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717条记录
叶面喷施肥料和生长调节剂对阿克苏市骏枣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阿克苏市骏枣喷施叶面肥和生长调节剂的适宜使用种类,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比较不同叶面喷施组合对枣树落果、裂果情况以及单果重、单株产量和枣果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氨基酸叶面肥具有较好的保果作用,枣树裂果率随噻苯隆的使用浓度增加而呈现下降趋势;各处理对枣树产量的影响有明显差异,噻苯隆的使用浓度与其枣果产量呈正相关;不同处理间枣果的总糖和总酸含量无明显差异,仅氨基酸叶面肥处理的枣果糖酸比相对较高。

关键词: 叶面喷施 噻苯隆 骏枣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设施哈密瓜新系初步比较试验

新疆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出适宜在海南推广种植的设施哈密瓜新品种。【方法】以选育的25个甜瓜新品系和对照金凤凰为材料,进行果实综合性状和田间抗病性比较试验。【结果】1-1、1-6、1-18和黄皮9818的果实综合性状明显优于对照,而1-1、1-6、1-8、1-11、1-12和黄皮9818在田间对细菌性、白粉病和霜霉病的抗病性也强于对照。【结论】通过综合比较,1-1、1-6和黄皮9818三个新品系的果实成熟期合适、重量适中、含糖量较高、品质优良而且田间抗病性较强,适合于在海南设施栽培种植。

关键词: 设施栽培 哈密瓜 新品系 比较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栽培措施对新疆灰枣一年生枣头枝抗寒力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不同栽培处理对新疆灰枣(Zizyphus jujuba Mill.)抗寒力的影响,从安全越冬的角度初步提出提高灰枣抗寒力的栽培措施基本参数,为制定灰枣合理的技术标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4年生灰枣的生长后期水肥控制、负载量控制和生长延缓剂处理共23个田间栽培处理,测定和分析各处理一年生枣头枝-27℃胁迫的相对电导率、枝条组织活力、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和束缚水/自由水5个指标,评价不同栽培处理对枝条抗寒力的影响。【结果】适宜的生长延缓剂处理可提高枝条束缚水比例和可溶性糖含量;生长后期浇水对枝条脯氨酸含量和束缚水比例影响较大;冬灌对枝条束缚水比例最大,对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影响较大;生长后期追肥对枝条束缚水比例影响较大;负载量对枝条可溶性糖含量影响较大。【结论】使用8 g/株的多效唑、8月初和9月中旬浇水2次、9月底追施磷钾肥1次、约75%的负载量、11月上旬冬灌等单项措施均能不同程度的提高4年生灰枣的枝条抗寒力。

关键词: 新疆灰枣 栽培措施 抗寒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地区棉铃虫自然种群对Bt棉的抗性频率监测

植物保护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监测新疆棉区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田间种群对Bt棉的抗性频率,在2010年和2011年分别采集石河子和喀什地区莎车的棉铃虫单雌系,以Cry1Ac毒蛋白作为人工饲料,用单雌系F1/F2代法进行棉铃虫种群抗性个体检测。2010年筛选了123个石河子的棉铃虫单雌系,2 011年筛选了152个莎车的棉铃虫单雌系。两地的棉铃虫种群均没有筛选到相对平均发育级别≥0.8的抗Bt棉个体,估算出石河子和莎车的棉铃虫种群的抗性频率低于10-3。莎车F2单雌系与其对应的F1单雌系相对平均发育级别有明显差异。研究表明新疆石河子地区田间棉铃虫种群仍保持敏感状态,喀什地区田间棉铃虫种群对Bt棉的耐受性增高。

关键词: 棉铃虫 Bt棉 抗性监测 单雌系F1/F2代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外处理梨小食心虫卵对暗黑赤眼蜂寄生和羽化的影响

昆虫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暗黑赤眼蜂Trichogramma pintoi Voegele对经紫外线照射处理的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Busck)卵的寄生效果,确定处理寄主卵的最佳紫外强度和处理时间,为利用小卵大量饲养赤眼蜂时寄主卵的处理和保存提供方法。【方法】初羽化12h内的暗黑赤眼蜂分别寄生经不同强度紫外灯处理不同时间的梨小食心虫卵,观察其寄生状况,并统计寄生率和羽化率,与对未经紫外处理的梨小食心虫卵的寄生率和羽化率作比较。【结果】暗黑赤眼蜂对经紫外照射的梨小食心虫卵的寄生率明显下降,且随着紫外光强度的增强和紫外处理时间的延长,影响强度增大。紫外处理梨小食心虫卵后,暗黑赤眼蜂羽化率变化不大,用15W紫外灯1-2h或30W紫外灯照射1h后,暗黑赤眼蜂羽化率有所提高,均在80%以上,但在紫外照射3h后,羽化率明显下降。【结论】处理梨小食心虫卵时的紫外光强度及紫外处理时间对暗黑赤眼蜂寄生梨小食心虫卵的寄生效果均有一定的影响。实验室利用梨小食心虫卵大量繁殖暗黑赤眼蜂时,宜采用15W1h紫外照射,既能杀死寄主卵的胚胎,又不会对暗黑赤眼蜂的寄生效果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暗黑赤眼蜂 梨小食心虫 紫外光强度 照射时间 寄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苗期有绿茎标记性状番茄雄性不育系的初步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苗期有绿茎标记性状番茄雄性不育系的遗传特性,以苗期有绿茎标记性状番茄雄性不育系与苗期紫茎可育的番茄自交系为材料,通过构建BC1与F2分离群体,对苗期有绿茎标记性状的番茄雄性不育系及分离群体在田间自然条件下进行初步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其不育性表现稳定,花器官退化较轻,花冠外表正常,花药稍瘪,花药中没有花粉,花柱稍长于花药筒。田间自交坐果率为5.25%,其中正常果率只有8.62%。其苗期绿茎基因与雄性不育基因均为单隐性基因,且两者紧密连锁,两者的交换率为1.1%。

