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285条记录
枸杞瘿螨防治农药室内筛选及大田防治技术

林业科技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用6种药剂对枸杞瘿螨幼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及大田防治技术研究的结果表明,齐螨素对枸杞瘿螨的毒力最高,LC50为1.8651μg/ml,其次为敌杀死、阿耳发特、哒螨灵、安民乐,灭扫利最低。1.8%齐螨素乳油在田间的使用剂量为3 000倍液喷雾,施药间隔期为14~23天。

关键词: 枸杞瘿螨 杀虫剂 筛选 防治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面条的标准化实验室制作与评价方法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标准化的实验室制作与评价方法是面条品质改良的前提和基础。针对原商业部SB/T10137-93面条制作与品尝评分标准存在的不完善之处,对面条制作过程中的适宜加水量、和面时间、压片和煮面方法进行了研究,制定出我国面条的标准化实验室制作方法与评价系统。具体程序如下:以加水后面团水分含量为35.0%来确定最适宜加水量;通过低速(1 min)、快速(2 min)、低速(2 min)三个搅拌过程完成和面;在压面机上压片八次,并在最后一次压片时切成面条;在等量(2 L)水中用相同时间(6 min)煮等量(150 g)面条,煮面结束立即把面条放入冰水中冷却2 min。改进后的评价系统为色泽15分、外观10分、软硬度20分、粘弹性30分、光滑性15分、食味10分;以雪花粉为对照,将待评样品与对照相比后给出适宜分值。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方法优于SB/T10137-93标准。

关键词: 中国面条 制作方法 评价系统

1.65%氧苦·牛心朴子生物碱AS对菜青虫和小菜蛾的防治效果

农药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以荒漠野生有毒资源植物牛心朴子为原料,研究其生物活性物质—生物碱的中试提取工艺;以提取浓缩物为原药,进行了新农药的复配,筛选出1.65%氧苦·牛心朴子生物碱AS。并以此水剂的3种质量浓度为试药,分别在菜青虫和小菜蛾上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中试提取工艺可行,得到的原药具有杀虫活性,新配制的植物源生物农药对菜青虫和小菜蛾的防治效果很理想。

关键词: 牛心朴子 生物碱 小菜蛾 菜青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南黄土丘陵干旱区小流域雨水资源潜力研究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黄土高原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态势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结合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半干旱退化山区生态农业建设技术与示范”专项,以小流域为单元,以雨水资源为研究对象,根据宁南半干旱退化山区典型小流域土地利用现状和相关雨水集蓄资料,计算了彭阳中庄小流域雨水资源潜力,结果表明:(1)示范区雨水资源最大理论潜力为5491000m3,目前就地利用、异地利用和叠加利用3种利用方式的比例分别为36.85%∶1.47%∶61.67%;(2)示范区雨水资源可实现潜力为5479732.3m3,占全流域雨水资源潜力的99.79%;(3)目前试区雨水资源现实潜力量为3863997m3,仅占可实现潜力量的73.43%。从试区雨水资源的可实现潜力来看,还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关键词: 雨水资源潜力 丘陵干旱区 小流域 宁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影响山羊胚胎移植产羔率的主要因素分析

中国畜牧杂志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阴道栓(CIDR)+前列腺素(PG)处理的受体,92.5%在撤栓后72 h内发情,其中有18.5%因黄体不合格等原因淘汰,受体可用率72.9%(514/705)。结果表明,移植胚胎的受体中,多黄体受体产羔率49.77(%213/428),单黄体受体产羔率43.55(%27/62),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黄体合格但有卵泡共存的受体,经刺破处理后移植胚胎的产羔率44.0(%33/75),和无卵泡受体的产羔率49.88(%207/415)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移植双胚的受体产羔率50.0%极显著高于移植单胚的产羔22.22(%P<0.01)。

关键词: 胚胎移植 黄体 卵泡 产羔率 山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链格孢属一新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报道了链格孢属一新种——四合木链格孢,其寄生于四合木上,引起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与梨形链格孢的区别在于喙较短,孢子分隔处缢缩明显。模式标本保存在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病害标本室(PSNAAFS356608)。

关键词: 四合木链格孢 梨形链格孢 四合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充分利用坡地雨水资源,促进半干旱退化山区植被建设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半干旱退化山区普遍存在的干旱缺水与水土流失并存的现状,利用该地区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季节波动性大、雨水资源收集量有限、造林成活率低、区域生态环境恶劣等特点,研究开发坡地雨水资源化工程技术。通过实施集雨蓄水径流林业工程措施,充分拦蓄坡面径流,防止了水土流失,大大提高了水分的利用率,造林成活率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得到了改善。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植被 雨水资源 坡地 半干旱退化山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水肥处理对春小麦产量、品质和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强筋春小麦品种宁春4号为供试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传统灌溉和节水灌溉条件下,有机肥处理、增氮处理和减氮处理对春小麦产量、品质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无论在传统灌溉条件下和节水灌溉条件下,与有机肥处理相比,增氮处理和减氮处理不仅能提高籽粒产量,而且能提高小麦的品质;(2)在传统灌溉条件下,与增氮处理相比,减氮处理能使籽粒产量提高2.9%,使沉降值提高3.6 mL,且降低了0~180 cm土层的NO3--N含量;(3)在节水灌溉条件下,与增氮处理相比,减氮处理的沉降值提高3.3 mL,且降低了0~30 cm土层的NO3--N含量。

关键词: 春小麦 水肥处理 产量效应 品质效应 NO3--N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态群粳型水稻品质性状分析

种子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11个不同地理生态类型品种的品质性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日本粳在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上具有优势基因,西北粳在糙米率上具有优势基因,美国粳在垩白度上和长粒形上具有优势基因,欧洲粳在粒长上具有优势基因,台湾粳在粒宽上具有优势基因,非洲ITA粳在透明度上具有优势基因。通过品质性状的聚类,将韩国粳、华北粳、西北粳、东北粳四个生态类群聚为一类,日本粳和台湾粳聚为一类,巴西粳和非洲IRAT粳聚为一类,非洲ITA粳和欧洲粳聚为一类,美国粳被单独归为一类。

关键词: 水稻 生态群 品质性状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六盘山区肉牛微生态养殖模式构建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7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