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沼渣与基质配比对茄子幼苗的影响
《北方园艺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以"哈农杂茄一号"为试材,以草炭和蛭石按2:1体积比混合的基质为育苗基质,以不含沼渣的基质为对照(CK),研究了在基质中按1:1、1:2、1:3、1:4、1:5、1:6比例添加沼渣对茄子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质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沼渣,有利于促进茄子幼苗的生长,可提高幼苗的质量,且基质与沼渣配比为1:5的效果最好。


对县域科技创新路径的再认识——关于“院县共建”模式的思考
《中国科技论坛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对黑龙江省"院县共建"模式的成功实践进行了理论层面的分析,从县域科技的植根度、县域科技的显示度以及科技与产业的融合度三个角度,提出明确县域科技的基本定位、准确把握县域科技的发展方向、将科技与县域主导产业相结合等是未来我国县域科技发展的必然选择。


高能混合粒子场处理龙牧803紫花苜蓿的诱变效果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验证高能混合粒子场作为诱变源应用在紫花苜蓿品种改良上的效果和价值,试验将5 000粒龙牧803紫花苜蓿干种子平均分为两份,一份用5个剂量(109,145,195,284,560 Gy)的高能混合粒子场辐照处理,另一份用与高能粒子场相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处理作为对照,通过发芽试验和RAPD分子标记对2种诱变源在紫花苜蓿上的作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使用高能混合粒子场处理紫花苜蓿对苜蓿种子的损伤较小,与传统60Coγ射线造成的损伤效果有明显区别,说明高能混合粒子场有作为新的诱变源应用的价值。


Cst B基因在180日龄大白猪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Cst B基因在180日龄大白猪心肌、肝脏、胃、肾脏、肺脏、大肠、小肠、背肌和腿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试验采用RT-PCR技术对大白猪进行检测。结果表明:Cst B基因在肺脏中有较高的表达,而在心肌、背肌和腿肌等肌肉组织中的表达量相对较低。


薄皮甜瓜雄花小孢子发生与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薄皮甜瓜(Cucumis melo L.)小孢子发生与雄配子体发育的规律。[方法]以薄皮甜瓜(龙甜四号)雄花为研究对象,利用传统石蜡切片技术对薄皮甜瓜雄花花芽分化和小孢子发生以及雄配子体发育进行了形态学观察。[结果]薄皮甜瓜雄蕊5枚,聚药雄蕊,花药折叠,花药壁发育为基本型。花药壁由3~4层细胞构成,药室内壁宿存。绒毡层属腺质绒毡层。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成熟花粉2-细胞型为主。成熟花粉粒一般呈近圆形和近三角形,花粉表面具3个萌发孔。[结论]该研究可为甜瓜性别分化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抽穗前水分供应对寒地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水土保持通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垦鉴稻5号和垦稻12号为材料,采用负压式土壤湿度计监测土壤水势,通过防雨棚内的盆栽控水试验,研究了水稻抽穗前水分供应对寒地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抽穗前进行-8~-10kPa的间歇控水处理,垦鉴稻5号的经济产量增加,垦稻12号的经济产量降低;这2品种的叶龄进程略有提前,株高增加,茎数减少。抽穗前进行-18~-20kPa和-28~-30kPa的持续控水处理,2品种的产量均极显著降低,垦鉴稻5号的叶龄进程表现先落后,后提前,垦稻12号的叶龄进程滞后,2品种的株高极显著地降低,茎数极显著减少,干物质生产量和叶面积减少。抽穗前进行-8~-10kPa的间歇控水处理可作为寒地水稻增产保优灌溉的土壤水势指标,抽穗前不宜持续进行土壤水势为-18~-20kPa以下的控水处理。


猪Toll样受体4基因SNPs功能分析
《遗传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在机体的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该基因突变会影响受体的信号转导能力和机体的疾病抗性/易感性。文章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c.611 T>A(p.Leu204His)、c.1027C>A(p.Gln343Lys)和c.1605 G>T(p.Leu535Phe)3个错义突变对猪TLR4功能的影响。利用RT-PCR方法克隆猪TLR4基因全长编码区并引入定点突变;利用真核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在瞬时转染的PK-15细胞内研究3个单核苷酸多态(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对猪TLR4配体识别和信号转导能力的影响;同时,利用创造酶切位点PCR-RFLP方法分析对TLR4活性有显著影响的点突变在民猪、大白、长白和中国东北野猪4个群体中的分布。结果,成功获得了民猪TLR4基因的全长编码区和3个单碱基变异体,构建了不同等位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在PK-15细胞内确定了c.1605 G>T变异导致TLR4向下游传递信号的能力显著降低(P<0.01),该SNP只存在于民猪和野猪中且频率较高。猪TLR4基因c.1605 G>T变异影响Toll样受体的信号传递,可能和机体的疾病抗性/易感性有关。


胞囊线虫侵染后小粒黑豆抑制消减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及EST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胞囊线虫侵染后大豆根部早期基因表达情况,从分子水平探索大豆的抗病机制。【方法】以抗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3号生理小种的小粒黑豆(Glycine max)为材料,利用抑制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技术,构建大豆胞囊线虫诱导大豆根部早期表达的SSH-cDNA文库,并结合反向Northern斑点杂交筛选阳性克隆。【结果】获得280个表达序列标签(EST),经CAP3软件聚类拼接,得到166个unique EST,在GenBank进行Blastn与Blastx同源比对,有119条EST与已知蛋白或基因具有不同程度的同源性,占全部EST的83%,已知基因功能的EST涉及信号识别和传导、能量与物质新陈代谢、膜及转运、木质素和类黄酮的生物合成、抗病防御、细胞保护和转录调控。【结论】本研究在大豆胞囊线虫侵染早期发现了表达频率较高的基因如过氧化氢酶、泛肽素、几丁质酶、脂肪氧合酶、水通道蛋白、成熟调控蛋白、金属硫蛋白、脂膜嵌入蛋白、细胞色素P450和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等,并推测这些基因在大豆与胞囊线虫的非亲和互作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长期定位施肥黑土水溶性有机物组分组成特性研究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LiquiTOC仪对黑河、哈尔滨、公主岭三个地区近30年长期定位施肥土壤水溶性有机物及其各组分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土壤DOM分子质量<1 ku组分比例,OM>MNPK>CK>NPK处理;DOM分子质量>1 ku组分则表现相反的趋势。此外,与不施肥处理(CK)比较,施用有机肥(OM)土壤DOM中小分子质量的富里酸含量相对较多,DOM分子结构相对简单化;而长期施用无机肥(NPK),土壤DOM中较大分子质量组分比例增加,分子结构有趋于复杂化的态势。


猪TLR4基因2个突变位点的PCR-SSCP分析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Toll样受体4(TLR4)的多态性与动物对相关病原的免疫力的相关性,试验选择北京黑猪、长白猪、野猪、杜洛克猪、大白猪、民猪6个中外猪种,利用PCR-SSCP和克隆测序方法对TLR4基因第3外显子1 824位点的G/A和3'UTR 208位点的T/C多态进行群体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1 824位点北京黑猪与野猪、民猪、杜洛克猪、长白猪和大白猪的基因型分布存在显著差异(P<0.05);3'UTR 208位点基因型分布在猪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
关键词: 猪 Toll样受体4(TLR4) PCR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