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9911条记录
二花脸猪繁殖生理特性的研究(Ⅰ)——Ⅰ.公、母猪生殖器官的发育

畜牧与兽医 1980

摘要:二花脸猪属于太湖猪,系我省的优良地方猪种,具有性成熟早、产仔多、肉质好和性情温驯等特点,但迄今尚无系统的研究报道。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明二花脸猪生殖系统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特征,为提高繁殖力,确定初配年龄以及提出经济利用的有效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稻适宜栽培季节的气象生态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1980

摘要:在调查研究与近几年试验的基础上,我们分析了杂交稻与气象条件的生态关系,着重探讨了杂交稻生育期的温光模式和适宜播栽季节等问题,以期为我省杂交水稻高产稳产提供气候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兔梭形菌下痢的病原菌鉴定和防治研究初报

江苏农业科学 1980

摘要:今春我所兔群发生急性下痢,及至水泻,曾用抗菌素、磺胺类制剂及中草药治疗和预防均无效,死亡率甚高,尤以毛用兔为甚,发病率为90.5%,发病兔死亡率为100%。病原菌经分离培养鉴定为魏氏梭菌(Clostridium Welchii),亦称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tringens)A型。以培养菌适量接种家兔可发生与自然病例相似的病状和死亡。 试制灭活菌苗,经试验免疫116只毛用兔,并试制免疫血清,治疗43只病兔,均获较为满意的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抗烟草花叶病毒一代杂种的选育

江苏农业科学 1980

摘要:烟草花叶病毒(TMV)是番茄的一种主要病害,迄今药剂防治尚不能见效。国外四十年代已开始从选育抗病品种入手,从研究的进展来看,利用具有烟草花叶病毒抗源基因的品种或育种材料收效较快。我所于1975~1979年,以美国品种ManapalTm_2—nv(编号201,以下简称201)为亲本,配制正反交杂种组合(简称201F_1)40余个。结果是:早×201适合覆盖和露地早熟栽培;524×201、弗×201、强×201等适合春季露地栽培;402×201、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铃发育研究——Ⅰ.伏桃、秋桃发育及糖、氮代谢

江苏农业科学 1980

摘要:棉铃重量,是构成棉花产量重要因素之一。棉铃常按开花先后不同,划分为伏前桃、伏桃和秋桃(俗称“三桃”)。在生产上,一般伏前桃占“三桃”的比例不高,但其数量多少,常为棉株早发与否的重要标志。伏桃发育充实,棉铃较大,其所占比例的多少,对棉花产量高低起着决定性作用。秋桃重量比伏桃轻,但要进一步提高产量,也必须在多结伏桃的基础上,增结秋桃。过去对棉铃发育侧重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反向间接血凝法检测水稻白叶枯病病原

中国农业科学 1980

摘要: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目前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但由于对病原细菌侵染规律摸得不透,因而在措施上环环都要抓,手续繁琐,急需进一步提高。目前检测水稻白叶枯病菌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分离培养,噬菌体法、镜检观察喷菌法、浓缩接种法等数种,均有一定的缺点。如分离培养法容易污染,而且标样一经干燥即不易检出;噬菌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首次发现显棒赤眼蜂

江苏农业科学 1980

摘要:1979年8月中旬,曹瑞麟在南京水稻田采得牛虻卵一块,通过室内保湿培养,育出一百多头赤眼蜂。经查对有关分类文献,并解剖了雄性生殖器,鉴定为显棒赤眼蜂[Trichogramma semblidis(Anrivilliu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稻凋萎型白叶枯病的研究(二)——病菌侵染条件和药剂防治

江苏农业科学 1980

摘要:1977~1978年,我们将杂交水稻凋萎型白叶枯病病株上分离的病原细菌,通过电镜观察、培养性状和接种鉴定,证明与常规水稻上的叶缘型白叶枯病(典型白叶枯病)病菌同属Xanthomonao oryzae Dowson,同时证明了凋萎型和叶缘型菌株都有强弱之分,两者间没有质的差别。在这一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我们就病原菌侵染的条件和药剂防治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探究。兹将研究结果整理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弓形体在细胞核内外无性繁殖的研究

兽医科技杂志 1980

摘要:弓形体(Toxoplasma goudii)原虫的生活史可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个时期。弓形体的有性繁殖,Hutchlson,W.M.等(1969)已做了详细的研究,特别是从猫的粪便中发现弓形体卵囊(Oocyst)以后,这对于弓形体生活史的探讨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关于本虫的无性繁殖,据现有资料报道,系在约有200多种哺乳类和鸟类体内的细胞中寄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属远缘杂交研究——Ⅲ.棉花半野生种的特征、特性观察

江苏农业科学 1980

摘要:四大栽培棉种,陆地棉(G.hirsutum.L),海岛棉(G.bar badense.L),中棉(G.ar boreum,L)及草棉(G.herbaceum.L)的变异类型是很多的。Hutchinson等把这些变异类型分为族(race),陆地棉有阔叶棉(latifolium),雷奇蒙德氏棉(richmondii),莫利尔氏棉(morilli),鲍莫尔氏棉(palmerii),玛丽加郎特棉(marie-galante),尤卡坦棉(yucatanenJe),斑点棉(punctatum)七个族;海岛棉有巴西棉(brasiliense),达尔文氏棉(darwinii)两个族;中棉有中国棉(sinense),印度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