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螺旋藻采收方法的改进

江苏农业科学 1985

摘要: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是一种新的植物蛋白资源。它的蛋白质含量高达60%以上,并具有合理的氨基酸组成和丰富的多种维生素,其中β-胡萝卜素的含量高达1.90克/公斤。螺旋藻是一种原核生物,形成细胞壁结构的纤维素极少,因而不需要复杂的加工即可被人和动物消化吸收。螺旋藻生长速度极快,1米~3水体一星期内可生产螺旋藻干粉1公斤。因此,自六十年代被发现后,很快引起各国生物学家和生物技术开发商的广泛重视。法国、西德、墨西哥、日本、美国、印度、以色列和我国台湾省都先后开展了螺旋藻的研究,证实了螺旋藻的营养价值和食用安全性。目前,国际上螺旋藻的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螟性诱剂的田间应用

江苏农业科学 1985

摘要:近两年来,我们将人工合成的大螟性诱剂放在田间,观察了大螟蛾的动态分布和大螟性诱剂的防治应用效果。 供试大螟性诱剂由江苏省激素研究所配制提供。试验地设在扬中县一块面积约50亩的小圩内,作物的种植比较整齐,元麦和小麦分界明显,双季稻、杂交稻和常规稻都有明显分区,无混杂现象。 诱蛾盆沿田埂安放在畦内,每亩放2盆,共计84盆,其中小麦田27盆,元麦田39盆,元小麦交界处6盆,双季早稻秧田12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钼肥及钼磷互补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价值

江苏农业科学 1985

摘要:一、微量元素钼的作用 1.参与植物体内氮的转化和豆科作物的固氮过程。植物体内硝态氮必须转化成铵态氮以后才能继续转化,合成蛋白质。缺钼会引起叶片中硝态氮积累,蛋白质合成受阻。钼能促进根瘤菌和自生固氮微生物对空气中氮素的固定,它可以将固氮菌的固氮能力提高几十倍至几百倍。某些固氮菌没有钼就完全丧失固氮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黄、枯萎病灭菌新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 1985

摘要:棉花枯、黄萎病在棉花生产上为害日益严重,成为影响棉花高产稳产的突出问题。棉花枯萎、黄萎病菌是以种子带菌作远距离传播的病害,被列为国内及对外植物检疫对象。江苏省农科院从七十年代初期开始,先后对棉种接种枯萎、黄萎病的技术进行了研究,取得了种子内部带菌率高的成功方法,为棉种消毒研究提供了可靠保证。使用有效浓度0.3%的多菌灵胶悬剂(具体配方是100斤水中加40%的多菌灵胶悬剂0.75斤),在常温下浸种14小时,浓度不宜增加,时间亦无需延长。药液浸种后的棉籽不宜在温箱平皿内的发芽率的测定,可进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LZS型中子土壤测水仪通过鉴定

土壤 1985

摘要:江苏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受国家科委委托于1984年12月17日至18日在南京召开LZS型中子土壤测水仪鉴定会,来自全国有关农业、水利、科研和高教部门24个单位26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红铃虫棉花品种的鉴定与筛选

中国农业科学 1985

摘要:红铃虫是世界性的一大虫害,遍布世界产棉国中的71个国家。我国棉区受到感染,特别是对长江流域棉区威胁最大。为了发挥抗虫品种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作用,作者从1982年开展了抗红铃虫棉花品种的鉴定与筛选工作。鉴定方法采用:(一)田间大罩笼(0.05—0.07亩)种植接蛾;(二)大田棉花列区自然受害比较;(三)直接接卵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药的品种及栽培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1985

摘要:山药属薯蓣科薯蓣属蔓生植物。块根既可食用,又可入药,为全国18种滋补品之一。丰县是我省山药的主要产区,据统计,1984年全县种植山药3000亩,大都分布在黄河故道两岸及河床上,这里地下水位低,普遍在7米以下,土质为青沙土,较肥沃,适宜山药生长。 品种 丰县山药有淮山药和水山药两个品种。 淮山药种植历史较长。植株高度200~250厘米,叶片短而钝,侧枝少,有零余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的体系与实践

中国农业科学 1985

摘要:几年来,我们根据江苏省水稻白叶枯病和三化螟等病虫单项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总结有效的防治技术,针对当前水稻病虫发生危害的新特点,探讨和建立适应我省水稻病虫综合防治的技术体系。现将主要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雨水对棉花红铃虫田间消长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1985

摘要:一、雨水对一代卵的冲刷作用 1980、1982年6~7月在一代红铃虫发生期,将分批盆栽的棉株放在罩有20目铁纱笼内接蛾产卵和在田间直接接蛾产卵于棉株上,挂牌标记,每天定时观察记载每日雨量对卵的冲刷作用,结果如表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一生之最

农业科技通讯 1985

摘要:▲稻谷的含水量在12—14%时,可长期贮藏,不致萌发。当稻谷吸收水分达到它自身重量的25%左右时,就可以开始萌发,但慢而不整齐;当稻谷吸收水分达到自身重量的40%左右时,就达到了饱和吸收量,最适于萌发。浸种的目的,就是使稻谷迅速吸足水分,促进萌发。▲稻谷萌发成苗的最低温度,粳稻为12℃,籼稻14℃;当温度在16℃以上时,籼、粳稻都能顺利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