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Ven、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细胞质效应在春小麦上的表现
《种子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具有粘果山羊草和偏凸山羊草细胞质的K、Ven小麦雄性不育系与普通小麦的核质互作及细胞质的不良效应较低,在小麦杂种优势的利用上最有价值和利用前景,试验针对西北春麦区生态条件,直接引用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培育的Ven、K质1 B/1 R易位小麦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利用西北春麦区现主栽或新育成的春麦品种(系)作为广泛测交的测验种,应用于春性杂种小麦。结果不育系表现育性稳定,细胞质效应小,春性较春麦品种弱,生长发育快,株高较矮,丰产性较差。因此,今后生产应用应转育丰产性好的春性Ven质和K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测交筛选高恢复性恢复系。


宁南山区不同生态恢复措施对土壤环境效应影响的研究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宁南山区采取不同恢复措施的土壤水分、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平均含水量最高的是农田18.61%,其次为林地16.73%、人工草地9.95%,最小的为天然草地9.20%;土壤总孔隙度、土壤碱解氮排列顺序为林地>农田>人工草地>天然草地;土壤毛管孔隙度、土壤速效磷平均含量排列顺序为人工草地>林地>农田>天然草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灌木林地>农田>天然草地>人工草地;土壤速效钾的平均含量为天然草地>农田>人工草地>灌木林地。土壤尿酶含量为人工草地>天然草地=农田>林地;土壤蔗糖酶、多酚氧化酶的含量为人工草地>天然草地>林地;过氧化氢氧化酶的含量为人工草地>天然草地=农田>林地。


近10年宁夏盐池县生态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Landsat TM/ETM卫星数据为基本信息源,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通过对景观斑块面积、分离度、破碎度、分形维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的计算,对我国典型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宁夏盐池县1991—2000年生态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盐池县生态景观的基质是草地,景观格局始终呈农牧交错结构;耕地斑块面积减少,但分离度和破碎度增加;草地斑块面积增加,但中高盖度草地斑块面积大幅度减少,低盖度草地斑块面积大幅度增加,草地质量退化严重;林地斑块面积增加,但连通性不够明显,防护林廊道尚未形成;沙荒地斑块面积有所减少;居民工矿建设用地略有增加;各类型景观斑块面积增减变化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中高盖度草地、低盖度草地、耕地、林地、极低盖度草地、沙荒地、居民工矿建设用地.总体看来,景观多样性和均匀性有所改进,但改进幅度不大,政策引导和人为活动是本地区生态景观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


杂交粳稻几个数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种子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6个粳型不育系和6个恢复系,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配制了36个杂交组合,对其8个数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及亲本间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株高、穗长、穗总粒数、穗实粒数、穗秕粒数、千粒重这几个性状受亲本一般配合力的影响,单株粒重受特殊配合力的影响,单株穗数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作用相近。其中不育系552 A的穗总粒数、穗实粒数、单株粒重等一般配合力的相对效应值较大,恢复系FR 796、2002 FR 24的穗总粒数、穗实粒数、单株粒重的一般配合力的相对效应值较大。


胡萝卜品种比较及最佳种植密度研究初探
《中国种业 》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为促进区域特色农业的发展以及发挥良种的优势作用,在宁夏彭阳县具有代表性的普通黑垆土土壤上设置胡萝卜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新黑田五寸参具有良好的产量和加工品质,可以作为目前该区域发展脱水蔬菜的首选品种,其适宜的密度为3.5万~4万株/667m2,可以根据市场需要进行大面积种植。


宁夏枸杞雄性不育种质个体YX-1的发现与鉴定
《西北植物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宁夏枸杞主栽品种宁杞1号生产园内发现雄性不育种质YX-1个体,本研究对其生殖发育进行了进一步的实验验证,结果表明:YX-1植株花柱超长,柱头高于雄蕊;雄蕊花丝较短,花药外形正常且花药开裂,但无花粉粒散出,染色实验未见着色的花粉粒;强制自交结实率为0,异花人工授粉座果率为100%,成熟鲜果平均单果重为宁杞1号的180%以上;经花药发育及小孢子发生过程观察,YX-1败育主要发生在四分体时期,表现为四分体无法正常释放形成单核花粉粒,绒毡层细胞径向伸长和液泡化,之后延迟解体而整体脱落.初步研究结果表明YX-1种质表现雄性不育且杂种优势明显,具有良好的利用前景.


加强期刊管理,为农业科研生产服务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从农业科研院(所)图书馆农业期刊如何面向科研、面向基层推广服务的实践,阐述了在基层农业单位期刊信息服务的方法和途径。


外引优异玉米种质形态性状的初步鉴定
《种子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国外玉米种质对国内玉米育种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经过对外引最新育成玉米种质材料形态性状的初步鉴定。结果表明,这批外引材料的形态性状变化范围相当广,具有一些优良的性状,多数材料都能适应国内的种植,可以进行直接利用或作为种质资源进行间接利用,并对下一步的研究提出了设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