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晚熟桃新品种秋忆的选育
《果树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秋忆是由燕红桃自然实生种子播种成苗后,经筛选获得的晚熟桃新品种.果实近圆形,果顶凹,缝合线浅,两侧对称,平均单果质量287 g,最大单果质量415 g.完全成熟时果面95%以上着深红色,具中等密度茸毛;果肉呈黄白色,近果皮处花青苷含量较高,硬溶质,风味甘甜,黏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12.6%,果实硬度12.5 kg·cm-2;蔷薇型花,花粉量多,自花结实.在河北昌黎地区9月上中旬成熟,果实发育期135 d左右,耐贮运,抗寒性强,丰产.适宜在河北、山东等北方桃产区种植.


基于辐热积的日光温室嫁接茄子养分积累模型
《中国蔬菜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以茄杂2号为试材,采用嫁接栽培,分析5个施氮水平下茄子全株及茎、叶片、果实养分积累量的动态变化,建立了基于辐热积的日光温室嫁接茄子养分积累模拟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利用辐热积比较准确地模拟出不同施氮水平茄子养分积累量,以产量最高的F3处理作为参照,其植株N、P、K积累量的标准误差RMSE和1∶1直线决定系数R2分别为4.88 kg·hm-2和0.996 8、0.53 kg·hm-2和0.998 3、7.85 kg·hm-2和0.997 1;茎中N、P、K积累量的标准误差RMSE和1∶1直线决定系数R2分别为1.66 kg·hm-2和0.957 6、0.59 kg·hm-2和0.956 1、3.89 kg·hm-2和0.982 0;叶片中N、P、K积累量的标准误差RMSE和1∶1直线决定系数R2分别为2.19 kg·hm-2和0.976 8、0.40 kg·hm-2和0.985 3、4.06 kg·hm-2和0.988 6;果实中N、P、K积累量的标准误差RMSE和1∶1直线决定系数R2分别为3.92 kg·hm-2和0.991 5、0.48 kg·hm-2和0.990 2、6.57 kg·hm-2和0.985 3。模型精准度高,可以预测各施氮处理下茄子全株及各器官的养分积累量,为日光温室茄子生产的智能化精准施肥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板栗早熟新品种白露香的选育
《果树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白露香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从兴隆县板栗实生大树中选育出的早熟板栗新品种.坚果椭圆形,果皮紫褐色,果面油亮,茸毛少,筋线不明显,底座大小中等,整齐度高;果肉淡黄色,质地细糯,风味香甜;平均单粒质量10.5 g,每苞平均含坚果2.4粒,出实率38.1%;水分含量(w,后同)49.5%,可溶性糖含量23.3%,淀粉含量51.9%,蛋白质含量4.23%,维生素C含量27.3 mg·100 g-1.该品种在河北省燕山地区9月上旬成熟.生长势强,结果枝健壮,平均长度47.84 cm,每果枝平均着生刺苞2.16个.适应性强,耐瘠薄,抗旱性、抗寒性和耐贮性强,高抗栗疫病,抗栗红蜘蛛和桃蛀螟.适宜在河北省板栗栽培区及相似区域的山地、丘陵、河滩沙地栽培.


预处理对豆类淀粉性质的影响及在低GI食品中的应用
《食品工业科技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预处理方式影响豆类淀粉的性质,进而影响豆类产品的应用。本文综述了不同预处理方式对豆类淀粉的颗粒形态、分子结构、溶解度、糊化特性、抗性淀粉含量等性质的影响,分析这些预处理方法对豆类在低GI食品开发中应用的影响。一定条件下的湿热、超高压、干热、辐照、超声波和酶法处理可使豆类淀粉中抗性淀粉或直链淀粉的含量有所增加,有利于豆类在低GI食品开发中的应用。此外,本文综述了不同预处理的豆类产品在低GI食品开发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豆类淀粉 理化特性 抗性淀粉 预处理方式 低GI食品


