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527条记录
河西走廊两粮一肥种植模式的研究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小麦/玉米间作套种绿肥两粮一肥种植模式的研究表明,以小麦/玉米150 cm带幅、玉米1行麦带套种绿肥饲草的种植模式较优,平均粮食产量可达13377.0~14731.5 kg/hm2;收获绿肥鲜草13668.0~16668.0 kg/hm2,增加产值2996.0元/hm2,增加效益21.10%;且培肥地力效果明显,是河西走廊"吨粮田"培肥土壤的一种有效措施。

关键词: 吨粮田 粮肥间套作 种植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兰州百合脱毒技术研究

河南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以兰州百合为试材,通过茎尖、鳞片、种子、花丝等外植体培养,花丝培养结合热处理,对百合进行脱毒研究,结果表明,花丝较理想的诱导培养基为MS+6-BA 1.0 mg/L+IBA 0.5 mg/L。花丝诱导出不定芽后,(37±2)℃热处理28 d,切取(0.9±0.1)mm茎尖培养,黄瓜花叶病毒(CMV)、百合无症状病毒(LSV)的一次性脱毒率均达80%以上,效果较好。

关键词: 兰州百合 脱毒 组培 热处理 外植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脱毒兰州百合农艺性状研究

北方园艺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脱毒兰州百合试栽后农艺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脱毒兰州百合较常规不脱毒的开花后各物候期延迟3~9 d,整个生育期延长8 d左右;在各物候期,脱毒兰州百合地上、地下各器官的生长量始终较常规苗大,其中,叶片数在前期的(幼苗期及显蕾期)差异为极显著,而开花期后差异显著;但鳞茎重量的差异却与此相反,前两个时期差异不显著,而开花期后差异极显著;根重在幼苗期及开花期差异显著,而在显蕾期及谢花后差异极显著。根数始终表现为差异为极显著。脱毒兰州百合的叶绿素含量及内外在品质都有提高。不同海拔的3个试验地点,脱毒兰州百合均表现出优于常规未脱毒兰州百合的综合性状。

关键词: 脱毒兰州百合 物候期 器官 生长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弱光对辣椒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北方园艺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低温弱光条件对2个辣椒品种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亚适温弱光(100μmol.m2.s-1,23℃/10℃)条件下,辣椒叶片的叶绿素a、b含量增加,叶绿素a/b降低,随着温度的降低,光照的减弱,叶绿素a、b含量逐渐降低,叶绿素a/b有上升趋势,低温弱光处理后,辣椒叶片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

关键词: 辣椒 低温弱光 光合色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分胁迫下不同抗旱类型大豆叶片气孔特性变化研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火棉胶印膜法,研究了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不同抗旱类型大豆叶片气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水分胁迫的大豆叶片气孔密度增加,气孔开口大小和单位叶面积气孔相对面积减小。但不同抗旱类型大豆品种间表现不同,气孔密度变化幅度大小顺序依次为:弱抗品种(A3)>中抗品种(A2)>抗旱品种(A1),调节气孔开张能力大小顺序依次为:抗旱品种(A1)>中抗品种(A2)>弱抗品种(A3)。

关键词: 大豆 水分胁迫 抗旱类型 气孔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籽粒灌浆特性及品质对孕穗期弱光胁迫的响应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3个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孕穗期弱光对水稻籽粒灌浆及稻米品质的影响,并用Richards方程拟合籽粒的灌浆过程。结果表明,孕穗期弱光处理后,籽粒终极生长量(A)有所降低,起始灌浆势(R0)、最大灌浆速率(Gmax)、平均灌浆速率(G)的变化则因品种而异;糙米率、精米率显著下降,整精米率、垩白率、直链淀粉及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因品种而异;精米率、糙米率与籽粒A值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直链淀粉含量、整精米率与籽粒的R0、Gmax、G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垩白率与籽粒的G、R0、Gmax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在弱光区,可以采用育种、栽培技术、化学控制等手段来改变与稻米品质密切相关的籽粒灌浆参数值,以减轻弱光胁迫对稻米品质的危害程度。

关键词: 水稻 孕穗期 弱光 籽粒灌浆 稻米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硅对植物抗逆性作用的研究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硅对植物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主要是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就硅对植物的抗旱、抗病、抗虫、抗倒伏、抗盐、抗冻和抗重金属等方面作了主要论述。

关键词: 生长作用 抗逆性

甘肃省红粘土营养诊断与玉米平衡施肥研究

玉米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温室盆栽与田间试验研究甘肃省临夏积石山红粘土营养状况。结果表明,盆栽红粘土缺N、P、K、S、Cu、Mn和Zn,未表现缺Mo;Fe和B元素充足。减N、P、K、S、Cu、Mn和Zn处理的作物相对产量分别为53.2%、39.5%、89.4%、84.4%、82.5%、83.5%和95.2%。土壤养分亏缺顺序为P>N>Cu>Mn>S>K>Zn;N、P和Zn肥为大田该红粘土主要限制因子,其次为S、Cu和K,土壤中不缺Mo,OPT中氮量适中。与OPT相比,减N、P、Zn和Cu玉米分别减产52.0%、21.2%、22.3%和17.3%,增加N用量产量降低8.4%。推荐施肥配方为N210kg/hm2、P2O5120kg/hm2、K2O60kg/hm2、S90kg/hm2、Cu3.75kg/hm2和Zn1.5kg/hm2。

关键词: 红粘土 营养诊断 玉米 平衡施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陇中半干旱地区马铃薯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中国种业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陇中半干旱地区垄沟栽培、垄作栽培、平作栽培以及施肥量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垄沟栽培较平作栽培增产72.0%,每hm2纯收入增加1050元;垄作栽培较平作播种栽培增产36.0%;三元复合肥施用量以每hm2675kg为宜;种植密度以4.8万株/hm2为宜。

关键词: 半干旱 马铃薯 栽培技术 丰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恒温和低变温弱光对辣椒光合作用的影响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人工控制环境下,利用叶绿素荧光和光合气体交换测定技术,研究了15℃恒温、5℃恒温和15℃/5℃(昼/夜)变温对辣椒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FD为100μmol/(m~2·s),光周期12h/12h(昼/夜)下处理15d,5℃恒温和15℃/5℃变温处理使F_o显著升高,F_m,F_v/F_m显著下降,辣椒叶片PSⅡ反应中心遭到破坏,5℃恒温的破坏程度大于15℃/5℃变温的,15℃恒温未引起光合机构破坏.低温弱光处理均引起ΦPSⅡ,F_v′/F_m′和叶绿素质量分数显著下降,下降幅度随温度降低显著增大.15℃恒温处理使辣椒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光合能力显著下降,5℃恒温和15℃/5℃变温处理检测不到辣椒叶片净光合速率.5℃恒温处理使辣椒叶片细胞膜透性和MDA浓度急剧增加,15℃恒温和15℃/5℃变温处理的细胞膜透性和MDA浓度增加不显著.

关键词: 辣椒 低温 弱光 光合 荧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