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畜禽粪便堆肥产臭与生物除臭的研究进展
《家畜生态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随着国内规模化、设施化农业的发展,畜禽养殖产生大量废弃物,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臭气是畜禽粪便集中处理所面临的挑战之一。堆肥过程产生臭气的主要成分包括氨气、硫化氢及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堆肥生境中多样的微生物菌群在臭气产生和脱臭时均扮演重要角色,某些微生物菌群可通过分解有机质产生臭气,某些微生物可利用臭气组分完成自身代谢,此外,在堆温变化时微生物群落不断演替。文章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对堆肥中臭气成分、堆肥生境微生物演替与脱臭功能微生物、生物法对臭气脱除进行综述,为解决畜禽粪便集中处理中的臭气问题,促进畜禽养殖业绿色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异质性下农业技术培训对农户农药使用量的影响──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的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8 CSCD
摘要:近年来中国农药使用量不断攀高,单位面积农药使用量远高于发达国家,农药的不当使用不仅会破坏农业生态环境,也会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了引导农户合理使用农药,控制农药用量,基于山东省蔬菜主产区2015年345份菜农调查数据,在考虑样本异质性的基础上,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测算农业技术培训对农户农药使用量的净效应。结果表明:技术培训能够有效地引导农户合理施药,对农户农药支出减少的净效应为17.35%~19.7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大别山区板栗主要果实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湖北林业科技 》 2018
摘要:板栗生产过程中,果实易遭受多种病虫害的侵袭,防治难度大,近年来,板栗果实虫害发生呈上升趋势,对果实销售品质和贮藏性能带来不利影响。本文在多年开展的大别山区板栗果实虫害发生规律调查和防控技术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我省大别山区栗实象、桃蛀螟、剪枝象、雪片象等板栗果实害虫的发生和防治进行分析总结,为该区板栗果实主要害虫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冻藏温度对鲈鱼品质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低温贮藏对鲈鱼品质的影响,将鲈鱼分别放置-10、-18、-80℃低温环境下贮藏32周,以质构、菌落总数、色度、鲜度K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硫代巴比妥酸(TBA)等指标,对比分析不同低温冻藏条件下鲈鱼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0℃下贮藏的鲈鱼在第24周后,TBA值和鲜度K值已超过可食用上限,开始进入初期腐败;-18、-80℃下贮藏的鲈鱼在32周贮藏期内,各项指标变化较慢,贮藏期结束时均符合相关标准.其中,-80℃贮藏组的品质变化幅度始终低于其它两个温度,更能抑制鱼肉颜色变白、硬度和咀嚼性下降,抑制微生物繁殖及鱼肉蛋白质变性,有效地保持了鱼肉鲜度,保鲜效果最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胡枝子属植物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
《种子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胡枝子属植物具有耐瘠薄、耐干旱、抗寒等多种优良特性,应用前景广阔。通过调查资源和查阅文献发现,湖北省境内有大胡枝子组4种和胡枝子组7种。本文从种类分布、饲用价值、药用价值、生态价值和其它价值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作为乡土资源的胡枝子属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暨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2018年度工作会议在武汉召开
《湖北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3月8日下午,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暨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2018年度工作会议在省农科院召开。省农科院领导刘晓洪、焦春海、刘杰、邵华斌、余锦平、夏贤格,省财政厅处长王怡,省农业厅处长欧阳书文,院机关各处室负责人、中央在汉单位科技管理部门负责人、各市州农科院院长、各创新分中心和团队负责人、各综合试验站负责人以及相关科研业务负责人共160余人参会。会议由院党委书记刘晓洪主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椹缩小型菌核病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基因Mmk1的克隆与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根据核盘菌菌核形成相关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Smk1的氨基酸序列设计出简并引物进行RT-PCR,克隆获得长度为856 bp的桑椹缩小型菌核病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基因Mmk1的cDNA片段。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Blastx比对后,发现克隆片段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真菌的MAPK氨基酸序列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该基因的表达量随着菌株的生长而减少。Mmk1基因的分子克隆为进一步研究其在菌核形成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