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垦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580条记录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纳米抗体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表达分析

生物技术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纳米抗体SH-Fc蛋白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情况,以期获得毕赤酵母表达系统,从而进一步研究PEDV的治疗方法。[方法]利用相关生物学分析软件对目的蛋白进行理化性质,磷酸化位点及二、三级结构的分析。将p UC57-SH-Fc质粒与酵母表达载体p PIC9K双酶切,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 PIC9K-SH-Fc,经SalⅠ酶线性化后电转入毕赤酵母GS115中,利用G418抗性筛选以及菌落PCR的方法鉴定阳性菌株,阳性菌株经过30℃、0.8%甲醇诱导72 h,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诱导表达后的上清液中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了真核分泌表达载体p PIC9K-SH-Fc,成功在毕赤酵母中表达目的蛋白,表达产物分子量与理论值55.1k Da相符合。[结论]成功诱导SH-Fc蛋白的分泌表达,获得了分泌表达目的蛋白的毕赤酵母表达系统,为后续研究PEDV的防治提供参考和奠定基础。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 毕赤酵母 纳米抗体 真核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齿苋提取物对鲜切苹果褐变的影响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酶促褐变是影响鲜切果蔬品质及商业价值的关键问题之一。为探究马齿苋提取物在果蔬保鲜方面的应用价值,以鲜切苹果为研究材料,采用质量分数0.05%马齿苋提取物溶液浸泡鲜切苹果5 min,在(4±1)℃存放8 d。以鲜切苹果的褐变指数、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 PPO)活力、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 PAL)活力、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活力、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活力、丙二醛(malondiadehyde, MDA)含量、抗坏血酸含量以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评价指标,分析马齿苋提取物对鲜切苹果褐变及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蒸馏水对照组相比,马齿苋提取物溶液处理能有效抑制鲜切苹果的褐变程度,在降低POD、PPO和PAL活力方面也有明显效果,能够在保证膜完整性的基础上减少细胞膜出现的损伤。相关性分析表明:鲜切苹果的褐变指数与CAT活力、抗坏血酸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呈现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MDA含量、PPO活力、POD活力、总酚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马齿苋提取物溶液处理的鲜切苹果抗褐变效果较好,同时贮藏后鲜切苹果的抗氧化能力也有一定提高。

关键词: 鲜切苹果 酶促褐变 马齿苋提取物 抗氧化 贮藏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荒漠绿洲交错带苹果园授粉技术研究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南疆荒漠绿洲交错带的特殊环境条件下,以富士苹果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不同授粉方式、不同授粉时期试验,形成高效节本的辅助授粉技术。结果表明:同一授粉时间的不同授粉方式中坐果率排序依次为人工点粉>器械喷粉>液体授粉。同一授粉方式的不同授粉时间中坐果率排序依次为始花第3/4d>始花第3/5d>始花第4/5d>始花第3d>始花第4d>始花第5d。综合来看在始花第3/4d进行人工点粉坐果率最高,而始花第3d进行液体授粉能在提高坐果率的同时还比点粉和器械喷粉更省工省力,是一种适合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授粉技术。花前根外营养液喷施较对照可提高0.05的坐果率,配合辅助授粉效果更好。

