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稻壳灰提取硅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初探
《华北农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碱溶酸析技术将稻壳灰中非晶态分子硅转化为易溶态硅酸盐,通过水稻萌发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硅预处理对种子活力、根系吸收能力及幼嫩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稻壳灰提取硅与常规硅肥对种子萌发影响表现趋势一致。一定硅浓度范围内,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随硅浓度增加而增加,达一定值后,随硅浓度增加而降低;根系活跃吸收面积与总吸收面积以处理B硅含量8%,稀释300倍最高,其次是稀释400倍,以处理D硅含量16%,稀释100倍最低;常规硅肥处理对水稻叶绿素影响略低于与同一硅浓度稻壳灰提取硅处理,但差异不明显。稻壳灰提取硅含量在8%,稀释300~400倍浸种,具有明显的促进种子萌发作用。


盐碱胁迫下羊草的生理特性与适应机制
《安徽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讨羊草在盐碱胁迫下的生理生化特性和K+、Na+含量的变化。[方法]在室内模拟不同pH盐碱土上种植羊草,并测定其生理生化指标和离子含量。[结果]随着土壤pH的逐渐升高和胁迫时间的延长,羊草体内的脯氨酸、可溶性蛋白、丙二醛的含量及氧化氢酶活性均随之增加,而后又逐渐降低。随着土壤pH的升高,羊草叶片的Na+含量逐渐增加,而K+含量逐渐减少,K+/Na+比值减小,但始终高于1。[结论]各项生理指标和K+、Na+含量的变化对维持羊草细胞的离子平衡起到了积极的调节作用。


不同氮素水平对甜菜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当前甜菜(Beta Vulgaris L.)生产主栽品种KWS0143为试材,设立4个氮素水平(N 0、60、120、180kg/hm2),研究硝态氮肥对甜菜硝酸还原酶(nitrate reductase,NR)和亚硝酸还原酶(nitrite reductase,NiR)活性以及光合速率与叶绿素总含量的影响,探讨氮素水平与NR及NiRA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甜菜生育期间,光合速率呈单峰曲线变化,NR、NiR活性及叶绿素总含量基本呈双峰曲线变化,叶绿素变化曲线的高峰期早于NR活性,NR活性早于NiR活性。氮肥用量在N 120 kg/hm2时显著提高了甜菜光合速率、叶绿素总含量、NR活性和NiR活性。相比于N 120 kg/hm2,N 180 kg/hm2时光合速率及叶绿素总含量没有明显变化,NR与NiR活性则有一定的提高。本试验中,甜菜产量随氮水平的增加而提高;含糖率则相反,随氮水平的增加而降低,N 120 kg/hm2水平下产糖量最高。


第3讲:野家杂交猪饲养管理篇之野猪种公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野猪种公猪的饲养管理是野猪养殖中的重点,有效开展野猪种公猪的饲养管理及配种繁育工作可为野猪养殖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野猪膘肥体壮,四肢粗短,头部较长,耳小并直立,吻部突出似圆锥体,它的顶端为裸露的软骨垫(拱鼻);每脚有四趾,俱为硬蹄,仅中间两趾着地;尾细短;犬齿发达,雄性上犬齿外露,并向上翻转,呈獠牙状;野猪耳披有刚硬而稀疏的针毛,背脊鬃毛较长


民猪、长白猪TLR5基因变异的比较分析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进一步研究Toll样受体5(TLR5)基因与疾病抗性/易感性的关系,试验以抗病性具有明显差异的民猪和长白猪为试验材料,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比较分析TLR5基因的变异情况。结果表明:猪TLR5 c.834 T>G点突变在2个品种间的分布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民猪以G为优势等位基因,长白猪以T为优势等位基因,在该群体中没有发现GG纯合体。TLR5 c.834 T>G点突变很可能与民猪抗病性强有关。
关键词: 民猪 长白猪 Toll样受体5(TLR5)基因 基因变异


