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846条记录
红萍湿养栽培供O_2装置研制

空间科学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红萍作为空间站受控生态生命保障系统中的生物部件,可望为航天员提供O_2和新鲜蔬菜并吸收CO_2.研究红萍湿养栽培供O_2装置,旨在建立地面非生物部件,满足模拟研究的需要.介绍了所研发装置及关键部件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通过红萍湿养板内湿养栽培介质的结构功能设计,在蓄水保水基质层内部配置具有毛细作用的渗水管路,介质始终保持整体湿润而表面无明水状态,为红萍扎根稳固、营养吸收和生长繁殖创造条件.水压试验确定了渗水管路的主要技术参数和闭合式红萍培养液输配循环系统的间歇循环周期.整机产出量试验结果表明,在层间距125 mm,整机红萍湿养面积6.3 m~2,超高亮度白色LED人工光源能耗152 W/m~2,红萍表面的光照强度6000~6500 lx,整机的红萍湿养产量、红萍放O_2量和吸收CO_2量相应大幅提高,装置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关键词: 红萍 装置 设计 湿养栽培 供O_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早稻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研究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近年来完成的135个氮、磷、钾肥效试验结果,建立福建早稻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结果表明,土壤对稻谷的平均贡献率为73.5%,施用氮、磷、钾平均增产18.1%、5.4%和8.6%,土壤贡献率和氮、磷、钾增产效果与肥力等级成正比。山区早稻高产临界指标分别为碱解氮212 mg/kg、Olsen-P26 mg/kg和速效钾116 mg/kg,沿海早稻则分别为碱解氮203 mg/kg、Olsen-P 22 mg/kg和速效钾104 mg/kg,明显低于山区稻田。早稻最高施肥量平均为N166 kg/hm2、P2O569 kg/hm2和K2O 113 kg/hm2,经济施肥量平均为N 134 kg/hm2、P2O535 kg/hm2和K2O 78kg/hm2,但不同生产区域和土壤肥力等级的氮、磷、钾推荐用量有一定差异。建立了土测值与氮、磷、钾推荐用量的回归方程式,从而达到因土施肥的目的。

关键词: 早稻 氮、磷、钾 临界指标 推荐施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厌氧对植物乳杆菌R23抗逆性及枇杷酒MLF的影响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植物乳杆菌R23在枇杷酒中的生长特性及厌氧条件、接种量对其生长及苹果酸乳酸发酵(MLF)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R23的菌体生物量在枇杷酒中总体呈下降趋势,厌氧条件能明显提高R23菌细胞在枇杷酒中的存活率和MLF降酸效果;随着接种量的增加,菌体生物量的衰减速率和降酸速率增大.枇杷酒生物降酸以接种菌量1×108cfu.mL-1为宜,25±1℃、厌氧发酵2d即可将枇杷果酒中的苹果酸完全转化为乳酸.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R23 厌氧条件 接种量 苹果酸乳酸发酵 枇杷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环芳烃芘对小白菜生长和元素吸收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土壤通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土培试验测定了不同浓度芘处理下小白菜根和茎叶的生物量、芘及其它矿质元素的含量和一些营养品质指标。结果表明:芘对小白菜根干重的影响显著,对茎叶干重和株高的影响不显著,全株干重由于根干重的下降而呈下降趋势;根中的芘含量和土壤中残留的芘含量随土壤中芘浓度增加而显著增加,茎叶芘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土壤芘降解率随芘浓度增加表现为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茎叶有机碳和根粗灰分含量随土壤芘浓度的增加而下降,茎叶粗灰分和根有机碳含量施芘处理显著高于对照,芘促进了根对土壤中N、P、K和S的吸收同化,并加速其向茎叶的转移。茎叶粗蛋白含量较对照有所增加,粗纤维和可溶性糖含量则随芘浓度增加而下降,其中可溶性糖含量各个处理与对照之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

关键词: 多环芳烃 小白菜 生长 元素吸收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奶牛-沼气-牧草”循环型农业系统的能值分析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奶牛-沼气-牧草"循环型农业模式(模式Ⅰ)的结构功能和生态经济效益,应用能值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并与单一奶牛养殖模式(模式Ⅱ)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模式Ⅰ的净能值产出率(4.06)比模式Ⅱ(4.13)低;模式Ⅰ能值可持续发展指标值为10.27,模式Ⅱ为9.57,模式Ⅰ具有更高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模式Ⅰ的环境负载率(0.11)低于模式Ⅱ(0.12),并且模式Ⅱ能值废弃率为21.72%,模式Ⅰ为0,因此模式Ⅰ对环境的压力小;模式Ⅰ产出能值反馈率达到30.63%,系统自组织能力强。模式Ⅰ的净效益是模式Ⅱ的1.13倍,但产投比是模式Ⅱ的97.64%。以能值-货币价值计算的生态经济效益分析结果与实际经济效益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因此,模式Ⅰ具有环境压力小、自组织能力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的特征,但仍需进一步优化系统内部结构,提高生产效率。