关键词: 荒漠绿洲交错带 苹果 授粉方式 授粉时间 根外营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机械化秸秆还田方式对棉花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设置5种不同机械化秸秆还田处理,包括:卧式棉秆春季常规还田(HT1)、棉花整秆起拔不还田(HT2)、卧式常规粉碎还田后起拔棉根不还田(HT3)、卧式常规粉碎还田后起拔棉根粉碎全量还田(HT4)、立式常规粉碎还田(HT5,CK),对不同机械化秸秆还田方式下棉花生长发育指标和产量品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处理HT1出苗率最低,与其他处理(HT2~5)差异显著,HT2~4出苗率与对照(HT5)基本持平。整个生育期各处理的生物量、叶面积指数差异较大,为143.90~6 594.24 kg·hm-2、0.6~2.1;株高在苗期和蕾期差异显著(2~6 cm);果枝台数和叶龄仅在蕾期差异显著。各处理除单铃重差异不大(4.87~5.59 g)外,单株铃数、收获株数均差异显著。不同机械化秸秆还田方式产量存在差异,其中HT1处理减产最大,为2 065.8 kg·hm-2,与其他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HT2、HT3较对照增产261.90 kg·hm-2、316.65 kg·hm-2,HT4较对照减产265.95 kg·hm-2。HT1~4的绒长、比强度、整齐度、伸长率、成熟度指数和纺织均匀度指数大于对照0.58~1.05 mm,2.27~5.46 CN·tex-1,1.6%~2.5%,0.26%~0.46%,0.01~0.02,21~232;短纤维指数小于对照0.9%~1.33%;马克隆值有增有减。HT1、HT4处理降低了棉花效益,分别亏损了15 583.5元·hm-2、3 153.75元·hm-2,HT2、HT3增加了棉花效益,分别盈利了1 334.25元·hm-2、1 684.88元·hm-2。不同机械化还田方式对棉花生长发育特征及产量品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综合考虑推荐棉花整秆起拔不还田、卧式常规粉碎还田后起拔棉根不还田在生产中应用。

关键词: 机械化秸秆还田方式 棉花 生长发育 产量 品质 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春大豆膜下滴灌超高产栽培模式创建

大豆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于2016和2017年开展膜下滴灌超高产创建研究工作,创建大豆吉育86超高产田,连续两年获得6 200 kg·hm-2以上的超高产量,为进一步推广此项高产模式,本研究以其为参考,从超高产的产量结构、群体特征、生理特性等进行解析,介绍超高产技术的具体流程与措施。结果表明:产量结构方面,收获25.24万株·hm-2,平均单株31.8个荚、92.54粒,每荚平均2.91粒,单株粒重26.33 g,百粒重28.46 g。群体特征方面,生物产量积累在出苗后的68~127 d,即R4~R6时期,叶面积指数在结荚鼓粒期达到最大值7.2,且始粒期(R5)至始熟期(R7)叶面积指数≥3可维持42 d。生理特征表现为叶绿素含量在鼓粒期最高达到52以上。器官平衡特征是,叶片、叶柄、茎秆、荚皮和籽粒在生物产量中分别占16.3%、13.7%、18.2%、14.8%和37.0%。根据超高产大豆相关特征指标,结合当年栽培措施,从施肥技术、灌水措施、化学调控、叶面施肥等方面,总结了新疆大豆超高产的栽培模式,该模式区对提高新疆乃至我国的大豆单产和增加总产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新疆 春大豆 膜下滴灌 超高产 栽培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产蛋白酶乳酸菌对风干牛肉蛋白质氧化的影响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产蛋白酶乳酸菌在风干牛肉制作过程中对牛肉蛋白质氧化的影响,以牛后腿肉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别接种3株产蛋白酶能力较高的乳酸菌:乳酸乳球菌(S-1)、格式乳球菌(S-2)、戊糖片球菌(S-3)制备风干牛肉,以不添加发酵剂的样品为对照组(CK),运用化学法和拉曼光谱技术分析风干肉制作过程中牛肉肌原纤维蛋白分子结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加工时间的延长,牛肉蛋白中离子键和氢键含量显著下降(P<0.05),疏水相互作用和二硫键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乳酸乳球菌(S-1)组蛋白质羰基含量和蛋白质表面疏水性显著降低(P<0.05);格式乳球菌(S-2)的总巯基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产蛋白酶乳酸菌明显降低了肌原纤维蛋白的β-折叠含量(P<0.05).综上,产蛋白酶乳酸菌处理能够显著改变牛肉蛋白质的化学作用力及肌原纤维蛋白的结构,其中,乳酸乳球菌(S-1)有潜力成为风干牛肉中的抗氧化发酵剂.

