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阿蒙森海夏季南极磷虾资源空间分布及其与叶绿素浓度的关系

极地研究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广泛分布于南大洋海域,环境因子对南极磷虾资源密度及分布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我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声学评估结果和调查数据,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双变量相关分析对2020年1月9日—2020年2月5日期间阿蒙森海南极磷虾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与叶绿素浓度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期间阿蒙森海南极磷虾平均资源密度为6.36 g·m–2,0~5 g·m–2密度区间比例最高(68.18%);南极磷虾资源密度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P<0.05),集中分布在阿蒙森海近岸(72.75°S—76.25°S)和西侧(150°W—158°W)海域.调查海域平均叶绿素浓度为3.54 mg·m–3,2~3 mg·m–3浓度区间比例最高(38.31%);叶绿素浓度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P<0.05),在阿蒙森海近岸海域(72.75°S—76.25°S)和东西两侧(114°W—119°W和140°W—158°W)海域较高.叶绿素浓度与南极磷虾资源密度分布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

关键词: 南极磷虾 声学评估 资源密度 叶绿素浓度 空间分布 阿蒙森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滨海废弃盐田复垦区土壤空间变异及其分区管理研究

土壤通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针对山东省莱州湾南岸废弃盐田复垦区盐分高、土壤养分空间差异性大、管理粗放和效益低等问题,研究田间管理分区的精准划分方法,便于农户差异化施肥管理,提高盐渍土改良水平.[方法]以废弃盐田复垦区典型地块为研究对象,运用传统统计学、主成分分析和模糊c-均值分类等方法对研究区进行管理分区的划分,并评价管理分区划分的适宜性和有效性.[结果]研究区土壤含盐量均值达到1.73 g kg-1,处于轻度盐渍化水平;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钾和速效磷等含量均处于较低的水平;全磷和阳离子交换量处于中等水平;全钾和pH值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全钾和pH值的变异系数<0.1,属于弱变异,其他土壤属性属于中等变异强度.土壤各属性在空间分布上差异性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将10个土壤属性分组为统计因子可划分成3个主成分.模糊c-均值分类结果表明,研究区可划分为2个管理分区,不同管理分区中土壤含盐量、有机质、土壤养分等属性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可以利用不同土壤属性借助模糊c-均值分类方法来确定废弃盐田复垦区农田的管理分区.

关键词: 废弃盐田 地统计学 空间变异 主成分分析 模糊c-均值聚类 管理分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鲟亲体对人工模拟产卵底质的偏好性

水生态学杂志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究长江鲟(Acipenser dabryanus)自然繁殖对底质环境的偏好性,可为其仿自然人工产卵环境的营造及野外种群重建提供参考.以人工养殖的长江鲟子一代亲本为对象,在直径3.0 m、水深0.8 m的圆形池中铺设长江河道中常见的卵石、砂及人工养殖光滑底质,模拟不同的底质环境,利用发光标记和Ethovision XT行为跟踪技术,研究长江鲟亲鱼对不同底质环境的栖息偏好性和行为活跃性.结果显示,在两两对比的3种实验底质环境中,长江鲟亲本在光滑底质停留时间比57.56%显著长于砂底质42.15%(P<0.05),在光滑底质停留时间比88.63%也显著长于卵石底质10.77%(P<0.05),砂底质中停留时间比75.50%显著长于卵石底质23.89%(P<0.05),表明长江鲟显著喜好停留在光滑底质,其次为砂底质,在卵石底质栖息时间最短,且偏好性无雌雄差异(P>0.05)和昼夜差异(P>0.05).行为活跃性分析表明,不同底质环境中长江鲟的行为活跃度明显不同,在有卵石底质存在的情况下,其急速游动平均时间要显著高于砂质和光滑底质.结合人工模拟产卵环境中观测到长江鲟多次重复产卵发生在卵石底质上的现象,表明卵石底质虽然不是长江鲟最佳栖息偏好底质,但对诱发其自然繁殖有重要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今后开展长江鲟亲本野外放归后的栖息地选择和偏好评估.

