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9911条记录
自猪活体分离猪肺炎霉形体

江苏农业科学 1982

摘要:国内外猪肺炎霉形体大都从病猪肺为材料分离培养获得.需宰猪,费用大,手术繁,不能重复验证,不利于种猪群及野外检疫.鉴于霉形体可以通过滤菌器在无细胞的液体培养基中生长繁殖,并可以血清学反应加以鉴定,我们采用了活体分离法,不宰猪,简便经济,可重复分离,特别适于种猪群及野外检疫.但在实际操作中,影响活体分离率的外界因素较多,稍不注意就得不到预期的结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测定油菜籽脂肪酸的半粒法及快速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1982

摘要:在选育无芥酸油菜新品种工作中,需要用半粒法技术分析待栽培的单粒种子的脂肪酸组成与含量.在这方面,我们对原有的常规分析方法作了改进,研究了半粒法测定技术和快速分析方法.采用(氵岛)津GC-RIA型气谱仪进行测定.1.微量分析采用微量分析技术测定种子各部分(a.种皮与胚乳遗迹,b.外子叶,c.内子叶,d.胚芽)的含油量、脂肪酸含量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花粉粒三酸去壁法的改进

江苏农业科学 1982

摘要:在棉花花药培养诱导单倍体植株的研究过程中,正确快速地判断花粉粒发育时期很困难.因为棉属花粉从四分体释放出来以后,逐渐形成一层不透明的有刺的外壁(称为厚壁细胞). 如用染色薄壁细胞(如水稻、小麦花粉粒)那样的涂抹法去染色棉花花粉粒,则全然观察不到其中的内含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淮北稻田土壤供氮特性的探讨

江苏农业科学 1982

摘要: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水稻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氮素,约有三分之二来自土壤.因此,研究土壤的供氮能力和模式及其与水稻生长发育的协调关系,对经济合理施用氮肥,夺取水稻高产稳产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初步研究了淮北几种不同类型稻田土壤的供氮性能,氮肥利用率和水稻产量的关系,并探索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瓜新品种苏密1号的选育

江苏农业科学 1982

摘要:针对我省近年西瓜品种混杂退化、产量低、品质差的现状,我们确定早熟、丰产、质优、耐贮运为选种目标,进行了西瓜新品种选育工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汕优2号和77032株型及受光量的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1982

摘要:几年来,杂交稻汕优2号及中梗77032已在我省较大面积推广,在各地区也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1979~1980年我们着重研究了该二稻种的株型及受光量的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育苗移栽技术体系及生理基础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1982

摘要:1955年原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对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开始进行研究,经过多年初步总结了棉花育苗移栽的综合栽培技术,肯定其早熟增产作用.自此,棉花由直播逐步改为育苗移栽,使棉花生产技术有了重大革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免3号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单体分析

作物学报 1982

摘要:小麦白粉病是为害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各国小麦栽培的历史经验证明,随着作物栽培水平的提高,小麦白粉病的为害程度也日益增加。据研究(Konstantinov,1972)氮肥用量的增加,直接引起了白粉病菌原的大量侵染;灌溉数量和灌溉次数的增加、矮秆品种的应用等都会造成白粉病的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海岛棉DNA诱导中棉性状的变异

江苏农业科学 1982

摘要:远缘杂交日益成为育种中扩大遗传变异的手段.我们用中棉和陆地棉种间杂种为材料,先后育成长绒2号,江苏棉1号、3号.但长期以来,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和杂种的不孕性,阻碍了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随着科学研究的进展,目前找到一些新的解决方法.例如,外源海岛棉DNA诱导陆地棉能引起性状变异.四倍体棉种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低”油菜基因资源的利用及不同杂交方式的选育效果

江苏农业科学 1982

摘要:对油菜“双低”基因资源的品质性状进行分离、提纯并鉴定其综合性状,是开展双低育种的先决条件.筛选出双低单低性状基本稳定、综合性状良好的品种或其株系,可作为基础材料加以利用.应用双复交方法有利于加速综合多种亲本的性状,增加基因互换的机率,从而提高选择效果,这是双低育种中值得采用的一种杂交方法.业已发现芥酸与硫代葡萄糖苷里彼此独立遗传.因此,应将杂种后代中出现的双低结合型、低硫中芥型及中硫低芥型株系做为选择与培育的重点,并分别采用分株自交、“半粒”测定、分株繁殖及回交等方法.进一步定向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