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仔猪出血性综合症的防治
《江苏农业科学 》 1989
摘要:在国内外一些繁殖猪场断乳2周以后的仔猪群中,出现一种出血性综合症,影响猪群的繁育,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但尚未引起养猪工作者的重视。这可能是由于对本病的症状、诊断等方面认识不够,也没有进行确切的诊断。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曾见到阉割以后流血不止,虽用多种止血方法,仍不能达到止血目的的病例,有的因此而死亡。在剖检尸体时发现,尸体外表苍白,胸、腹腔有大量血液,血液不易凝固。我们认为这些病例是因缺乏维生素K引起的出血性综合症。现将本病的病因、症状及防治方法等介绍于后,供作参考。


猪肺炎霉形体168弱毒菌株免疫猪同圈感染试验初报
《畜牧与兽医 》 1989
摘要:我所接受的猪肺炎霉形体安宁系,经回复猪,从168号猪分离出的菌株,经克隆化菌落三次,在改进的Switzer's液体培养基(KM_2)中,连续传代,由强毒株渐变为弱毒株。在传至340代以后,经用杂交猪做免疫试验和试用于野外一万多头剂,说明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力。用此弱毒株免疫的杂交猪是否带菌和排菌而感染健康猪?应加以检查。故在免疫猪圈中,放入健康猪同时饲养,检试有无感染,现将初步结果报告于后。


秸秆还田培肥试验初报
《江苏农业科学 》 1989
摘要:秸秆直接还田是目前解决农田有机肥投入不足的措施之一。为探明秸秆直接还田的培肥效果与施用季节等,我们进行了三年定位试验。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试验方法 试验分两处同时进行,A处设在无锡县农科所内,黄泥土,肥力中上等,微区面积0.0003亩,重复4次,随机排列;B处设在太湖地区农科所一块已三年不施肥的人造低肥黄泥土上,微区面积0.0001亩,重复6次,随机排列。试验设4个处理:1.稻季全量麦


徐州地区大豆害虫种类及其危害情况的调查
《江苏农业科学 》 1989
摘要:大豆害虫种类繁多,危害严重。过去,我省对大豆害虫区系的种类组成及各自的危害情况等没有较详细调查过,这对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等工作增加了许多不便。为此,我们在徐州铜山县设点,通过网捕、灯诱等手段,对大豆害虫进行了初步调查。


无土栽培营养液的组配与计算方法
《江苏农业科学 》 1989
摘要:无土栽培作物所需养分的供应,不是靠施肥,而是使用营养液,即根据不同作物对养分的需求特点,利用无机盐类肥料,人工配制成含所有必需元素的营养液进行栽培,因此,营养液的配制与使用,是无土栽培的关键技术。它不仅直接影响到作物的生育状况和产量,而且关系到能否经济用肥、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苹果银叶病的发生及防治
《江苏农业科学 》 1989
摘要:苹果银叶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50年代后期在我国黑龙江、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甘肃等地均有发生。银叶病不仅危害苹果树,还危害桃、杏、李、樱桃、枣、梨等果树。目前,银叶病已成为江苏、河南、安徽等省黄河故道地区苹果树的重要病害。


国际水稻研究所的杂草科学研究
《植物保护 》 1989
摘要:1988年8—10月,笔者受中国农科院派遣,参加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的杂草科学训练班,有机会了解IRRI的杂草科学研究概况。 IRRI的杂草科学研究机构名称为杂草科学课题组(Weed Science Section)、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对杂草的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提出一系列见效快,经济效益高,易为东南亚地区水稻种植国的农


新品系8165对小麦梭条花叶病的抗性及防病增产效果
《江苏农业科学 》 1989
摘要: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是控制小麦梭条花叶病流行危害的主要措施。1985~1989年,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在研究该病病原、发生规律和防治途径的同时,在各个发病区组织广泛田间调查,通过池栽毒土接种、汁液接种和其它有关方法的鉴定,并经7个病区试点的抗病品种(系)比较试验,筛选出一批高抗小麦梭条花叶病的品种(系)。这些品种(系)产量较高,防病增产效果显著,其中尤以8165品系表现突出。8165品系是仪征市种子公司和农科所从品系5-2中系统选育出的。自1985年始该品系参加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组织的小麦梭条花叶病的抗性鉴定和1986~1989年的抗病品种产量比较试验,表现出较高的抗病性和较好的丰产性。


杂交粳稻若干米质性状的配合力
《江苏农业学报 》 1989
摘要:杂交粳稻F_2种子的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除整精米率同时受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的作用外,糙米率、精米率、糙米长和长/宽比以及垩白米率主要受亲本GCA的作用。亲本GCA可决定上述性状变异的74.77—91.59%,其中恢复系GCA所决定的变异为49.57—83.58%。除垩白米率外,其余性状的GCA与亲本本身的表现有密切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