关键词: 长江鲟;性成熟;底质偏好;模拟产卵环境;繁殖行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渔港经济区产业发展研究-以广东省渔港经济区为例

中国渔业经济 2022

摘要:渔港经济区是现代渔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是渔区振兴和渔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建设渔港经济区,重在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畅通供应链,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本文在对广东省渔港经济区建设背景及产业发展情况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分析了广东省渔港经济区产业发展存在产业结构不平衡、产业链条不完整、产业效益不显著等问题,并通过研究广东省17个沿海渔港经济区建设规划中产业发展内容和方向,提出了完善渔港经济区产业结构、构建渔港经济区全产业链、优化渔业渔村休闲旅游业、培育渔港经济区电子商务、培养渔港经济区知名品牌等渔港经济区产业发展建议,以期对全国沿海渔港经济区的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渔港 渔港经济区 渔业振兴 休闲渔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从“宜华危机”看财务流动性风险的成因及启示

财会通讯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典型财务流动性风险失控案例——宜华集团企业债违约事件,探讨其财务流动性风险失控的原因,并站在投资者的角度就如何识别和规避财务流动性风险较大的企业,保障自身资产的投资安全与收益,提出在投资时应警惕以下几类公司:可能存在货币资金舞弊的公司、盈利能力大幅降低的公司、归母净利润为负的公司、对外投资特别激进的公司、其他应收款规模较大的公司、外部融资能力较弱的公司。

关键词: 流动性 财务流动性风险 债券违约 存贷双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及耐药基因污染控制的研究进展

生物技术通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属于喹诺酮类抗生素,是一类人畜通用的抗生素.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人类和畜牧、水产等养殖业领域,然而其大量使用,造成在环境中的不断残留和累积,给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较大威胁.现有研究表明,微生物降解是有效去除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污染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总结和介绍了近年来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微生物降解单株菌和混合菌群、微生物降解酶、降解途径以及微生物降解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实际应用,并对目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微生物降解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及对未来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微生物降解研究的重点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降解菌 降解酶 降解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疣梭子蟹对蟹笼网目和刚性矩形逃逸口的逃逸行为比较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东海近海蟹笼逃逸口类型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逃逸行为的影响,使用红外水下摄像装备,对入笼的三疣梭子蟹在不同行为阶段对安装于侧网靠近笼底一侧的刚性矩形逃逸口(高40 mm×宽200 mm)和网目逃逸口(由2个位置较低的40 mm×60 mm和1个位置较高的60 mm×60 mm破目构成)的行为反应进行观察.根据三疣梭子蟹探索、发现并接近、穿越企图和穿越逃逸口个体连续行为的4个阶段观察结果显示:相比刚性矩形逃逸口,三疣梭子蟹在网目逃逸口实验蟹笼中的探索行为持续时间更长;在笼底探索的个体能定位、发现并接近2种不同类型逃逸口,但发现并接近网目逃逸口时距离入笼的平均时间(P<0.01)和平均次数(P=0.061)均大于刚性矩形逃逸口;发现约85%接近逃逸口的三疣梭子蟹企图穿越逃逸口,且在逃逸口类型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三疣梭子蟹在网目逃逸口前停留了更长的时间(P=0.006),且这一时间显著影响着个体是否企图逃逸的行为.所有个体均采用侧身姿态穿越逃逸口,对于刚性矩形逃逸口,个体甲高与逃逸口高度的关系是决定个体能否成功逃逸的关键因素;对于网目逃逸口,个体优先尝试穿越较低逃逸口,并最终全部逃逸.实验结果表明网目逃逸口可以作为蟹笼渔具逃逸装置,生物可降解材料应用可成为缓解蟹笼幽灵捕捞问题的技术手段之一.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蟹笼 刚性逃逸口 网目逃逸口 行为反应 水下观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4年江苏省帆式张网渔业时空分布特征

