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枇杷种质资源幼龄树丰产性鉴定及模糊综合评判
《热带作物学报 》 2010 CSCD
摘要:在统一种植管理条件下,对228份枇杷种质资源进行丰产性鉴定,研究了中心枝数、中心枝抽穗数、侧枝数等20个生物学性状与单株产量的关系,运用模糊聚类法对丰产性进行综合评判。结果表明,228份枇杷种质资源的单株产量0.4~29.1 kg,变异系数58.8%,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中心枝数、侧枝数、枝梢总数、中心枝抽穗数、枝梢抽穗数、侧枝抽穗数、株高、冠径、干周、叶幂层厚、中心枝抽穗率、单果重、穗坐果数等13个性状与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回归显著;利用丰产性度量值(D值)进行模糊聚类,将228份枇杷种质资源丰产性分为5级,并鉴定筛选出产量高(单株产量>16.0 kg)、丰产性好(D值>0.580)的枇杷种质资源10份。


深层发酵培养的虎奶菇多糖对3种小球藻的凝集作用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深层发酵培养的虎奶菇(Pleurotus tuber-regium)菌丝体和发酵液为材料,提取胞内和胞外多糖,研究对藻类细胞的凝集作用.结果表明:胞内多糖使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和捷克小球藻(Chlorella luteorividis)产生凝集的最小凝集质量浓度分别是23.3,186.4μg/mL,而胞外多糖使上述2种小球藻产生凝集的最小凝集质量浓度分别是3.3,211.3μg/mL,对海洋小球藻(Chlorella sp.)无凝集反应.


长汀县紫云英高产栽培与培肥利用技术示范研究
《湖南农业科学 》 2010 CSCD
摘要:紫云英属于豆科黄耆属(Astragalus sinicus),是一种优良冬绿肥和优质青饲料,种植紫云英有省工、投资少、适应性广、产量高、肥效好、饲料品质优等优点,此外种植紫云英对促进土壤氮素循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活化土壤养分、节约能源、培肥地力、降低成本、改善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作用。紫云英高产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紫云英的鲜草量与种植地块本身的土壤肥力密切相关,鲜草量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而变化,示范试验地紫云英平均鲜草产量为27 240 kg/hm2。该示范研究为从事紫云英研究与应用推广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不同pH值条件下金福菇菌丝体形态的电镜观察
《电子显微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不同pH值相同培养基对金福菇菌丝体大小、锁状个数和表面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为8处理的金福菇菌丝宽比pH值为6、7处理的金福菇菌丝宽了17.24%和22.30%,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而金福菇菌丝锁状个数也比pH值为6和7处理的金福菇锁状个数多了75.19%和133.00%,差异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P<0.05和P<0.01)。电镜观察显示,不同pH值条件下金福菇菌丝体形态发生明显改变,甚至形态严重改变;有的菌丝体扁和纹饰模糊,表面粘着单核体或堆积花菜状。有的锁状大小均匀,有的干瘪或无纹饰。


7株猪圆环病毒2型福建分离株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已发表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基因序列,分段设计2对PCV2特异性引物,用PCR方法扩增近年从福建省部分发病猪场分离鉴定的7株PCV2的全基因序列并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7株PCV2基因组全长1767 bp,与GenBank上发表的17株PCV2参考毒株的同源性为94.7%-99.5%;7株PCV2分离株之间的全基因同源性高达98.4%-99.5%;7株PCV2 ORF2编码蛋白均具有很强的亲水性和抗原性,其核苷酸及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高达98.9%-99.7%和97.9%-99.6%,与参考毒株的同源性分别为91.1%-99.7%和85%-100%,存在一定的差异.可见,7株PCV2在基因水平上差异不显著,在地域分布上也没有明显差异.


大黄鱼β_2-微球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重组表达
《台湾海峡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是一类高度多态的基因群,它广泛分布于各种脊椎动物体内,在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中起关键作用.MHC根据结构分为I型和II型两种.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是MHCI型分子的轻链.本文根据大黄鱼β2m的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s,EST)序列设计合成了特异性引物,利用RT-PCR技术从大黄鱼脾脏组织中克隆了β2m基因(Pscr-β2m);构建了含β2m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GEX4T-2-β2m),在0.1mmol/dm3IPTG诱导下重组β2m得到了表达;采用Sepharose 4B亲合层析纯化目的蛋白并制备了抗体;Western-blotting分析证实了该抗体具有与天然大黄鱼脾脏组织中β2m蛋白反应的特性.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鱼类β2m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制备MHCI类分子四聚体奠定基础.
关键词: 大黄鱼 β2-微球蛋白 克隆 重组表达 Western-blotting


水稻白转绿突变体的特性、遗传及其育种应用
《核农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通过辐射诱变获得的具有白化转绿特性的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突变体的遗传及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些突变体可分为3种类型:白化转绿类型(W2、W3、W4和W10),白化转黄绿类型(W9)和白化转绿后期转白复绿类型(W1和W7)。这些突变体的白转绿特性都是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具有与原不育系"培矮64S"相似的农艺性状和育性转换特性,它们的杂种具有与原杂交稻相似的株叶形态、分蘖和株高生长动态,但是它们的产量构成因素依不同的突变系而表现不同,其中W1、W2和W3的杂种有与原杂交稻相似的产量潜力,具有较好的育种应用价值。


高致病性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间接免疫荧光鉴别方法的建立
《中国兽医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2株针对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GP5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cAb-A61,McAb-C65)建立了对PRRSV美洲株、欧洲株和高致病性毒株进行鉴别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方法,并与商品化的PRRSV RT-PCR鉴别试剂盒进行比较。结果显示,McAb-C65与PRRSV美洲株和高致病性PRRSV毒株均呈阳性反应;McAb-A61与PRRSV美洲株呈阳性反应,但不与高致病性PRRSV毒株发生反应;2株单抗都不与欧洲株反应;IFA与RT-PCR的符合率为100%。表明,建立的PRRS间接免疫荧光鉴别诊断方法可为临床高致病性PRRS的确诊提供可靠的验证手段。
关键词: 高致病性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单克隆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鉴别诊断


施氮对杂交狼尾草产量及硝酸盐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09 CSCD
摘要: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供氮水平对杂交狼尾草产量、硝酸盐含量及烘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杂交狼尾草(Pennisetum americanum × P.purpureum)的产量也明显提高,但相同的施氮水平对不同品种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单茬最高产量出现在8月份,在N3(300kg/hm2)水平时,闽牧6号杂交狼尾草(S16)的总产量(15.34kg/m2)虽然比推广品种杂交狼尾草(S1)总产量(14.84kg/m2)高,但差异不显著;硝酸盐含量,也随着氮素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试验期内,8月份的硝酸盐含量最低,闽牧6号的硝酸盐含量在相同的施氮水平下均较高,说明硝酸盐更易于在闽牧6号体内积累,但在0~300kg/hm2氮肥水平下,硝酸盐含量均处在牲畜的安全食用标准内;烘干率不受施氮水平的影响,只与生长量有关,生长量大,则烘干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