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846条记录
红壤稻田不同生育期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硝化势的变化

土壤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福建省红壤稻田土壤为对象,通过提取土壤总DNA,利用特异引物进行PCR(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和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并结合DNA克隆测序,研究了水稻生长过程中稻田土壤氨氧化细菌和氨氧化古菌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稻田土壤具有丰富的氨氧化细菌和氨氧化古菌资源。水稻生长过程中土壤氨氧化细菌群落组成较为稳定,只表现出水稻生长前期(苗期、分蘖期)和中后期(孕穗期、成熟期)间存在一定差异。而土壤氨氧化古菌群落组成变化较大,在水稻生长的苗期、分蘖期、孕穗期和成熟期4个时期间均存在一定差异。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土壤氨氧化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无显著性变化,但氨氧化古菌群落多样性指数随水稻生长明显提高,孕穗期后才达到平稳。水稻生长前期土壤硝化势也具有显著上升趋势,孕穗期时达到最高,而后有所下降。土壤硝化势与氨氧化古菌群落多样性指数具有显著正相关性,与氨氧化细菌没有相关性。研究表明,氨氧化古菌对红壤稻田土壤硝化作用的影响程度较大,证实了氨氧化微生物尤其是氨氧化古菌在稻田土壤微生物组成及其生态系统功能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 红壤稻田 氨氧化细菌 氨氧化古菌 PCR-DGGE 硝化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素对羽叶决明缩合单宁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草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缩合单宁对牧草品质的影响极大,适量的缩合单宁含量对于提高牧草的利用率和营养品质非常重要。研究以豆科牧草羽叶决明Cassia nictitoms为材料,分析了氮素梯度处理后茎和叶中缩合单宁的含量及其生物合成酶二氢黄酮醇还原酶(DFR)活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羽叶决明叶片的缩合单宁含量高于茎,随氮素的增加,叶片中缩合单宁含量从14.78%下降到1.14%;茎中从4.62%开始降低,达到0.98%后趋于稳定;DFR活性表现出与缩合单宁相似的变化规律,二者在叶和茎中都呈显著(P<0.01)的二次曲线关系。植株粗蛋白含量测定发现,随氮素的增加粗蛋白含量无显著增加(P>0.05)。因此,适当增加氮素的使用量可以达到减少缩合单宁含量,从而提高羽叶决明的利用率和营养品质。

关键词: 缩合单宁 羽叶决明 氮素 DF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检测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方法的建立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禽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C48-1为研究对象,利用LAMP方法对Pm进行快速检测.结果表明:LAMP方法在恒温65℃下,1 h内就可以检测到Pm;LAMP方法最低可检测100 pg.μL-1Pm基因组DNA.该方法不需要精密的温度循环装置,有恒温加热设备就可以满足检测条件,适合基层临床应用.

关键词: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 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枇杷枝剪口密度对新梢生长及开花结果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10 CSCD

摘要:研究枇杷枝剪口密度(分别剪1、2、3、4、5、6、7个枝/m2,7个处理)对新梢生长及开花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剪口密度(剪1个枝/㎡除外)对枇杷新梢生长均有促进作用;每个剪口抽生的枝梢数均比对照多;新梢的长度和叶片数各处理(剪1个枝/㎡除外)均有增长和数量增多,与对照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剪4~5个枝/㎡抽穗率相对较高,开花较早,谢花所占的比例较低,而花穗质量也较理想,单果重、株产均有较大提高。表明剪4~5个枝/㎡效果最好。

关键词: 枇杷枝 剪口密度 新梢生长 开花 结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水稻微核心种质的耐储藏特性初步研究

中国粮油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人工老化方法对193份中国水稻微核心种质进行了耐储藏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水稻微核心种质的耐储藏特性差异很大,绝大多数种质不耐储藏,但仍有少数种质的耐储藏特性较好,其中籼稻的耐储藏特性一般好于粳稻,同时籼稻和粳稻中都存在较好的耐储藏种质。在地域分布上,不同来源的中国水稻微核心种质的耐储藏特性差异很大,其中来源于湖南、湖北、四川、安徽、广东、江西、江苏等省份的种质较耐储藏。因此,可以从大量的种质资源中筛选出耐储藏特性较好的种质用于耐储藏水稻新品种选育。

