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412条记录
甘肃舟蛾科昆虫种类调查

植物保护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调查基本明确了甘肃省舟蛾科昆虫的种类分布和发生危害状况,对其优势种群的发生危害特点进行了简述,并对防治策略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农业昆虫学 舟蛾科昆虫 种类调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美斑潜蝇蛹的耐寒性研究

甘肃农业科技 2005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人工霜冻模拟箱 ,对南美斑潜蝇蛹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南美斑潜蝇蛹的过冷却点温度为 - 1 2 .2 7℃ ,结冰点温度为 - 1 1 .0 1℃ ;随着蛹的发育 ,其冷却点和结冰点温度呈逐渐上升趋势 ,说明发育初期蛹的抗寒能力最强 ;秋季蛹的抗寒能力略强于夏季蛹

关键词: 南美斑潜蝇 耐寒性

用A-PAGE鉴定谷子遗传多样性

作物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啤酒大麦垄畦沟灌节水配套技术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正交设计,对啤酒大麦在“垄畦沟灌”种植条件下的次灌溉量、灌溉次数、品种、播种量4个可控因子对产量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参试4个因子对产量影响作用次序为灌溉次数、次灌溉量、播种量、品种。确定了高产最优因素位级为:次灌溉量1 200 m3/hm2,生育期灌4次水,选用分蘖成穗率高的多穗型品种(8812)或分蘖力弱的大穗型品种(中品B98-7),播种量150 kg/hm2。并以产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参试4 因子对产量影响的、可用于预报的回归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单产≥6 000 kg/hm2各不同产量段优化农艺措施组合方案,可以提供生产示范印证。

关键词: 啤酒大麦 垄畦沟灌 选优组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半夏综合栽培技术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氮、磷、钾和播种量4因素对半夏产量影响。方法:采用4因子3水平正交组合试验与单因素试验进行研究。结果与结论:对产量作用效果依次为播种量>氮>钾>磷;其合理施肥水平为施N48.0-96.0kg·hm-2,P2O590kg·hm-2K2O90.0kg·hm-2,播种量为3000.0-3750.0kg·hm-2。

关键词: 半夏 施肥 播种量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春小麦抗条锈病新品系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生理生化研究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将高梁总DNA通过花粉管通道导入小麦感病品种甘麦8号,D2代出现了2株对条锈病免疫的变异株;D5代有9个株系抗条锈性已经稳定,用混合菌和分生理小种鉴定,对条中29、30、洛13 、水14、水14中梁17—s、HY3、条中31号表现免疫,通过侵染型基因测定,表明所获得的新品系89144组织中SOD活性升高,在原受体甘麦8号接种条锈菌后SA含量也有升高,但并不伴随有CAT活性下降和SOD活性升高以及H2O2含量的升高,推测SA为CAT过氧化活性提供一个电子的过程中SA的量必须达到一定的阈值,并且与CAT的时序调节相配合,据SA结合态和游离态含量的变化动态,推测SA信号传导途径的上游应该还有一些机制在起作用,同时抗条锈新品系89144具有SA信号传导途径。

关键词: 春小麦 抗条锈新品系 生理生化机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穗偃麦草DNA导入引起的冬小麦后代性状变异及其遗传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外源DNA导入小麦后引起的性状变异及其遗传规律,应用花粉管通道外源DNA导入技术将长穗偃麦草总DNA导入冬小麦陇鉴127中,调查其后代产生的变异,并进行连续选择和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从D1、D2代开始各性状均产生明显的变异,D3代基本趋于稳定。对陇鉴127的4个变异系的方差齐性检验显示主要性状有明显的变化:株高、旗叶面积、单穗粒数变异程度较大;穗长、千粒重性状比较稳定,不易发生变异;分蘖数具有不一致性和不稳定性,易受环境影响发生变异。抗病性鉴定表明,变异后代有个别表现对条锈病免疫或高抗,部分材料兼抗白粉病。说明个别变异材料中已引入了供体抗锈基因,外源基因已进入冬小麦中并得到表达。研究还表明外源DNA导入冬小麦后引起变异的种类多、范围广、幅度大,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但不是完全随机的,而是具有重复性和一定的趋向性。

关键词: 冬小麦 长穗偃麦草 花粉管通道 外源DNA导入 性状变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保护地水果型黄瓜绿秀1号的选育

中国蔬菜 2005 北大核心

摘要:绿秀1号是由雌性自交系81212与CW109配制而成的水果型黄瓜一代杂种,植株长势中,早熟。瓜条短圆筒形,皮绿色有光泽,果面光滑,无花纹;瓜长13.5cm,平均单瓜质量82.7g,畸形瓜率小于5%。口感脆甜,肉质细。每667m2产量7500kg左右,中抗霜霉病、白粉病。适宜日光温室和春大棚栽培。

关键词: 黄瓜 绿秀1号 一代杂种 水果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新品种佳红1号的选育

中国蔬菜 2005 北大核心

摘要:选用早熟亲本95121与95123(F1)组配的番茄三交种佳红1号,果实扁圆形,红色,平均单果质量164.4g,果皮较厚,果肉硬,耐贮运。早熟,前期产量2270.27kg·(667m2)-1,总产量6423.86kg·(667m2)-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15%,可溶性糖2.74%,VC119.6mg·kg-1,有机酸0.43%。抗叶霉病、病毒病,耐早疫病,适宜北方保护地栽培。

关键词: 番茄 佳红1号 三交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杏下胚轴再生植株的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影响山杏下胚轴再生的有关因素,首次获得了山杏下胚轴再生植株。结果表明,经15d的暗培养,山杏下胚轴切段在附加TDZ2mg/L+NAA0.5mg/L的改良MS培养基(1/2NH4NO3)上,愈伤组织诱导率(100%)和再生频率(37.5%)均最高,细胞分裂素用TDZ效果优于6-BA,再生获得的不定芽在改良MS+IBA0.2mg/L培养基上生根率为75.8%。

关键词: 山杏 下胚轴 再生植株 组织培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