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300条记录
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饲喂奶牛的效果

贵州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促进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的推广应用,2004—2005年进行了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饲喂奶牛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奶牛日粮中补喂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能极显著提高产奶量,干物质采食量(DMI)显著增加,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以及干物质含量变化不大,乳脂量显著增加,乳蛋白量极显著增加,体细胞数显著下降。在日粮中性洗涤纤维(NDF)相同的条件下用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替代青贮玉米,不会降低乳脂率和产奶量。在奶牛日粮中大量使用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可以有效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 贵草1号 多花黑麦草 奶牛 饲喂 产奶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冻害后不同药剂处理对黔芋1号各性状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自然霜冻发生后的黔芋1号叶片表面直接喷施不同药剂,以期筛选出减轻马铃薯冻害、提高其产量的药剂。结果表明,喷施甲基托布津加磷酸二氢钾对冻害后的马铃薯产量有显著提高,是一种较为适用的灾后补救措施。

关键词: 马铃薯 霜冻 黔芋1号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油菜黔油22号在黔西县的高产栽培模式

贵州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优质杂交油菜黔油22号单位产量,加速该优异成果的大面积转化,采用4因子5水平通用旋转回归组合设计,研究了黔油22号产量与栽培因素(N、P、K、密度)间的关系,建立了各因素与产量的回归数学模型,并进行了高产栽培优化方案分析,结果表明,黔油22号在黔西县产量达到200 kg/667m2以上的优化栽培方案:纯N 20.13~22.00 kg/667m2,P2O511.95~12.94 kg/667m2,K2O 16.20~19.80 kg/667m2,移栽密度为9 040~9 935株/667m2。该技术方案对黔西县大面积生产黔油22号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当地的土壤条件及栽培水平作适当调整。

关键词: 杂交油菜 栽培模式 黔油22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部分马铃薯主栽品种田间抗晚疫病性初步鉴定

贵州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9个主栽马铃薯品种的抗晚疫病性田间自然诱发初步鉴定试验结果表明,中薯3号的产量高、抗性好,是适合在当地大面积推广的最佳品种。费乌瑞它虽然较感病,但产量最高,若结合防治,也是生产上推广的理想品种。

关键词: 马铃薯 晚疫病 抗性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播期对山区甜椒夏秋反季节栽培产量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选择夏秋反季节甜椒的最佳播种期,进行了不同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在黔西北海拔1600~1700 m的山区,甜椒夏秋栽培获得较高红椒产量的播种期为3月18日至4月17日,红椒产量达3808.0~4002.6 kg/667m2,产品于8-10月上市。5月后播种甜椒不能全部转红,需采收部分青椒,上市时间9下旬至11月上旬,由于后期单价上涨,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甜椒 夏秋反季节 播期 山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播种密度对辣椒产量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播种密度对辣椒产量的影响,对辣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进行了辣椒不同播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辣椒发芽率呈增加趋势;当播种密度大于1 100粒/m2时,辣椒发芽率趋于平稳,但产量下降;当密度小于1 100粒/m2时,随着播种密度的减少,辣椒发芽率降低,产量也呈下降趋势。说明,播种密度为1 100粒/m2时,辣椒的生长发育农艺性状及产量比较理想。

关键词: 辣椒 育苗 密度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诊断仔猪水肿病

贵州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DNA快速扩增技术及基因检测的常用手段。应用PCR技术原理,研究建立了仔猪水肿病PCR检测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敏感性测定模板浓度为4.5 pg,特异性测定仔猪水肿溶血性大肠杆菌在230 bp出现特异扩增带。通过对24份疑似仔猪水肿病样本的检测,测得仔猪水肿病的阳性率为75%(18/24);用血清型鉴定试验检测,检出率为54.17%(13/24);两种试验对比检测的符合率为72.22%(13/18)。表明:仔猪水肿病PCR检测方法具有敏感性强、特异性高、检测快速等优点,为仔猪水肿病临床诊断提供了快速检测参考依据。

关键词: 聚合酶链式反应 仔猪水肿病 诊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枇杷果实锈斑病的发生原因及其控制

果树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早钟6号、长红3号和解放钟3个枇杷品种为试材,观察果实锈斑发生规律,探讨发病原因,并提出其防治的措施。3个枇杷品种锈斑病的易感性有很大的差异,早钟6号最感病,解放钟次之,长红3号锈斑果发病率最低;果皮蜡质层和细胞壁自发荧光强弱与锈斑病的感病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发病率高的早钟6号果皮蜡质层薄,果皮细胞壁自发荧光最弱,而发病率低的长红3号果皮蜡质层最厚,细胞壁自发荧光强且均匀。枇杷果实锈斑的发生主要原因是在不良外界条件下形成微创口,随着果实膨大生长,伤口撕裂,表皮下的局部细胞恢复分生能力,形成木栓形成层,木栓细胞团突破表皮而形成肉眼可见的锈斑;人工抹去表皮毛,可形成微创口,显著加剧锈斑果的发生,而套袋处理可大大降低锈斑发生率,并且越早套袋效果越好。

关键词: 枇杷 果实 锈斑病 显微结构 套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贵州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定义和发展历史作了简要陈述,分析了贵州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现状,并结合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实践,着重讨论了贵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的外部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组织现状 问题与对策 贵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省梨栽培管理专家系统的开发

贵州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加快先进栽培技术的推广,提高贵州省梨的种植水平,在收集整理贵州梨优质、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综合各方面专家知识的基础上,利用Paid4.0农业专家系统工具平台,结合多媒体技术构建了梨栽培管理专家系统,系统主要包括智能决策、知识仓库和视频点播3部分。

关键词: 专家系统 栽培 智能决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