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猪淋巴肉瘤病一例报告
《中国兽医杂志 》 1980
摘要:猪淋巴肉瘤是一种恶性淋巴肿瘤。我们在某猪场曾遇一头黑色阉割公猪,八月龄,体重七十公斤,1976年3月1日发病拒食,大便如常,小便淡黄色,量较少,体温39.9℃,呼吸每分钟20次。精神沉郁。次日体温40.2℃,呼吸24次。在左右腹股沟处可见鹅蛋大两个肿块,触诊为多个肿物,质坚


用免疫酶标记法诊断急性猪弓形体病
《江苏农业科学 》 1980
摘要:最近,我们应用美国进口及国产的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弓形体免疫血清的球蛋白,检查了人工感染的急性弓形体病,获得了较满意的结果。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1.弓形体免疫血清球蛋白(IgG)的提取 弓形体高免血清的制备及球蛋白的提取,参照“荧光抗体诊断猪弓形体病”的方法。猪弓形体高


江苏淮北花碱土地区碱地育秧试验调查总结
《江苏农业科学 》 1980
摘要:我省淮北地区,碱地育秧面积占有很大比重。4月底至6月初育秧季节,正好是土壤返盐高峰期。表层土壤盐碱大量积累,严重影响秧苗的正常生长。据大田调查,pH8.5~9.5,Cl~-0.03~0.05%,CO_8~=0.3~0.6毫克当量/100克土时,秧苗生长就受到抑制,pH>9.5,Cl~-含量>0.05%,CO_3~=含量>0.6毫克当量/100克土时,就出现死苗。


棉铃发育研究——Ⅱ.不同品种类型铃重及其它经济性状的比较
《江苏农业科学 》 1980
摘要:优良的棉花品种,必须具备早热、高产、优质等特性。据研究,铃重往往和成铃率呈负相关,而生产力又往往和早熟性呈负相关。七十年代,我国育成了一些早熟,高产的优良品种,其中有的纤维品质如强度等又不很理想。这说明育成具备多种综合优良性状的棉花良种,任务是艰巨的。本研究在1979年进行,选用有代表性的品种类型,测定各品种的铃重和成铃率,并阐明其成熟性的特点和相互间关系,为棉花选种提供依据。


我国栽培稻起源的探讨
《江苏农业科学 》 1979
摘要:长期以来,在我国栽培稻起源问题上,国内外学者持有许多不同的见解,这些见解集中反映在发源地、起源时代和稻种三个方面.就发源地问题来说,有主张来源于国外的.N.I.Vavilov(1950)断定起源于印度,中国及亚洲其他地区只是“第二中心地带”.其主要根据是印度不仅有普通的稻,并且有很多野生稻的变种.户(艹刈)义次、松尾孝岭认为来源于印度支那,因为中国稻的读音,与越南的稻的读音(Gao)是相同的,其传入的路线是先华南、西南,然后向北发展到华北.


滴灌在苏北盐土上的试验简报
《土壤肥料 》 1979
摘要:灌溉是调节农田水分状况,满足作物生长需要,夺取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如何使灌水得到合理的调节和不产生后患,除根据作物生长需要适时、适量的灌水外,还须采用较好的灌水方法,才能使灌水发挥最大的效益。滴灌是一门新兴的灌溉技术,它的特点是供水量精确、


苏北盐土灌溉抗旱技术的调查研究
《灌溉排水学报 》 1979
摘要:1978年本地区遇到多年罕见的大旱,本站从4月1日—6月20日80天内仅降雨23毫米,土壤含水率0—5厘米仅有2.48—4.4%,5—15厘米7.48~7.85%,15—30厘米17.22—19.35%,严重影响春玉米和棉花的出苗、全苗。4月下旬起沿海棉区就先后投入灌水夺取玉米、棉花全苗的抗旱斗争。本地区处于江淮之间每年在春、伏、秋季节都会出现短期的干旱,但还没有在盐土上灌溉抗旱的成熟经验,也缺乏对灌溉技术的研究,这是多年来急待解决的一项问题。我们针对苏北盐土的特点,结合棉花苗期大面积抗旱实际,进行了典型田块的定点试验与有关社队的调查研究,初步看出如下结果。


适于苏北沿海棉区种植的海岛棉品种类型及其栽培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 1979
摘要:我区1958—1971年曾先后几次试种海岛棉,但均因品种类型不适宜,成熟迟,产量过低而中断.1972年起引进了多种类型的海岛棉品系,在江苏省农科院、中棉所等单位的指导帮助下,进行了观察和选育,对海岛棉在我区的栽培技术也作了一些试验研究.一、引种材料的主事类型及特性1972年以来,我站引种的海岛棉新品系,主要有江苏省农科院提供的长绒—4(3009长绒3号)、—5(3066—5米奴非×长493)、一6(328—5长4923)、—7(3030—2长4923)、


小麦高产品种选育中几个问题的初步探讨
《江苏农业科学 》 1979
摘要:小麦为我省仅次于水稻的重要粮食作物.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生产上迫切需要具有更高增产潜力的小麦品种.本文对我省淮南地区小麦高产品种选育中的几个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高产小麦品种遗传型的设计小麦育种目标是依据一定地区的生态条件、耕作制度和生产发展趋势提出来的,它体现了育种工作一定时期的方向.高产小麦品种的选育也决定于生产水平和高产栽培技术的发展.


薏苡高产栽培
《农业科技通讯 》 1979
摘要:薏苡(Coix lacryma-Jobivar.frumentacea Makino)为禾本科薏苡属植物,在高温地带呈宿根性。又名薏仁、苡米、薏仁米、珍珠米、药玉米等。它和玉米的血缘最近,营养器官的外形也和玉米相似,株高1米多,雌雄同株异花,但分枝性极强,为总状花序。原产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普遍种植,以后逐渐衰落。近代栽培薏苡,主要供作药用,它的子实具有强筋骨、消水肿、利肠胃的作用。最近发现子实中含有薏苡酯(Coi-xenolide C_(38)H_(70)O_4)可以抗癌。从根中提炼出的薏苡醇Coixol C_8H_7O_3N),除有薏苡酯的药理作用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