关键词: 番茄 雄性不育 标记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穗木HcGKR基因亚细胞定位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定位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以GFP基因为报告基因,构建HcGKR基因的亚细胞定位表达载体。【方法】采用PCR方法和基因枪法。【结果】用PCR法,以pGEM-T-HcGKR质粒为模板,获得HcGKR基因的目的片段。然后将其克隆到亚细胞定位表达载体35S:GFP中,获得由CaMV35S启动子调控目的基因的35S-GFP-HcGKR融合表达载体,使目的基因能够和GFP融合同时表达。采用基因枪法将35S-GFP-HcGKR转化到洋葱表皮细胞中,暗培养24 h后,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确定发出绿色荧光的位置,对HcGKR基因进行亚细胞定位。【结论】构建的亚细胞定位表达载体可在植物细胞中表达,通过洋葱细胞中绿色荧光的位置确定目的基因定位在细胞膜上,为进一步盐穗木HcGKR基因的功能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盐穗木 GKR基因 绿色荧光蛋白(GFP) 载体构建 亚细胞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杏麦间作环温湿度日变化规律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了解间作系统内环境温湿度的变化规律.[方法]利用EI - USB -2温湿度记录仪及Stevens POGO便携式土壤温湿度测定仪观测杏麦间作区与杏单作区内空气和地表温度、相对湿度的日变化.[结果]间作区与单作区的温、湿度变化具有相同的规律,气温和地温均随太阳辐射的升高而上升,随其下降而降低,呈正比关系;相对湿度变化则呈负相关.间作区内平均空气、地表温度分别较单作区低4.53和0.7℃;间作区内平均空气、地表相对湿度分别较单作区高4.90%和3.93%.[结论]间作在一定程度上对果园有降温增湿的作用.

关键词: 间作 温度 相对湿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核桃树体生物量构成及矿质营养元素累积特性研究

果树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给核桃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以5 a生温185早实核桃树为试材,采用彻底刨根、分解取样的方法,研究了生物量的构成特点、各器官矿质元素含量和累积分配特性。结果表明,核桃树总干质量为32 814 g.plant-1,其中当年新生营养器官占16.36%,果实占13.59%,老营养器官占70.05%。N含量以种仁最高,叶片次之;P含量以叶柄最高,青皮次之;K含量以青皮最高,叶片、叶柄次之。核桃树N、P、K、Ca、Mg总累积量为366.67、48.92、247.37、440.19和62.32 g.plant-1,其中,N主要分配到种仁、叶片、多年生枝和主根,P主要分配到主根、种仁、多年生枝、叶片和青皮,K主要分配到青皮和叶片。每生产1 000 kg干商品核桃需吸收N 77.05 kg、P 9.70 kg、K 62.24 kg、Ca 75.41 kg、Mg13.35 kg。核桃树对N、K、Ca的需求较多,对P、Mg的需求较少;营养器官累积N、Ca较多,累积P、K、Mg较少;生殖器官累积N、K较多,累积P、Ca、Mg较少。

关键词: 核桃 生物量 器官 矿质元素 累积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蟠桃采后贮藏前后香气成分变化的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采后新疆蟠桃在贮藏前后期果实香气成分的变化。【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气-质联用(GC-MS)技术对蟠桃果实香气成分进行提取和分析;比较溶剂萃取(LLE)、水蒸气蒸馏(SDE)和HS-SPME 3种提取方法对蟠桃香气成分分析的影响。【结果】HS-SPME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头50/30μm DVB/CAR/PDMS灰色,萃取时间40 min,萃取温度50℃;HS-SPME-GC-MS在蟠桃果实贮藏前后期分别检测出53和44种挥发性物质。【结论】贮藏前后期蟠桃果实所含的挥发性成分有较大的差异,作为蟠桃香气的特征组分酯类和内酯类物质在贮藏第4周后含量显著减少。

关键词: 蟠桃 香气成分 GC-MS 顶空-固相微萃取 LLE SDE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