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285条记录
锂对两个品种枸杞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北方园艺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以宁夏2种枸杞为试材,采用培养皿法,研究了锂对枸杞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确立富锂植物枸杞种子发芽时期的耐锂浓度临界值和极限值,以期为枸杞耐锂品种的早期选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随着LiCl增加,枸杞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根长均呈下降趋势,不同枸杞品种耐锂性表现不同;与对照相比,25 mmol·L-1处理时仅有"宁杞5号"与"宁农杞9号"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根长度均显著下降,但促进"宁杞5号"与"宁农杞9号"芽长增加;50 mmol·L-1 LiCl处理时"宁杞5号"芽长仍未显著下降,此时"宁农杞9号"的芽长度并未显著增加;对照相比,浓度在25 mmol·L-1时,它的芽长显著增加,说明了 25 mmol·L-1锂促进了"宁杞5号"与"宁农杞9号"的生长;与对照相比,浓度在25 mmol·L-1时,根受到毒害,说明了根受到毒害小于芽的毒害.通过模拟回归曲线,分析"宁杞5号"与"宁农杞9号"种子发芽时期对盐分的临界值和极限值分别为115.10 mmol·L-1和265.61 mmol·L-1,97.12 mmol·L-1和 257.58 mmol·L-1,不同浓度锂对 2 个品种种子发芽特性和幼苗生长的抑制程度高低顺序为"宁农杞9号"<"宁杞5号".因此,有"宁杞5号"与"宁农杞9号"适合修复含锂量较低的盐渍土.

关键词: 枸杞 幼苗生长 种子发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色期喷施尿素对酿酒葡萄生理品质及酵母可同化氮累积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针对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氮肥施用不合理引发的酿酒葡萄成熟过快、浆果中酵母可同化氮含量不足导致发酵终止等问题,探究在酿酒葡萄转色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尿素对酿酒葡萄光能利用、生理抗性、浆果品质及酵母可同化氮的影响。【方法】通过大田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以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葡萄转色期叶面喷施0‰、1‰、1.5‰、2‰、2.5‰、3‰、3.5‰浓度的尿素3次,测定酿酒葡萄生理、品质及酵母可同化氮等相关指标,并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及显著性检验。【结果】在酿酒葡萄转色期,适量的叶面补氮能显著改善酿酒葡萄浆果品质,且随着尿素浓度的增加,酿酒葡萄叶片光合效率、生理及浆果品质等指标均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在2.0‰浓度喷施下,葡萄叶片净光合速率、类胡萝卜素、超氧歧化酶、单宁含量的效果最佳,较对照处理分别显著提高36.10%、38.46%、14.65%和19.51%。而喷施2.5‰浓度能显著提高气孔导度、水分利用率、叶绿素、过氧化氢酶、穗长、粒径、百粒重、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花色苷、总酚和酵母可同化氮,较对照处理分别提高54.53%、26.32%、13.66%、264.61%、20.99%、44.47%、42.55%、4.50%、3.18%、108.13%、33.71%和54.85%。喷施3.5‰浓度显著提高叶面积、脯氨酸、丙二醛,较对照处理分别提高30.80%、156.21%和48.04%。【结论】在酿酒葡萄转色期叶面喷施2.5‰浓度的尿素能显著增加叶片光合利用效率,增强酿酒葡萄叶片生理抗性,提高浆果品质及酵母可同化氮,改善酿酒葡萄浆果品质,进而为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酿造优质葡萄酒提供优质葡萄原料。

关键词: 酿酒葡萄 尿素 品质 酵母可同化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诱虫色板及悬挂方式对紫花苜蓿田牧草盲蝽的诱集效果

草地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诱虫板对紫花苜蓿田(Medicago sativa L.)中牧草盲蝽(Lygus pratensis Linnaeus)的诱集作用,本研究分别于2021和2022年,在生长期苜蓿田设置8种不同颜色诱虫板、20 cm和50 cm两个不同悬挂高度、田间边缘和中央两个不同挂板地段和每日早上(7:00—11:00)、中午(11:00—15:00)、下午(15:00—19:00)及晚上(19:00—次日7:00)4个不同挂板时段,调查不同诱虫板及悬挂方式对牧草盲蝽的诱集效果。结果表明两年中牧草盲蝽均对绿色诱虫板趋性最强,试验期间每5 d的平均诱集量分别为9.41头·板-1和10.79头·板-1,显著高于其他7种色板(P<0.05);绿色诱虫板悬挂高度在50 cm处诱集效果显著高于20 cm处(P<0.05);在田间边缘地段较中央地段诱虫板的诱集效果好(P<0.05);在每日监测的4个时段内,下午时段诱集到的虫量最多;5月下旬和6月下旬牧草盲蝽为害达到高峰,第二茬苜蓿及前两茬苜蓿现蕾期诱集到的牧草盲蝽数量最多。

