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宁南黄土丘陵区新型集流造林工程的规划设计与应用
《西北农业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索在小流域土壤侵蚀治理基础上的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和模式,以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国家重点治理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遵循坡地水量平衡原理和雨水叠加利用理论,提出了一种新型小流域坡地集雨蓄水工程整地造林技术—“88542”集流水平沟。研究这类工程的内涵、集流潜力及其断面参数。并对工程集蓄的径流通过典型工程应用,分析研究了集流水平沟对土壤水分的恢复调控和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在半干旱黄土丘陵地区适宜修建“88542”集流水平沟,在0~100 cm土层,与自然坡面相比土壤平均含水量提高5.26%;粉砂粒和粘粒含量提高0.67%和1.53%;有机质提高80%;容重降低11.59%;土壤饱和持水量、田间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总孔隙度、透气度分别增加了0.63%、2.03%、1.92%、2.71%、5.29%,而且林木的生长量也大幅度提高。
关键词: “88542”集流水平沟 雨水集蓄利用 小流域生态治理 宁南半干旱丘陵区


宁夏引黄灌区冬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和1BL/1RS易位分析及品质性状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全面了解宁夏引黄灌区冬小麦品质概况,为冬小麦品质改良和粮食生产提供理论依据,选用冬小麦主栽品种、亲本材料和高代品系30份,用SDS-PAGE分析了其中18份材料的HMW-GS、LMW-GS组成和1BL/1RS易位系分布状况,并对23个冬小麦品种的营养与加工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7+9、2+12、Glu-A3a、Glu-A3c、Glu-B3h和Glu-B3j在宁夏引黄灌区冬小麦中分布较广,1BL/1RS易位系分布相当普遍,分布频率为27.8%。参试品种的籽粒硬度、面粉PPO活性、SDS沉淀值、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评价值的变异范围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25.37%、33.68%、21.42%、26.58%、43.95%和29.31%。多数冬小麦品种(系)的千粒重、出粉率和湿面筋含量低于对照宁春4号,而蛋白质含量、SDS沉淀值、吸水率和稳定时间优于宁春4号。供试品种(系)中,HMW-GS品质评分、籽粒硬度、蛋白质含量、SDS沉淀值均较高,并且不含1BL/1RS易位系的有烟优361、济麦20、鲁875067和923-9等,可用于宁夏引黄灌区冬麦品质改良。
关键词: 冬小麦 宁夏引黄灌区 品质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1BL/1RS易位


刈割对紫花苜蓿病虫害的影响
《中国植保导刊 》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在宁南地区对紫花苜蓿不同刈割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提前和及时刈割对病虫害有很好的防效,尤其对蓟马和褐斑病效果较好。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宁南山区紫花苜蓿的最佳刈割期,二茬苜蓿的最佳刈割期在7月底至8月上旬。


新型种业体系下中国种企的发展之路
《中国种业 》 2005 北大核心
摘要:《种子法》颁布实施后,我国种业市场面临着从传统的种子购销渠道向开放的市场渠道转化,其间国营种子公司与民营、合资种子公司共同竞争的市场机制已经形成。分析这种新型种业市场体系种业发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有助于我国大部分国营、民营种子公司强化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以期掌握竞争的主动权。


银新杨中与DRE元件结合的转录因子的克隆及鉴定分析
《生物工程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DREB类转录因子特异地与DRE元件结合,在植物感受非生物逆境(干旱、高盐和低温)胁迫时,激活一系列逆境应答基因的表达。我们选用银新杨(Populusalba×P.albavar.pyramidalis)为材料,通过PCR和同源EST搜索的方法克隆得到了一个类DREB的基因,命名为PaDREB2。酵母单杂交实验表明,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能特异地与DRE元件结合并激活下游报告基因的表达。用RTPCR的方法研究了PaDREB2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PaDREB2受低温、干旱和高盐的胁迫诱导。
关键词: DREB转录因子 脱水应答元件(DRE) PaDREB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