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鸭疫里氏杆菌敏感烈性噬菌体RAP44的生物学特性
《中国兽医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鸭疫里氏杆菌烈性噬菌体RAP44的临床应用潜力,按常规方法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该噬菌体在pH5~pH9的环境中稳定;55℃以下作用30min仍可保持较高裂解活性;加入15mmol/L的Mg2+或20mmol/L的Ca2+后噬菌体RAP44的出斑率分别提高61.9%和53.8%;最佳感染复数为1/40;潜伏期为10min,裂解期为40min,裂解量为83;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有2种主要的衣壳蛋白,分子质量分别为40ku和17ku;其基因组约为40kb。表明,噬菌体RAP44潜伏期短,裂解量大,可作为生物防治鸭疫里氏杆菌的候选噬菌体株。


香蕉凝集素BanLec基因转化毕赤酵母及转化子的鉴定
《生物技术通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pMD-BanLec质粒为模板扩增BanLec基因片段,该片段经EcoR I/XbaI双酶切后定向克隆到同样经EcoRI/XbaI双酶切的pPICZα表达载体上。将连接产物转化感受态DH5α,用低盐Zeocin抗性LB固体培养基筛选阳性克隆菌落。将重组质粒电转化毕赤酵母菌GS115后,通过PCR鉴定目的基因整合入酵母菌的基因组中,将有助于进一步研究BanLec蛋白的表达,为探讨香蕉凝集素的活性及生化功能等奠定基础。


推荐施肥中校验曲线模型选模方法研究
《土壤通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83个早稻氮磷钾肥效试验在土壤碱解氮、Olsen-P和速效钾试验点各剔除10.8%、6.0%和4.8%基础上,可分别建立土测值与稻谷相对产量的校验曲线。结果表明,用不同的数学模型拟合同一组试验资料,所得的土壤碱解氮或Olsen-P或速效钾在同一肥力等级的临界指标最大差异可达1.71倍。因此,综合考虑不同模型的数学特征、作物氮磷钾营养特点、土壤氮磷钾养分状况和农业环保需求等因素,土壤碱解氮最佳校验曲线模型是对数模型,Olsen-P则为指数模型,而土壤速效钾则为幂指数模型。结果表明,福建早稻土壤碱解氮含量"高""、中"和"低"的指标分别是大于212mgkg-1、121~85mgkg-1和小于85mgkg-1;Olsen-P含量的指标分别是大于21mgkg-1、21~8mgkg-1和小于8mgkg-1;速效钾则分别为111mgkg-1、111~29mgkg-1和小于29mgkg-1。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P03株S3基因序列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GenBank禽呼肠孤病毒(ARV)和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S3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特异性扩增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P03株的S3基因,并对其序列进行分析。结果克隆获得NP03株S3cDNA包含完整的阅读框架,同源性分析NP03分离株S3基因核苷酸序列与ARV、火鸡呼肠孤病毒(TRV)和MDRV的同源性分别为60%~60.2%、61.9%和58.2%~62.7%,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68.2%~69%、68.2%和63%~70.4%。表明NP03株的S3基因具有不同于ARV和MDRV的特征,分离毒NP03是一株新型鸭呼肠孤病毒。


大杯香菇辐射选育新株系数量性状的因子分析
《激光生物学报 》 2010 CSCD
摘要:对20个大怀香菇出种和辐射选育新株系的数量性状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20个大杯香菇品种和辐射选育新株系的18个数量性状,可提取为7个公因子,其累积方差贡献率达91.85%,代表了所有性状绝大部分相关信息。按照主因子所包含的性状及其所反映的生物学、营养学和酶学含义,可把7个主因子命名并按方差贡献大小顺序排列为:促长因子1、CAT活性因子2、营养质量因子3、MDA因子7、化学评分因子4、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因子5、粗壮因子6。从主因子出发进行大杯香菇辐射育种,可以加大目标性状的针对性的选择效率,比较容易获得综合数量性状优良的新品种。


猪圆环病毒Ⅱ型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应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制备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Cap蛋白单克隆抗体,并对其进行鉴定和应用。【方法】以超离纯化的猪圆环病毒Ⅱ型作为免疫原,按常规方法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经间接ELISA筛选获得了2株分泌PCV2-Cap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分别命名为8-60和10-48,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并将其作为一抗,建立了间接免疫荧光诊断方法。【结果】8-60和10-48的染色体数平均为98~105对,间接ELISA检测其细胞培养上清液效价分别为1∶16和1∶32,小鼠腹水效价分别为1∶3×212和1∶3×213,抗体的免疫球蛋白亚型均为IgM。间接免疫荧光结果显示,8-60和10-48能与PCV2发生反应;利用这种特性,建立了能诊断PCV2病原的间接免疫荧光诊断方法,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其诊断结果与PCR方法诊断结果基本一致,阳性和阴性的符合率分别为93.75%和100%。【结论】以制备的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Cap蛋白单克隆抗体为一抗,建立了间接免疫荧光诊断方法。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Ⅱ型 单克隆抗体 Cap蛋白 ELISA方法 间接免疫荧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