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垦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5364条记录
致奶牛乳房炎大肠埃希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分析

现代畜牧兽医 2025

摘要:试验旨在了解石河子地区引起奶牛乳房炎的大肠埃希菌耐药性与致病性情况。试验对石河子周边地区患乳房炎奶牛的乳样进行细菌分离纯化,对分离株进行细菌生化鉴定、革兰氏染色镜检、16S rDNA鉴定以及致病性试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试验分离出一株疑似大肠埃希菌,其形态呈卵圆形或杆状菌,革兰氏染色呈红色,经生化鉴定后的鉴定值为A070,对其进行16S rDNA测序比对鉴定为大肠埃希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药物均具有一定的耐药性。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可致使小鼠死亡,死亡小鼠肝脏肿大,肝脏、脾脏、心脏均有淤血点。研究表明,试验成功从生鲜乳样本中分离到一株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该菌株对部分抗生素具有一定耐药性,研究结果可为养殖场治疗奶牛乳房炎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致病性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树地下滴灌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梳理了地下滴灌技术的应用进展以及地下滴灌系统的技术参数,阐明了地下滴灌条件下果园土壤水分、养分及盐分的运移特征,总结了地下滴灌对果树生长及水肥利用的影响。研究表明通过优化毛管埋深、埋设间距和灌水均匀度等技术参数能够显著提升果树经济效益;地下滴灌对果树根区土壤水分和溶质的分布及运移规律产生显著影响,湿润锋向下运移距离大于向上运移距离,养分及盐分的时空分布主要受土壤水分分布影响;地下滴灌通过提供精量的水分和养分供应,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的风险,促进果树健康生长和果实优质发展,增强果树抗逆性和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未来应继续加强地下滴灌技术在果树上的应用,利用经验模型、作物模型或遥感技术等方法探求其节水增产机理,探索适合不同树种、气候、土壤条件的灌溉策略,以提高其应用范围。

关键词: 果树 地下滴灌 技术参数 根区土壤水分溶质运移 水肥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脂肪沉积的分子机制研究

现代畜牧科技 2025

摘要:绵羊脂肪可广泛应用于人类日常生活中,如饮食、化妆品、工业原料等。因此了解绵羊脂肪沉积的分子机制至关重要。由于绵羊生长到一定阶段后会加剧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的沉积,导致其饲料转化率下降,为避免经济效益低廉的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的沉积,增加提升绵羊养殖产业生产价值的肌内脂肪的沉积,该文分析品种、性别、营养水平、不同部位对绵羊脂肪沉积调控机制的影响作用,对于在绵羊脂肪沉积中发挥关键调控作用的非编码RNA及KEGG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以期为解析绵羊脂肪沉积的遗传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脂肪沉积 非编码RNA 信号通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疆地区制种玉米覆盖生物降解地膜滴灌栽培技术

新疆农垦科技 2025

摘要:为提高北疆地区制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针对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详细阐述了覆盖生物降解地膜滴灌栽培技术,主要介绍了该技术的关键要点,包括品种选择、地块准备、生物降解地膜选择、滴灌系统安装、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等方面。

关键词: 北疆 制种玉米 生物降解地膜 滴灌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新振豆1号的选育

大豆科技 2025

摘要:新振豆1号是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于2009年以合幅08-1(合农71)为母本,98-6027(新大豆8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中熟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2017—2018年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豆中熟组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为4 335.15 kg/hm2,较对照品种新大豆8号增产13.41%。2018年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豆中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3 720 kg/hm2,较对照品种新大豆8号增产3.65%。该品种中熟、高油、高产、耐密、抗倒伏,籽粒粗蛋白质含量为34.3%,粗脂肪含量为22.3%,适宜≥10℃活动积温2900℃以上区域种植。2022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新审大豆2022年162号。

关键词: 大豆 新振豆1号 高油 高产 品种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条状施肥下成龄密植库尔勒香梨根系和土壤性状的空间关系

果树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明长期条状施肥下密植成龄库尔勒香梨根系和土壤理化性质的特征,为密植梨园科学高效水肥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剖面挖掘法和WinRHIZO根系分析系统,分析11年生梨园行间距树干50~200 cm距离、10~110 cm深剖面根系的形态和土壤理化性质指标。【结果】梨根长和根表面积均以吸收根为主,占比分别为92.57%、62.62%;根体积以输导根为主,占比52.98%。在施肥沟附近,根长、根表面积的占比最高,分别为32.32%、27.06%;在深度10~90 cm、水平距离140 cm以内的区域,平均根长密度为0.62 mm·cm-3,占整个采样区域根长的75.56%,表明该区域是梨根系密集分布区。长期条状施肥导致不同养分的富集区存在差异,有机质和速效磷在施肥沟处聚集,表现层性分布的特征,且在深层土壤含量极少,其中10~30 cm深度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含量分别是90~110 cm深层土壤的2.62倍、16.28倍;碱解氮和速效钾由施肥沟向近主干方向分布且其含量显著高于行间方向,50~80 cm处土壤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分别是140~170 cm处土壤的1.35倍、1.21倍;碱解氮和速效钾在深层土壤积累,90~110 cm深度碱解氮含量是10~30 cm土层的2.28倍。10~50 cm深度土壤,施肥沟与行间土壤的部分物理性质存在显著差异。与施肥沟处相比,行间距主干150 cm长期受机械碾压处的土壤容重显著增加而孔隙度、饱和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均显著下降。吸收根的根长密度与速效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长期条状施肥下,有机质和速效养分的空间差异性分布以及施肥沟和机械压实处土壤物理性质的差异是成龄密植库尔勒香梨根系延伸生长的不利因子。