关键词: 牧草盲蝽 紫花苜蓿 诱虫板 诱集作用 绿色防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篱架栽培条件下修剪方式对枸杞生长结实的影响

经济林研究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改善枸杞篱架栽培树形的修剪技术,确定适宜修剪方法,为宜机化的枸杞树冠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宁农杞8号为试材,采用回缩修剪、简化修剪、常规修剪3种修剪方式,研究不同修剪方式对树体生长、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修剪方式对新梢枝长、新梢基粗、始花距、花果数量、芽眼数量和单株枝条数量均无显著影响;与常规修剪相比,简化修剪、回缩修剪均提高了长枝比例,降低了中短枝比例.简化修剪显著增加了枝条、叶片中氮磷元素含量和枝条中粗蛋白含量,回缩修剪显著增加了枝条中氮磷元素含量和叶片、枝条中淀粉含量.回缩修剪的单株鲜果产量为 3.4 kg,比简化修剪、常规修剪提高了 13.3%,且三者间无显著差异.简化修剪显著增加了果实硬度;回缩修剪显著降低了单果质量,增加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简化修剪、回缩修剪均显著提高了枸杞干果中总糖含量,降低了甜菜碱、总黄酮含量.[结论]简化修剪后,枸杞植株具有中长枝比例高、果实总糖含量高、果实产量相对稳定的优势,有较好的生产潜力.

关键词: 枸杞 修剪 树体生长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银川地区肉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动物医学进展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掌握银川地区肉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种类及其常用治疗药物的耐药性情况,采集50份患子宫内膜炎肉牛的子宫分泌物,进行分离培养与16S rRNA鉴定,并对分离所得的病原菌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大肠埃希氏菌检出率为36%,链球菌检出率为28%,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19%,蜡样芽孢杆菌检出率为10%,产气荚膜梭菌检出率为7%。该16S rRNA序列与NCBI公布的菌株序列同源性大于98%。大肠埃希氏菌对头孢唑啉、米诺环素、头孢他啶高度敏感,链球菌对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钠较为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完全敏感,蜡样芽孢杆菌对头孢唑啉、链霉素、米诺环素敏感,产气荚膜梭菌对头孢噻肟敏感。由此可见,分离出的病原菌对24种常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的耐药情况,仅对少数药物敏感。

关键词: 子宫内膜炎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耐药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度对东亚小花蝽捕食西花蓟马效果的影响

中国瓜菜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探究优势天敌东亚小花蝽成虫对西花蓟马的生物防治捕食潜能,为发挥昆虫天敌资源对害虫的自然防控作用奠定基础.在不同温度和不同猎物密度下,对东亚小花蝽成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和搜寻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东亚小花蝽成虫对西花蓟马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 Ⅱ模型,各温度条件下东亚小花蝽成虫捕食量与猎物密度呈显著相关性.东亚小花蝽成虫处理 1 头西花蓟马成虫所需的时间在 16℃时最短,为 0.100 0 d,24℃时最长,为0.447 5 d;瞬时攻击率以 24℃时最大,为 0.888 9,32℃时最小,为 0.181 8;捕食上限以 24℃时最大,为 18.0 头,16℃时最小,为 6.5 头.东亚小花蝽的日捕食量与西花蓟马密度呈正相关,搜寻效应与西花蓟马密度呈负相关.东亚小花蝽成虫在 24℃条件下对西花蓟马有较好的捕食潜能,研究结果为田间充分利用东亚小花蝽防控西花蓟马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西花蓟马 东亚小花蝽 捕食功能反应 搜寻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快速测定玉米及其产品中11种生物毒素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法,建立玉米籽粒中11种生物毒素的快速检测方法。样品用体积分数80%乙腈提取,HSS T3色谱柱(2.1 mm×100 mm, 1.8μm)分离,以体积分数0.1%甲酸甲醇-5 mmol/L乙酸铵体积分数0.1%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lectrospray ionization, ESI),正、负离子模式下,多重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 MRM),外标法定量。11种生物毒素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值均大于0.999 5,定量限均小于0.001 mg/kg。在0.001~2.0 mg/kg添加水平下,每个添加水平做5个重复,平均回收率为72%~88%,相对标准偏差在0.8%~13.4%。该方法测定玉米籽粒中11种生物毒素定量准确,快速高效,具备较强实用性。