成熟培养基对猪卵母细胞的影响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评估NCSU23和TCM199两种培养基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孤雌激活以及核移植重构胚发育的影响。分别以NCSU23和TCM199为基础培养基,向其中添加相同浓度的半胱氨酸、激素和生长因子,作为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液,培养44 h(5%CO2、39℃、饱和湿度),挑选第一极体;成熟后的卵母细胞进行孤雌激活和核移植重构胚操作,144 h后观察囊胚数。结果表明,NCSU23组与TCM199组对卵母细胞体外成熟(68.18%和67.55%)、孤雌囊胚率(38.40%和37.60%)与核移植囊胚率(23.79%和21.38%)无显著影响(P>0.05),但是两者对孤雌囊胚细胞数的影响差异显著(分别为38.4和37.6个细胞)(P<0.05)。NCSU23成熟培养基能够使胞质成熟完全,提高囊胚细胞数,有利于妊娠的发生。可见,以NCSU23为基础培养基的体外成熟液有利于猪卵母细胞体外发育。


转ThIPK2基因大豆的农艺性状及光合生理研究
《大豆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抗逆基因ThIPK2转入东农50,得到稳定遗传株系,将T4代株系种子正常播种,将转基因植株与对照东农50的生育期、株高、主茎节数、分枝数、主茎荚数、分枝荚数、单株粒数等性状进行比较,研究ThIPK2基因对大豆农艺性状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正常条件下,转基因株系和对照植株相比,生育期并没有改变,而株高、主茎荚数、分枝荚数、分枝数和单株粒数农艺性状呈显著或极显著提高,这表明ThIPK2基因对提高大豆产量有利。干旱胁迫导致大豆叶片各项光合生理指标下降;但转ThIPK2基因大豆的各项光合生理指标高于非转基因对照。经干旱胁迫后,转基因植株与对照相比积累了更多的干物质。


猪TLR5基因定点突变表达载体构建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TLR5特异识别细菌鞭毛蛋白,在机体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人TLR5基因突变能影响蛋白功能并与一些疾病的易感性密切相关。研究采用RT-PCR方法克隆了猪TLR5基因的全长编码区;采用PCR介导的定点突变技术得到该基因137(G/A)和1205(C/T)位点突变的两个变异体;以pcDNA3.1+为载体成功构建野生型(TLR5-WT-pcDNA3.1+)和突变型(TLR5-G137A-pcDNA3.1+和TLR5-C1205T-pcDNA3.1+)真核表达重组质粒。研究结果可为下一步细胞水平上的突变功能分析提供基础。


施硒对两种类型玉米硒元素分配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盆栽试验,以普通玉米品种郑单958(ZD958)和糯玉米品种京紫糯218(JN21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硒水平(0、10、25、50mg·kg-1)下,玉米植株各器官对硒的分配和转运差异以及硒对玉米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含量(≤10mg·kg-1)硒促进了玉米生长,植株生物量和籽粒产量均显著增加;高含量(≥25mg·kg-1)硒抑制了玉米生长,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减少,籽粒产量和品质下降.施硒显著提高了玉米植株各器官的硒含量,硒在各器官的分配为根系>叶片>茎秆>叶鞘,两种类型玉米各器官硒含量均与土壤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JN218在自然低硒土壤环境中具有较强的硒富集能力,而ZD958在10mg·kg-1硒水平下硒积累量高于JN218.如果以籽粒和地上部营养器官的硒积累量为评价标准,自然低硒(0.25mg·kg-1)或高硒(25mg·kg-1)土壤适宜种植JN218,而富硒(10mg·kg-1)或硒污染(50mg·kg-1)土壤适宜种植ZD958.


卵泡抑素对牛胚胎早期发育的影响
《中国兽医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添加外源性卵泡抑素或抑制卵泡抑素基因表达的方法,以牛受精胚胎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胚胎阶段适当的添加卵泡抑素,可以加快胚胎发育,不但提高卵裂率,还可以在受精后7d提高囊胚发育率,这其中10μg/L的卵泡抑素为最佳添加量,达到35%的囊胚率。研究还发现,早期阶段沉默卵泡抑素基因,不会影响囊胚率,与处理组无显著差别。结果表明,可能在早期的胚胎发育的最初阶段,卵泡抑素并不是必须的,但如果外源性的添加适量的卵泡抑素可以在正常的基础上提高发育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