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中籼稻新品种—南京14号
《江苏农业科学 》 1989
摘要:南京14号(原品系名称为南京3714)是1989年春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中籼稻新品种。该品种是从1982年国际水稻研究所提供的国际水稻观察圃内的一个品种si-pi 681032中系统选育而成的。经过四年的试验和生产示范,该品种表现出高产、多抗、优质等特点,一般亩产在500公斤左右,生长清秀,后期熟相好。1985~1988年,已在江苏、安徽等省试种了27万亩左右。 产量表现 1984年参加省中籼稻新品系联合鉴定试验,10个试点,平均亩产522.7公斤,比对照


根瘤菌新载体及其接种效果的研究
《微生物学通报 》 1989
摘要:以海藻酸盐为载体固定根瘤菌细胞,并测定根瘤菌在载体上和土壤中存活状况。在颗粒微环境中,根瘤菌菌数在24天内一直增加,在土壤中增加速度更快,接种固定化颗粒的花生和大豆,产量明显比对照高,有的达到极显著差异。这些结果表明固定化细胞技术在农业微生物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长毛兔生长期添加剂预混料配方筛选试验初报
《毛皮动物饲养 》 1989
摘要:为研制促进长毛兔生长的添加剂预混料产品,我们设计了481、482和483三个不同型号的试验配方,结果兔均增重比对照组分别高46.14%、63.45%和48.46%,差异均显著(P<0.05).三个试验组兔的料肉比依次为6.04:1、5.26:1和7:1,饲料报酬较对照组也分别提高;三组的产毛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3.88%(P>0.05)、33.32%(P<0.01)和42.53%(P<0.01).三组兔的综合效益比对照组的3.05元分别提高0.96、1.06和1.07倍.尤以482型试验配方的效果最好.


关于Anaplasma译名的建议及其在分类学的位置
《中国兽医杂志 》 1989
摘要:近来在一些书刊及研究报告中,把“Anaplasma”译为“边虫”、“无浆体”、或“微浆体”等,这些译名是否恰当?实有商榷的必要。根据Bergey's细菌学鉴定手册第8版(1974)及Bergey's系统细菌学手册(1984),已将Anaplasma归属于立克次


施肥对苏薯2号的物质生产及其品质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1989
摘要:甘薯的物质生产及其品质除了主要受基因型的影响外,同时还受到多种栽培环境的影响,其中肥料的种类以及施肥量的影响较大。为了探索施肥与甘薯高淀粉品种苏薯2号的物质生产及品质的关系,1987年我们进行了不同种类的肥料及其施用量对苏薯2号物质生产及其品质影响的试验,以提出苏薯2号高产优质的施肥技术,为良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材料和方法 试验于1987年在南京本院甘薯试验地上


我国作物生理学四十年研究进展
《作物杂志 》 1989
摘要:作物生理是植物生理学的一个分支,它是一门研究与作物产量形成有关的生理过程及其与外界环境之间关系的应用基础学科,为品种改良和栽培措施的改善提供科学依据,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 近40~50年来,国际上作物生理有了很大发展并出版一些颇有影响的专著。英文本至少有4册,俄文本数册,日文本7册以上。1974年英国创刊了


几个粳稻品种抗白背飞虱的研究
《昆虫学报 》 1989 CSCD
摘要:本研究用苗期群体鉴定法对若干水稻品种进行了抗白背飞虱 (Sogatella furcifera) 比较测定,并探讨籼、粳稻品种抗性差异和粳稻抗性性质。结果指出:在供试“80079”,“中国91”、“盐粳2号”等粳稻品种上,白背飞虱生物学表现明显不同。粳稻抗性可分两类:(1)“80079”对白背飞虱取食、生存、发育没有抗生作用,对种群为害还表现有耐虫性;(2)“中国91”、“盐粳2号”对白背飞虱取食、生存、发育没有抗生作用,但却有一定的拒产卵机制,对种群为害还兼有耐虫性,从而能有效地抑制白背飞虱种群的建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