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441条记录
QuEChERS前处理法-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茶油中7种烟碱类农药残留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19

摘要:建立了QuEChERS前处理法-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检测茶油中7种烟碱类农药残留的快速分析方法。样品提取净化采用QuEChERS法,茶油样品用乙腈提取,经PSA、 C_(18)基质分散净化,以5 mmol/L乙酸铵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 C_(18)色谱柱分离,在正离子扫描模式下多反应监测(MRM)定量。确定的方法检测7种烟碱类农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 1~0.999 9),方法检出限为0.08~1.2μg/kg;在低、中、高3个不同浓度水平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5.9%~118.9%,相对标准偏差为1.2%~7.6%。该方法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茶油中烟碱类农药快速检测和确证。

关键词: QuEChERS 茶油 烟碱类农药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钻石模型的食用菌产业扶贫潜力分析与思考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目的]产业扶贫是我国农村扶贫的核心,而食用菌产业是贫困地区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分析食用菌产业扶贫的潜力和问题对贫困地区制订食用菌扶贫政策和提高扶贫效率具有积极的意义。[方法]依据钻石模型理论,结合贫困地区和扶贫产业选择的特点,在保留钻石模型4个基本要素的基础上,将绿色发展、利益联结机制纳入钻石模型的组成要素。[结果]在此基础上,针对食用菌产业特点,对自然资源禀赋、市场消费增长速度和稳定性、产业的流通能力、组织规模效应、绿色生态、贫困户有效参与程度等6个方面进行了潜力因素分析,并从生产的结构性过剩、地区扶贫失衡、行业技术壁垒、一、二、三产业融合不足等角度对食用菌扶贫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结论]研究最后从开展大数据市场预警、转变扶贫政策导向、加强生产要素优化、完善和延伸产业链等4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钻石模型 食用菌产业 扶贫潜力 问题分析 对策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脂肪氧化酶的特性与功能

福建稻麦科技 2019

摘要:脂质过氧化普遍存在于植物的发育及其与环境互作过程中,而脂肪氧化酶是催化脂质过氧化的关键酶,也是一种多功能酶,催化多种生理反应。综述了植物脂肪氧化酶的生理特性及其生物学功能。

关键词: 脂质过氧化 脂肪氧化酶 生理特性 生物学功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区畲族村精准脱贫及绿色振兴研究——以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为例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摘要:以赤溪村为例开展了实证研究,以期为实现全面小康与乡村振兴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赤溪村经过"接受脱贫帮扶""实施异地搬迁""强化持续发展"等阶段的发展历程,实现了精准脱贫,同时减少生态负荷,增值人力资本,导入物资资本,完善落地机制,为绿色振兴与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结合区域乡村发展实际,就脱贫后赤溪村如何实施绿色振兴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加强领导,完善规划,建设一个富有区域特色的美丽乡村;绿色振兴,持续发展,开发休闲旅游与种养两个产业集群;统筹协调,集成配套,创立"三生"有机耦合的创新体系;节约资源,环境友好,构建乡村"四品"集成开发模式;以人为本,提高素质,培养创新创业型青年骨干队伍。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精准脱贫 绿色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闽红两优727母本再生力和品种适宜头季机收的再生特性

福建农业科技 2019

摘要:对不育系闽红249S的再生力以及水稻品种闽红两优727作再生稻头季适宜留桩高度以及机械化生产的产量潜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闽红249S是一个再生力强的水稻不育系,其再生率(力)为1.89,比强再生力对照佳辐占(1.67)高13.17%,差异达显著水平;闽红两优727作再生稻栽培时较适宜留低桩,留桩高度15 cm,再生季产量构成性状协调、产量高;闽红两优727头季、再生季和全年两季平均每667 m2产量分别为597.87、320.05和917.92 kg,与机收低桩再生稻全程机械化生产主推品种泸优明占产量相当,适合作机收低桩再生稻全程机械化生产应用推广.

