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绿豆良种——徐引一号
《农业科技通讯 》 1986
摘要:徐引一号(原名为VC1973A)绿豆,由徐州农科所于1983年春从亚洲蔬菜研究和发展中心引进的绿豆品种中筛选出来。经过三年的试验鉴定和生产示范,证明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品质优良、商品性好和适应性广等特点,是发展绿豆生产的理想品种。1985年8月通过徐州市科委组织的技术鉴定,拟于


啤酒大麦的籽粒品质和收获适期
《江苏农业科学 》 1986
摘要:啤酒大麦的收获期是否适宜,对啤酒大麦优质高产,提高其籽粒的酿造品质、啤酒质量和经济效益,有重要影响。 据观测,啤酒大麦的籽粒干重在蜡熟末期达到最大值,并保持到完熟期。如10月20日适期播种的盐辐矮早三,约在抽穗后26天左右进入蜡熟期,再经8~10天进入完熟期。在整个蜡熟期间,千粒重的变化较小。蜡熟初期的千粒重为39.71克,其平均


种猪数据档案库和若干应用软件的研制
《畜牧兽医学报 》 1986
摘要:早在六十年代美国就应用电子计算机管理奶牛,随后不少先进国家在育种、饲养、饲料方面均有报道。日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估测猪的遗传参数与选种。澳大利亚也研制出有关家畜选择和管理种畜谱系的程序。近年模拟亦有进展。 近年来,国内对电子计算机在畜牧业中应用的研究,正在崛起。应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生统分析,估测遗传参数;进行饲料配合,选择最佳配方;以及探求畜禽结构的最佳


小麦壮苗指标及培育措施
《农业科技通讯 》 1986
摘要:一、壮苗指标及其确定依据1.壮苗指标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小麦冬前苗情壮弱的标准,应以主茎叶龄为主,并根据叶蘖同伸关系应达到的茎蘖数,合理长势长相的有关形态、生理等指标来综合衡量。根据几年系统观察结果,淮北地区小麦冬前壮苗指标如表1。2.壮苗指标确定的依据连续四年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肥力水平条件下,同一品种每年的产量均与越冬叶龄有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叶龄范围3.0—8.2)。即在一定越冬叶龄范围内,产量随越冬叶


鸡葡萄球菌病诊断防治报告
《畜牧与兽医 》 1986
摘要:鸡葡萄球菌病又称传染性骨关节炎。雏鸡感染后常可引起急性败血症;中维和成年鸡多呈慢性,主要特征为化脓性关节炎、皮炎、滑膜炎和龙骨粘液囊坏疽。江宁县某畜牧场鸡场1985年7~11月共饲养25577只新波罗鸡,因该


杂交狼尾草根茬发苗及扦插繁殖试验
《江苏农业科学 》 1986
摘要:杂交狼尾草为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可作为夏季青饲料和秋季青贮饲料。在我国仅南部少数地区能在田间越冬,大多数地区需要进行冬季保种工作。近年来,不少地区越冬保种虽已获得成功,但成活率较低,而且工本较高。为此,试用田间秋季刈割后的根茬发苗并用其扦插,以期适于工厂化育苗,并提高其繁殖系数。


猪轮状病毒的致病性试验
《中国兽医杂志 》 1986
摘要:引言自1975年Woode等首先报告从腹泻仔猪分离出轮状病毒以来,国外有关这方面的报告甚多。但一般均是从自然病例中观察到轮状病毒。Theil等于1978年


牛乳孕酮酶免疫测定法简报
《江苏农业科学 》 1986
摘要:自1973年Heap用放射免疫测定法(RIA)检测牛乳孕酮以来,此法已成为监控母牛繁殖活动的有效手段。但RIA需要昂贵仪器和辐射防护,难以在生产现场推广使用。为此,Arastadt等(1980)建立了牛乳孕酮的液相酶免疫测定法(EIA)。嗣后,Ven de Wiel等(1982)和Munro等(1984)成功地发展了微滴平板酶免疫测定技术。EIA不仅克服了RIA的缺点,而且快速、灵敏、重复性好。然而,至今在我国尚未建立牛乳孕酮的EIA。 本文描述的方法有可能应用于母牛的发情检查和早期妊娠诊断。


德系长毛兔泌乳性能和仔兔生长发育的观测
《江苏农业科学 》 1986
摘要:种兔泌乳力是衡量母兔生产力的一项主要指标,它与仔兔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有关德系长毛兔这方面的论述尚少见报道。本试验旨在观测德系长毛兔的泌乳性能,为探索科学饲养哺乳母兔,促进仔兔的生长发育提供依据。 材料与方法 选择产期相近、中等生产水平、2~3胎的母兔20头,由13头公兔配种,每头母兔产活仔数5~7头。试验母兔统一鉰喂在同一单列式兔舍内,每头每天耗混合料150~200克,每公斤混合料含消化能2.61兆卡,蛋白质16.2%,粗纤维10%,另加喂青料(包菜、苕子、青菜等)三次,不限量。试验期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