不同鱼皮肽抗氧化活性及结构特性的比较
《中国食品学报 》 202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鱼皮是水产品加工的主要副产物,因利用率较低而备受关注.为更好地了解不同鱼皮肽的抗氧化活性及结构特性,采用碱性蛋白酶分别水解三文鱼皮、鲟鱼皮和鳙鱼皮.通过水解度(DH)、三氯乙酸氮溶指数(TCA-NSI)和分子质量评估鱼皮肽的水解程度,根据 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OH自由基清除率、Fe2+螯合活性和还原力检测鱼皮肽的抗氧化活性,并比较 3 种鱼皮肽的结构特性.结果表明:鲟鱼皮肽的DH(22.34%)和多肽含量(48.65%)最高,分子质量最低,其水解效果最好.3 种鱼皮肽的抗氧化活性呈浓度依赖性,其中鲟鱼皮肽抗氧化活性显著高于鲟鱼皮肽和鳙鱼皮肽(P<0.05).鲟鱼皮肽的疏水性和荧光强度较高,且含有较高含量的疏水性氨基酸,这些对抗氧化活性有积极的影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证实不同鱼皮肽的内部微环境和蛋白质二级结构有一定差异,造成其抗氧化活性的差异较大.本研究可为鱼皮肽的制备及开发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基于分子标记技术玉米抗粗缩病种质资源的筛选与应用
《中国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利用与 3 个玉米抗粗缩病位点qMrdd2、Rmrdd6和qMrdd8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筛选高抗玉米粗缩病自交系,并进行杂种优势类群分类和配合力分析,为玉米抗粗缩病品种的快速高效选育提供依据和方法.[方法]将抗病自交系 K36与感病自交系S221杂交,从F2开始,采用单粒传的方法构建一个包括263个F9家系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s)群体;在不同种植环境下,对RILs进行抗病性鉴定,同时,采用与 3 个抗病位点qMrdd2、Rmrdd6和qMrdd8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5FR、6W53和IDP25K进行基因型分型,筛选出抗病且农艺性状优良家系;利用Maize56K SNP芯片对包括优良家系在内的24 份玉米自交系进行基因型分型,根据Roger's算法计算优良家系与其他骨干自交系之间的遗传距离,并在构建聚类图的基础上进行杂种优势类群划分;同时利用优良家系与不同类群的自交系测交配制杂交组合,在田间进行配合力测定和抗病性鉴定,筛选出抗病且杂种优势强的组合.[结果]自交系K36 在qMrdd2、Rmrdd6和qMrdd8等 3 个抗性位点处均为抗病性纯合基因型,自交系S221 均为感病性纯合基因型.RILs群体的 263 个家系在粗缩病抗性遗传组成上分为 21 种基因型,3个位点均为抗性纯合基因型家系的病情指数(DSI)最小(0.281),均为感病性纯合基因型家系的DSI最大(0.776),这与抗、感性亲本的DSI表现一致(0.257和0.623);2 个位点为感病性纯合基因型时,1个位点为抗病性纯合基因型的DSI由小到大的位点是Rmrdd6(0.396)、qMrdd8(0.478)和qMrdd2(0.654),结果表明,Rmrdd6抗病性最强,qMrdd8次之,qMrdd2最弱.筛选出的 3 个抗性位点纯合基因型家系JR2136 与其他 23 份自交系的遗传距离变化范围为 0.2234-0.2895,平均值为0.2612,与之遗传距离最小的自交系是C413,最大的是Chang7-2.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将JR2136划分在瑞德群,与属于黄改群的自交系H92 和H521 配制出抗病强的优势组合,分别比郑单 958 增产 7.01%和 7.80%,表明JR2136 与属于黄改群的自交系之间具有良好的配合力.[结论]玉米自交系K36 对粗缩病的抗性由qMrdd2、Rmrdd6和qMrdd8等 3 个基因控制、呈数量遗传特征且具有基因累加效应,具有3个抗性纯合基因型的玉米品种抗病性最强.开发的与3个位点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在抗病品种选育和抗性种质资源筛选上具有实用价值,利用分子标记进行辅助选择和基因聚合的方法选育抗病性强的优势组合应用于生产切实可行.
关键词: 玉米粗缩病 抗病基因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优势类群划分 配合力


饲粮添加丁酸钠对海兰褐蛋公雏生长性能和血清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中国饲料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饲料中添加丁酸钠对海兰褐蛋公雏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健康的1日龄海兰褐蛋公雏80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处理组日粮添加500 mg/kg丁酸钠,试验周期21 d。结果表明:(1)丁酸钠可显著提高蛋公雏的生长性能,丁酸钠组日增重较对照组提高了7.78%,差异显著(P <0.01),且料重比较对照组降低了7.05%(P <0.05),但日采食量两组间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 0.05)。(2)饲喂丁酸钠的蛋公雏血清中葡萄糖和免疫球蛋白IgM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甘油三酯和门冬氨酸转氨酶含量均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 0.05)。(3)丁酸钠提高了蛋公雏的抗氧化性能,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较对照组提高了22.29%(P <0.05),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了18.26%(P <0.05),其他抗氧化物酶活性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 0.05)。综上,饲粮添加500 mg/kg丁酸钠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海兰褐蛋公雏的生长性能和血清抗氧化性能。


微光环境下草地贪夜蛾的颜色视觉行为反应
《植物保护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夜出型昆虫与日出型昆虫一样,具有强大的颜色视觉能力.为明确微光环境下草地贪夜蛾的颜色视觉行为反应,本研究利用颜色卡纸测试了草地贪夜蛾对紫色、蓝色、绿色、黄色和红色等5种颜色的趋向、取食和产卵选择的偏好性.结果表明,趋向测试中,草地贪夜蛾雌雄成虫对蓝色(21.43%和18.57%)和紫色(17.13%和15.70%)表现出明显的趋性,显著高于绿色、黄色和红色;取食测试中,其成虫对不同颜色的选择率无明显差异;产卵选择则明显偏好黄色(40.27%)和绿色(40.17%).本研究在理论上丰富了昆虫微光视觉生态学理论,也为深入研究草地贪夜蛾颜色视觉行为机理提供了基础,应用上为利用颜色视觉研发草地贪夜蛾物理防控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