关键词: 再生稻 闽红两优727 再生特性 机收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瓜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的筛选与评价

核农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适合冬瓜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以黑皮冬瓜低温、高温、干旱胁迫处理不同时间的叶片和正常处理不同组织为试验材料,利用RT-qPCR技术,结合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软件评价7个候选内参基因(28SrRNA、UBQ、RPⅡ、GAPDH、EF-1α、UBC21和TUA)稳定性。结果表明,7个候选内参基因在不同组织和不同胁迫处理下表达丰度及稳定性存在差异; EF-1α在低温胁迫处理下表达稳定性最好; UBQ和TUA在高温和干旱胁迫处理下表达稳定性最好; EF-1α在不同组织中表达稳定性最好。本研究结果为冬瓜内参基因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 冬瓜 内参基因 非生物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南瓜转录组SSR信息分析及其分子标记开发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文对中国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uch)开展转录组测序分析,共获得61 882条Unigene,利用MISA软件搜索1 Kb以上的12 526条Unigene,共检测出5 407个SSR位点,分布于4 348条Unigene中,出现频率为43.17%,平均分布距离为4.76 Kb.优势重复基序为单核苷酸、二核苷酸和三核苷酸,分别占总SSR的47.92%、24.45%和19.66%.二核苷酸重复基序中以GA/TC为优势重复基序,三核苷酸重复基序以GAA/TTC为主.利用Primer 3.0共设计出6 489对SSR引物.从92对有效扩增引物中随机选择30对引物,对30个中国南瓜种质进行多态性验证分析,其中18对(占60%)引物表现稳定可重复的多态性.利用UPGMA作图,可将30份供试材料分为2类.利用中国南瓜转录组数据进行SSR标记开发能获得较高频率的SSR位点,且类型丰富,为中国南瓜遗传多样性分析和遗传图谱构建提供更丰富可靠的标记选择.

关键词: 中国南瓜 转录组 SSR 多态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谢华安院士专家团队一行赴宁化县开展春季农业指导

福建稻麦科技 2019

摘要:一年之计在于春。为落实院两会精神,做好宁化扶贫和院士工作站工作,2019年2月28日,谢华安院士带领水稻所占志雄所长、张建福副所长、郑家团研究员、王乌齐研究员一行冒雨来到宁化县,就春季水稻种植、河龙贡米品种筛选和示范等工作开展调研和布置。在绵绵春雨中,谢华安院士专家团队一行来到河龙乡政府,与县政府张清祥副县长,河龙乡党委兰鹏书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兔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荚膜血清分型

中国养兔 2019

摘要:为确定福建某兔场呼吸道疾病病原,本试验从呼吸道病死兔的肺脏中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阴性菌FZYH001。动物回归试验能复制出症状和病变特征与临床病例相同的病兔,且从人工感染兔的肺脏中能回收到攻毒菌FZYH001,表明分离菌FZYH001为该兔场呼吸道疾病的病原。根据分离菌的菌落形态、革兰氏染色特征、16S rRNA基因序列和荚膜血清型鉴定结果,确定为荚膜血清型为A型的多杀性巴氏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FZYH001仅对氟苯尼考、恩诺沙星和左氧氟沙星3种药物敏感,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和四环素等9种药物耐药。

关键词: 多杀性巴氏杆菌 16S rRNA 荚膜血清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橄榄转录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及其影响因素

核农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橄榄密码子使用偏好特征,以福榄1号橄榄为材料,利用codonW和EMBOSS等软件分析橄榄转录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参数,并探讨偏好性形成的可能因素。结果表明,橄榄转录组平均有效密码子数(ENc)、密码子G和C(GC)含量及密码子第3位上G和C(GC3s)含量分别为51.80、0.435和0.377,表明橄榄转录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较弱,且倾向使用富含A和T且以A或T结尾的密码子。橄榄转录组高低表达基因样本之间同义密码相对使用度(RSCU)差异较小,其中CGC、ATC、CTC和ACC等可作为橄榄最优密码子群。密码子组分分析、中性绘图分析、ENc-GC3s关联分析和偏倚分析结果表明,橄榄转录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可能是以突变压力为主,多种作用方式共同影响的结果。此外,烟草和酵母菌可作为橄榄目标基因异源转化的理想受体系统。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橄榄遗传背景和分子进化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橄榄 转录组 密码子使用偏好性 突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