关键词: 水稻 耐储藏 微核心种质 人工老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山橘、金豆野生资源调查与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查阅资料文献,走访专家、老农,实地考察记载等,对福建山橘、金豆地理分布、种群数量、形态特征、特异类型、生态环境、开发利用、濒危状况、威胁因素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除晋江、石狮外,其他接受调查的51个县(市、区)均发现山橘、金豆资源,水平分布于北纬23°46′~27°10′之间,垂直分布介于海拔13~875m之间,预计山橘资源每667m21株以上的现存面积约24.3万hm2、567.0万株、产量512t,金豆资源每667m21株以上的现存面积约10.5万hm2、213.0万株、产量204t。但受砍、烧、挖等影响,分布面积、株数、产量锐减,处于渐危状况,应加强保护与利用。

关键词: 山橘 金豆 资源 调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枇杷属植物4个种的花序性状多样性研究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相同的种植和管理条件下,对普通枇杷、栎叶枇杷、大瑶山枇杷和南亚枇杷等4个种210份种质资源的8个花序性状多样性进行鉴定,旨在为进一步的分类鉴定、利用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枇杷属种质资源的花序支轴姿态、花序支轴密度、花序支轴数、花序形状、花序长度、花序宽度、花瓣颜色、花冠直径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1.352~2.951,存在丰富的多样性。(2)不同来源地的种质资源花序性状多样性水平差异较大,多样性指数最高的为云南(2.108),其次是贵州(1.962)、四川(1.953)、福建(1.900),美国的最低(1.137)。(3)云南、贵州的枇杷种质资源花序长度、宽度显著或极显著地大于其他地区;野生资源的花序长度、花序宽度和花冠直径均极显著地大于地方品种、选育品种。

关键词: 枇杷属 种质资源 花序 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莓ξ-胡萝卜素脱氢酶基因ZDS的克隆及特征分析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RT-PCR和RACE技术从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esne)果实中克隆到ξ-胡萝卜素脱氧酶基因ZDS,命名为FaZDS,其cDNA全长2148 bp,具有1个1710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编码569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FaZDS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植物的ZDS蛋白有很高的相似性.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草莓与苹果的ZDS蛋白亲缘关系较近.原核表达结果表明FaZDS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能高效表达.用半定量RT-PCR技术进行组织表达模式分析表明,FaZDS基因在草每的花、叶片和果实中均有表达,表达量为花>红果>粉红果>白果>青果>叶.

关键词: 草莓 ξ-胡萝卜素脱氢酶 FaZDS基因 基因克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杯香菇辐射选育新株系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10 CSCD

摘要:以20个大杯香菇品种和辐射选育新株系为材料,对22个品质性状其进行了相关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遗传变异系数最大的品质性状为SOD活性(47.16%),其次为胱氨酸含量(44.33%),再次为MDA含量(44.12%),第四为PPO活性(43.89%),变异系数最小为缬草氨酸含量(4.89%);子实体中的各种氨基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细胞保护酶活性和MDA含量之间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部分性状间相关性达显著至极显著。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22个性状可以缩减为7个主成分,遗传变异贡献率大小分别为37.82%、18.07%、13.14%、9.80%、6.02%、4.94%和2.67%,7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92.47%。由此可见,在品质性状选择上,首先对遗传变异大的性状进行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在品种和辐射选育新株系选择时,应注意选择甲硫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CAT活性较高的品种,这样才能比较容易获得综合品质性状优良的新品种。

关键词: 大杯香菇 氨基酸 细胞保护酶 丙二醛 遗传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防菌FJAT-346-PA的内生定殖特性及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

植物保护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内生生防菌FJAT-346-PA是一株从香蕉植株体内分离的对香蕉枯萎病病原菌具有良好抑制作用的铜绿假单胞菌。为研究该生防菌在植株体内的定殖动态,采用逐步提高诱导浓度的方法,筛选获得稳定的双抗(抗利福平和卡那霉素,浓度均为300μg/mL)菌株FJAT-346-PA-K,跟踪分析了该菌株在香蕉组培苗、盆栽苗及大田植株体内的定殖情况,并调查该菌株对香蕉生长特性的影响和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香蕉植株根部和茎部均有该菌定殖,在盆栽苗和大田苗根部的最大定殖量分别为2.15×105CFU/g和8.00×103CFU/g;该生防菌对香蕉有明显的促长作用,显著提高香蕉的株高和叶片数量;对香蕉枯萎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盆栽防效和田间防效分别为83.67%和82.00%。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 铜绿假单胞菌 定殖特性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