化导向提升茶产业整体效益、茶叶需求增长趋缓致使供求逐渐失衡,这些对中国茶产业未来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茶产业 发展 思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豆腐乳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与发酵特性研究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9

摘要:目的分离鉴定农家自制传统发酵豆腐乳中的乳酸菌,探讨其作为豆类乳酸菌发酵饮品菌株的可行性.方法利用MRS(man rogosa sharp)培养基分离豆腐乳中的乳酸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鉴定,并将所分离到的乳酸菌与适合于豆类植物发酵的植物乳杆菌FJAT-7926(Lactobacillus plantarum FJAT-7926)和干酪乳杆菌FJAT-7928 (Lactobacillus casei FJAT-7928)进行发酵特性的对比研究.结果从豆腐乳中分离出1株乳酸菌,命名为FJAT-46777,该菌株菌体细胞为圆端直杆状或圆端弯曲杆状,无芽孢,革兰氏阳性,过氧化氢酶阴性,生理生化特征与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一致,对菌株的16S rDNA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分子系统发育树分析,也表明其为发酵乳杆菌.发酵乳杆菌FJAT-46777发酵的豆乳中乳酸菌增殖速度最快,最终活菌数最高,为9.42 lg(CFU/mL); pH值下降最快,最终pH值最低,为3.91;滴定酸度上升速度最快,最终滴定酸度最高,为62~ΟT.结论分离自豆类自然发酵食品中的发酵乳杆菌FJAT-46777,对豆类植物为主的基质具有更优良的发酵特性,发酵时间快,乳酸菌含量高,产酸能力强,适用于发酵豆乳的开发.

关键词: 豆腐乳 豆类酸奶 菌种鉴定 发酵乳酸菌 植物乳杆菌 干酪乳杆菌 发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省规模化养猪场温室气体减排效益评估

福建农业学报 2019

摘要:[目的]评估福建省规模化养猪场利用沼气工程处理粪便产生的温室气体减排效益,以推动规模化养猪场沼气工程建设,实现生猪养殖业清洁生产.[方法]根据国际通用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计算方法,以2010年和2015年为例,计算福建省规模化养猪场粪便资源量及沼气生产潜力,评估粪便资源全部用于沼气工程建设所带来的减排效益.[结果]2010年和2015年福建省规模化养猪场排泄物干物质总量分别为169.93万t和163.29万t,其产沼气潜力分别为7.14亿m3和6.86亿m3.假设规模化养猪场粪便所产沼气全部用于替代薪柴,则分别可替代薪柴245.42万t和235.84万t,减少CO2排放量分别为268.74万t和258.25万t;假设规模化养猪场粪便所产沼气全部用于替代煤炭,则分别可替代煤炭130.85万t和125.74万t,减少CO2排放量110.89万t和106.56万t.如果养猪场粪便全部用于沼气工程,则分别可减少CH4排放3.59万t和3.45万t.[结论]沼气工程在有效处理禽畜粪便的同时生产了优质燃料,沼气替代传统能源减少了CO2排放,禽畜粪便厌氧消化减少了CH4排放,带来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及环境效益.

关键词: 规模化养猪场 沼气工程 二氧化碳 甲烷 减排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橄榄CaERF109和CaABR1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特性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橄榄(Canarium album)是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特色名贵果树,其抗寒能力弱,常常遭受低温冻害,APETALA2/乙烯响应因子(APETALA2/ethylene responsive factor, AP2/ERF)与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响应密切相关。为了解橄榄AP2/ERF转录因子的调控功能,本研究以福榄1号橄榄为材料,采用反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 RT-PCR)技术克隆了2个AP2/ERF超家族成员,命名为CaERF109(GenBank登录号:MH670905)和CaABR1(abscisic acid repressor 1, GenBank登录号:MH670906),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qRT-PCR表达分析。结果发现,CaERF109和CaABR1开放阅读框分别为888和1 473 bp,预测可分别编码295和490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CaERF109和CaABR1密码子偏好性较弱,均编码不稳定疏水碱性蛋白,具有AP2/ERF家族转录因子中ERF亚族的典型特征,预测分别定位于线粒体基质和过氧化物酶体。qRT-PCR分析表明,CaERF109和CaABR1在不同器官中呈特异性表达,其中表达量最高的分别是根和叶;低温胁迫过程中,随着温度降低,CaERF109和CaABR1均极显著上调表达(P<0.01)。研究结果表明,CaERF109和CaABR1可能在橄榄器官发育过程中存在功能差异,并且可能参与橄榄低温胁迫响应过程。本研究结果可为橄榄低温胁迫响应的分子机制研究和抗寒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橄榄 APETALA2/乙烯响应因子(AP2/ERF) 克隆 表达 低温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EG模拟干旱胁迫对水稻抗氧化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福建农业学报 2019

摘要:[目的]干旱是影响水稻生产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在干旱条件下水稻植株体内会发生一系列的抗逆反应,其中参与防御反应的关键酶基因表达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因此,本研究拟分析干旱胁迫处理后抗氧化酶类基因的表达变化,为进一步研究水稻抗旱机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质量体积比为0(CK)、18%、20%、22%、24%、26%的聚乙二醇(PEG6000)对三叶一心期的籼稻航2号植株进行干旱胁迫处理,筛选适合处理籼稻航2号的PEG6000质量体积比;进一步采用PEG6000对航2号植株进行干旱胁迫处理,分别于处理0、2、4、8、12、24、48、72 h取样;并用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PEG6000处理不同时间段后植株中抗氧化酶类基因表达,包括过氧化氢酶(CATA、CATB、CATC)、过氧化物酶(POX5.1、POX1)、超氧化物歧化酶(plastidic Cu/Zn-SOD,cytosolic Cu/Zn-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根据表型观察和植株存活率,筛选出籼稻航2号对PEG6000的耐受临界质量体积比为22%;qRT-PCR结果表明PEG6000胁迫处理后9个基因的表达均出现上调,大部分基因表达都呈先上调后下调的趋势,且一般PEG处理4 h之后基因表达出现较明显上调,说明这些基因均不同程度地参与了PEG胁迫反应;其中,过氧化氢酶A基因(CATA)表达变化最显著,处理8 h表达量上调至处理0 h的28倍.[结论]PEG6000胁迫处理后主要的抗氧化酶类基因表达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关键词: 水稻 聚乙二醇(PEG6000) 干旱胁迫 抗氧化酶基因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