关键词: 玉米 玉米产品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生物毒素 快速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酵母多糖对育肥牛生长性能、血清免疫和抗氧化指标以及代谢物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酵母多糖对育肥牛生长性能、血清免疫和抗氧化指标以及代谢物的影响.选择16月龄、体重相近的西门塔尔杂交育肥牛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5(试验1组)、10(试验2组)和15 g/(d·头)(试验3组)酵母多糖.预试期10 d,正试期94 d(试验前期50 d,试验后期44 d).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酵母多糖促进了育肥牛生长,其中试验3组育肥牛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且料重比(F/G)最低;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育肥牛养殖利润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411.72、552.72和964.44元/头.2)饲粮添加酵母多糖改善了育肥牛免疫和抗氧化功能,其中试验3组血清干扰素-γ(IFN-γ)含量较其他组显著提高(P<0.05);试验2组和试验3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较对照组和试验1组显著降低(P<0.05).3)饲粮添加酵母多糖后,试验组较对照组育肥牛血清共筛选出15种差异代谢物,其中试验组乳糖含量均显著下调(P<0.05);饲粮添加10~15 g/(d·头)酵母多糖引起的差异代谢物主要参与味觉传导、碳水化合物消化与吸收、淀粉和蔗糖代谢以及半乳糖代谢通路.由此可见,饲粮添加10~15 g/(d·头)酵母多糖提高了育肥牛免疫和抗氧化功能,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乳糖可能是酵母多糖参与调控育肥牛代谢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其中,以添加15 g/(d·头)时育肥牛增重最快,F/G最低,经济效益最高.

关键词: 酵母多糖 育肥牛 免疫 抗氧化 血清代谢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蓟马的分子鉴定和种群遗传学研究进展

植物保护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蓟马是一类个体微小的昆虫,形态学特征观察困难,种内遗传多样性高,且部分害虫类蓟马寄主广泛,繁殖能力强,为害严重,已成为重要的农林类害虫.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蓟马进行物种鉴定,可以解决传统形态学鉴定困难、局限性较大等问题,能提高物种鉴定的效率与准确性.目前,关于蓟马分子生物学鉴定的研究较多,其中,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 cytochrome oxidase I,COI)基因片段的DNA条形码技术被广泛用于蓟马的快速准确鉴定、属内近缘种的区分及不同品系或生物型的鉴别.此外,开展蓟马类害虫种群遗传学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全面了解其遗传分化、适应性、入侵来源和扩散路径,还可为制订合理有效的监测预报和综合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目前,多种蓟马的种群遗传学研究表明地理隔离、寄主植物和微生物等因素影响其种内和种间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蓟马的DNA条形码鉴定与种群遗传学研究进展,对目前蓟马物种鉴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关键词: 蓟马 缨翅目 DNA条形码 分子鉴定 种群遗传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激素对'赤霞珠'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提升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果实品质,大约转色前1周对'赤霞珠'葡萄果实喷施水杨酸、吲哚乙酸、茉莉酸甲酯及其相互组合,研究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外源激素处理均可提高葡萄果实的可溶性总糖和葡萄糖含量;喷施茉莉酸甲酯及分别与水杨酸、吲哚乙酸的组合均提高了果实中的蔗糖含量;喷施吲哚乙酸及其组合,以及水杨酸+茉莉酸甲酯组合可提高果实中的单宁含量;喷施茉莉酸甲酯能有效提升果实中的总花色苷含量.应用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得出,喷施水杨酸+茉莉酸甲酯组合处理的'赤霞珠'果实品质表现最好.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外源激素 赤霞珠 果实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