关键词: 循环型农业 能值分析 可持续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莓ζ-胡萝卜素脱氢酶基因ZDS的克隆及特征分析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RT-PCR和RACE技术从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esne)果实中克隆到ζ-胡萝卜素脱氢酶基因ZDS,命名为FaZDS,其cDNA全长2148 bp,具有1个1710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编码569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FaZDS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植物的ZDS蛋白有很高的相似性。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草莓与苹果的ZDS蛋白亲缘关系较近。原核表达结果表明FaZDS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能高效表达。用半定量RT-PCR技术进行组织表达模式分析表明,FaZDS基因在草莓的花、叶片和果实中均有表达,表达量为花>红果>粉红果>白果>青果>叶。

关键词: 草莓 ζ-胡萝卜素脱氢酶 FaZDS基因 基因克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TB2液体发酵条件的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10 CSCD

摘要: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具有广谱拮抗作用的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TB2菌株的摇瓶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组份为:玉米淀粉1.0%、豆粉1.0%、(NH4)2SO40.5%、MgSO4·7H2O0.1%、FeSO4·7H2O0.03%、K2HPO4·3H2O0.02%、KH2PO40.01%;培养条件为:初始pH值为7.5,温度35℃,接种量3%,装液量50mL/250mL三角瓶,摇床转速200r/min,发酵周期22~26h。优化条件下发酵水平活菌数达到8.52×1010cfu/mL。

关键词: 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TB2 发酵 单因素试验 正交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个菜用枸杞品种的生长特性及营养品质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10 CSCD

摘要:同一栽培条件下,对上引枸杞、漳农引枸杞、甘枸杞1号、甘枸杞2号4个菜用枸杞品种的扦插成活率、生长特性、产量及营养成分进行观察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上引枸杞扦插成活率最高。产量方面,上引枸杞>甘枸杞1号>甘枸杞2号>漳农引枸杞,其中上引枸杞比其它3个品种高出28.00%~162.48%。营养成分方面,上引枸杞钙含量最高,为112.18 mg/100 g;铁含量以甘枸杞2号最高,为20.69 mg/100 g,比其它3个品种高出141.99%~291.86%;维生素C、锌含量以甘枸杞2号最高,其中锌含量达11 mg/kg,比其它3个品种高出57.14%~83.33%;蛋白质含量漳农引枸杞最高,为7.88 mg/100 g;4种菜用枸杞氨基酸总量皆处于较高水平。

关键词: 菜用枸杞 生长特性 产量 营养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海拔茶树根系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不同海拔铁观音茶园采集了根系区域土壤,利用磷脂脂肪酸(PLFAs)生物标记法研究了不同海拔茶园根系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不同海拔茶树根系土壤共检测22个PLFAs,不同的PLFAs在不同海拔茶树根系土壤分布差异明显,可分为完全分布和不完全分布两种类型。高海拔(834m)茶树根系土壤分布的PLFAs种类和数量都最多,分布最高的前3个生物标记为16:0(指示细菌)、18:3ω6c(6,9,12)(指示真菌)、18:00(指示嗜热解氢杆菌)。对不同海拔茶树根系土壤特征微生物PLFAs分析表明,代表细菌的16:0、代表真菌的18:3ω6c(6,9,12)和代表放线菌的10Me16:0相对生物量在不同海拔茶树根系土壤中分布量不同,细菌分布量最大,其次是放线菌,真菌分布量最小。微生物群落PLFAs标记聚类结果显示,当欧氏距离为11.51时,可将不同海拔茶园根系土壤的PLFAs生物标记分成3个大的类群,类群I的PLFAs生物标记为完全分布且分布量中等,类群Ⅱ的PLFAs生物标记为完全分布且分布量较高,类群Ⅲ的PLFAs生物标记为不完全分布且分布量较低。分析多样性指数表明,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均是海拔834m处最大,海拔717m处最低。

关键词: 海拔 根系土壤 磷脂脂肪酸(PLFAs)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茶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控释肥对土壤氮素反硝化损失和N_2O排放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研究了3种控释肥对土壤氮素硝化反硝化损失和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肥具有明显控制氮素释放的作用。在培养的前23d,控释肥处理的土壤NH4+-N含量低于尿素处理,而后则高于尿素处理。各肥料处理土壤NO3--N含量均随培养时间逐渐增加,但不同肥料处理间差异不显著。28d培养期间,施入控释肥的土壤反硝化氮损失量为30.33~30.91mg N·kg-1土,比施加尿素处理土壤低13.83~14.41mgN·kg-1土,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控释肥降低氮肥的反硝化损失达3.45~3.60个百分点。控释肥处理土壤N2O累积释放量约为15.71~20.45mgN·kg-1土,比尿素处理高0.86~5.60mgN·kg-1土,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

关键词: 控释肥 尿素 硝化反硝化 N2O排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