关键词: 库尔勒香梨 密植 树龄 根系 土壤养分 空间分布 条状施肥 土壤物理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季节性发情性状核心基因和关键lncRNA的筛选与分析

畜牧兽医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筛选与季节性发情相关的核心基因和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本研究选取2~3岁空怀的中国美利奴羊和湖羊母羊(乏情期、发情期和发情间期各3只),采集卵巢组织样本,采用RNA-seq技术筛选差异表达的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DEGs)和lncRNAs,并通过GO、KEGG富集分析、PPI分析及ceRNA网络构建鉴定与繁殖性能相关的核心基因和lncRNAs。结果,构建了6个不同生理状态下的RNA文库,筛选得到1 495个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DEGs)和454个差异表达lncRNAs,其中共性DEGs和lncRNAs分别为313个和435个,特有DEGs和lncRNAs分别为1 182个和19个。GO和KEGG富集分析显示,共性DEGs在细胞分裂和细胞周期等方面显著富集,而差异表达的lncRNAs靶基因富集于细胞内信号转导及负调控RNA聚合酶II启动子转录等。特有DEGs在细胞迁移的正向调节中富集,lncRNAs的靶基因集中于细胞间粘附和整合素介导的信号通路等。通过PPI筛选出19个核心基因,主要富集在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和细胞周期信号通路。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核心基因在乏情期表达量较高。ceRNA网络进一步揭示基因在细胞周期等信号通路的富集。RT-qPCR验证结果与高通量测序一致。筛选出19个核心基因和28个lncRNAs,并发现42个lncRNA-miRNA-mRNA靶向关系,为理解绵羊季节性繁殖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潜在调控靶点。

关键词: 绵羊 季节性发情 RNA-seq 核心基因 lncRN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枣粉加工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新疆农垦科技 2025

摘要:红枣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但红枣粉存在易吸湿结块、香味不浓、冲调性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产品质量。本文论述红枣粉的制备技术研究现状,分析国内外红枣粉品质评价研究现状,并对红枣粉的研究重点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红枣粉 干燥技术 抗结块 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氮互作对焉耆盆地滴灌春小麦根系形态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焉耆盆地高产麦田水氮供给的适宜模式,采用裂区设计,以春小麦品种‘新春38号’(XC38)和‘新春45号’(XC45)为材料,亏缺灌溉W1(4 500 m3·hm-2)和适宜灌溉W2(6 000 m3·hm-2)为主区,N0(施氮量0 kg·hm-2)、N1(施氮量300 kg·hm-2)、N2(施氮量400 kg·hm-2)为副区,共6个处理(W1N0,W1N1,W1N2,W2N0,W2N1,W2N2),研究适宜灌溉和亏缺灌溉条件下施氮量对滴灌春小麦根系形态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新春38号’和‘新春45号’两品种土壤酶活性最高的均为W2N1处理,土壤酶活性随生育时期的推进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开花期达到峰值,其土壤脲酶活性和蛋白酶活性分别为2.62 mg·g-1·d-1和0.56 mg·g-1·d-1,分别较其他处理增加1.1%~77.5%和4.6%~134.6%。W2N1处理的根系平均直径、根体积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与土壤脲酶和蛋白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开花期两品种0~60 cm土层根系平均直径和根体积密度最大的为W2N1处理,分别较其他处理增加10.3%~52.2%和6.7%~52.1%;两品种根长密度最大的为W1N1处理,较其他处理增加3.1%~54.0%;‘新春38号’和‘新春45号’根表面积密度最大的分别为W2N1和W1N1处理,分别较其他处理提高4.2%~19.6%和7.5%~37.7%。W2N1的实际产量较其他处理提高20.1%~117.5%,氮素偏生产力和氮肥农学利用率分别提高35.7%~268.3%和25.5%~166.4%。综上,灌溉量6 000 m3·hm-2+施氮量300 kg·hm-2模式可提高焉耆盆地土壤酶活性,有利于春小麦根系生长,同时促进产量形成。

关键词: 滴灌 春小麦 根系形态 土壤酶活性 产量 氮素利用率 焉耆盆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3个引进花生品种在伊犁地区的适应性分析

新疆农垦科技 2025

摘要:为筛选出适宜在新疆伊犁地区种植的花生新品种(系),从全国各地引进表现优良的花生品种共计13份进行栽培试验,并对其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适宜在伊犁地区种植的高产花生品种有5份(JG-23、JG-1、冀农花20号、吉润花3号、JG-5);关联度分析表明,单株饱果重量(0.977)、单株重量(0.854)、分枝数(0.820)、单株饱果数(0.799)、百仁重(0.796)、下针位置(0.790)均对伊犁地区的花生产量造成显著影响,且关联度相继降低;其中与产量的关联度最低的为无效果数(0.660)。该结果可以为伊犁地区花生新品种种植与推广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花生 产量 农艺性状 灰色关联度 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