关键词: 牛肉;氧化;蛋白结构;蛋白酶;乳酸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气吸式排种机构的优化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传统棉花排种机构作业速度低,精度不够高等问题,对棉花气吸式排种机构进行优化。基于FLUENT软件对排种盘上简单圆柱型孔、圆锥型孔、圆柱与圆锥相结合型孔和弧线状型孔进行流体仿真,分析4种型孔对风压的影响,以多充率和漏充率为试验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与二因素全水平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简单圆柱型孔风压损失最大,充种效果最差;圆柱与圆锥相结合型孔风压大小为中等,入口风压相对稳定;圆锥型孔风压损失最小,但入口风压梯度较大,充种效果较优;弧线状型孔入口风压较大且相对均匀,充种效果最优。二因素全水平试验表明,当播种速度为10.01km/h,风压室压力为-5.23kPa时,弧线状型孔对应的多充率为9.95%,漏充率3.62%,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 棉花 电机驱动 气吸式 排种机构 流体仿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细粒棘球绦虫TSP2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克隆细粒棘球绦虫发育相关基因Tetraspain 2-TSP2(TSP2),并对其进行生物学分析。方法通过在线检索WormBas ParaSite网站中Eg细粒棘球绦虫基因组数据库,获得TSP1的cDNA序列并设计特异性引物。提取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总RNA,以此模板,RT-PCR扩增TSP2基因,将PCR产物克隆到pMD19-T载体后进行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SYBR Green I qRT-PCR方法分析TSP2基因在原头蚴、包囊壁以及成虫中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克隆的TSP2基因序列与WormBas ParaSite中已登录的细粒棘球绦虫跨膜蛋白EGR05083.1同源性为100%。TSP2基因cDNA全长621个核苷酸,编码206个氨基酸的TSP2蛋白,理论等电点为7.33,不稳定指数为47.50,为不稳定蛋白。脂肪系数为109.71,亲水性疏水性平均值为0.987,为疏水性可溶性蛋白。TSP2编码的蛋白含有4个跨膜区,4个优势B抗原表位,属于跨膜蛋白家族,该蛋白具有3个开放阅读框。qRT-PCR显示,TSP2基因在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包囊壁及成虫中均有转录,转录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粒棘球绦虫TSP2基因其编码蛋白含有优势B抗原表位,为包虫病重组免疫诊断抗原和亚单位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TSP2 生物信息学分析 qRT-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耐盐碱响应机制及缓解措施的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CSCD

摘要:花生是中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其单产和总产居世界首位。新疆盐碱地耕地面积占全疆总耕地的30.12%,盐碱地严重制约了新疆农作物发展水平。本文概括了盐碱胁迫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盐碱胁迫对花生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花生对盐碱胁迫的响应机制,提出了缓解盐碱胁迫的相应措施,总结了花生耐盐碱响应机制及缓解措施的研究进展,最后指出了未来新疆盐碱地区花生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应注重土壤改良剂研发及应用的建议,同时也为该地区选育和筛选耐盐碱花生种质以及品种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花生 盐碱胁迫 响应机制 缓解措施 生理特性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呼吸道疾病两种细菌性病原研究进展

动物医学进展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牛呼吸道疾病(BRD)给北美乃至世界养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是引起舍饲牛发病的主要原因,具有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是仅次于新生犊牛腹泻的第二大疾病。引起BRD的主要细菌性病原体包括溶血性曼氏杆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掌握两种细菌的生物学特性、免疫逃避和致病机制、耐药性与耐药现状及多重耐药的遗传机制是制定科学防控措施的前提,论文对上述内容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有助于为此类疾病的诊断、疗效评价、疫苗研发以及牛呼吸道疾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 牛呼吸道疾病 溶血性曼氏杆菌 多杀性巴氏杆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