海洋渔业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帆式张网因其作业成本低、效率高、机动灵活等优点,成为江苏省海洋渔业的重要渔具之一,但因其对幼鱼资源的极大破坏,受到严格管控和限制。基于2014年江苏沿海帆式张网渔船的大样本随机抽样调查数据,对日产量及渔获物结构与渔场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江苏省帆式张网渔船生产水域相对集中于大沙渔场,个别月份会根据渔业资源变动,向南部、外海或近岸水域进行渔场拓展。渔船分布相对集中的水域,水深范围为30~50 m,所占比例超过50%。渔场范围在东西方向与南北方向的跨度呈此消彼长关系;渔船作业所覆盖的渔区数量与平均日产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当产量高时相对集中,产量低时相对分散。渔获组成随季节发生一定的变化,主捕经济鱼种资源时空变化是影响帆式张网渔场变动的主要原因。冬季和春季,帆式张网以小型中上层鱼类、小型虾类和经济鱼类幼鱼为主要捕捞对象;秋季,则以带鱼(Trichiurus haumela)、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和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等经济鱼种作为主捕对象。帆式张网作业对经济幼鱼的破坏严重,应进一步加强网囊网目尺寸的严格管理,严格控制渔船携带网具数量,最大限度降低其捕捞强度。

关键词: 帆式张网 抽样调查 日均产量 渔获组成 渔场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鲟鱼分子鉴定方法的整合应用

生物多样性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鲟形目物种是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和CITES附录物种。其人工养殖种群数量众多,种类丰富,产品贸易量大,但种类鉴定困难。本文在厘清当前鲟鱼商业类群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现有种类鉴定方法,整合了线粒体DNA遗传分析、SNP分析和微卫星DNA分析的鉴定方法,探讨其鉴定国际贸易所涉鲟鱼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上述3种方法整合应用可在11种纯种鲟鱼及其正反杂交产生的杂交鲟范围内进行盲检。当前共有贸易鲟鱼36种,其中杂交鲟14种,杂交鲟的亲本共涉及9种鲟鱼。整合方法可准确鉴定小体鲟(Acipenser ruthenus)、达氏鳇(Huso dauricus)、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欧洲鳇(Huso huso)、闪光鲟(Acipenserstellatus)、高首鲟(A.transmontanus)两两杂交所产生的杂交鲟,小体鲟为母本与纳氏鲟(Acipensernaccarii)或富氏鲟(A. fulvescens)或中华鲟(A. sinensis)产生的杂交鲟,纯种的达氏鳇、高首鲟、富氏鲟和中华鲟,但无法准确鉴定纯种的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和俄罗斯鲟(A. gueldenstaedti)以及父母本涉及此两种鲟鱼的杂交鲟。由于已开发的分子标记仍有限,上述结果是对当前CITES贸易所涉鲟鱼鉴定的最大范围,可以满足一些鲟鱼野生种群保护、贸易产品检测、种质资源管理等情景下的鉴定需求。

关键词: 鲟鱼 种类鉴定 SNP mtDNA 微卫星DNA 物种保护 种质资源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怒江上游热裸裂尻鱼年龄结构与生长特性

水生态学杂志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热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thermalis)是怒江上游鱼类的优势种之一,为了更好地保护裂腹鱼类,分析其年龄结构和生长特征对种群资源现状及保护有重要意义.2019年3-5月和9-11月,在西藏自治区怒江干流八宿至那曲江段设置7个采样点,共计采集热裸裂尻鱼245尾,以微耳石为年龄鉴定材料,初步探讨怒江上游热裸裂尻鱼年龄结构与生长特征.结果显示,所采集热裸裂尻鱼体长为3.1~35.5 cm,体重为1.28~504.42 g.体长(L)与微耳石半径(r)长轴呈正相关,其表达式为:L=22.537r-5.469(R2=0.9518,n=229).体长(L)与体重(W)表达式为:W=2×10-5L2.8833(R2=0.9915,n=229),生长系数k值为0.099,生长指标φ为4.22,生长指数b为2.8833,拐点年龄ti为11.62龄,拐点体长Li为26.74 cm,拐点体重Wi为260.4 g,表明热裸裂尻鱼为异速缓慢生长类型.样本中共发现16个年龄组(2~17龄),各采样点间年龄结构存在差异,高海拔地区热裸裂尻鱼种群年龄范围和个体平均年龄均大于低海拔地区.

关键词: 热裸裂尻鱼 耳石 年龄结构 生长特征 怒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