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水培对蓝莓幼苗生长及光合性能的影响
《福建农业学报 》 2019
摘要:[目的]探讨水培技术在蓝莓苗木繁育中的应用.[方法]采用1/2 Hogland营养液、改良配方及清水对两个兔眼品种芭尔德温和灿烂苔藓苗进行水培,以常规土壤栽培作为比较.观察幼苗根系及植株生长情况,测定幼苗的株高、干重、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蒸腾速率以及植株氮磷钾含量等指标.[结果]水培的蓝莓幼苗总叶绿素含量以及净光合速率均高于土培,植株生长速度显著高于土培,植株氮磷钾含量等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两个品种在不同氮形态水培营养液中表现迥异,芭尔德温在改良配方中生长最好,而灿烂却是在1/2 Hogland营养液中生长最好.[结论]蓝莓品种间对氮形态的需求各异,为此,科学的水培繁育应针对不同的品种调整配方及浓度.一般蓝莓商品苗的生产年限为1.5~2.0 a,经水培研究,适宜的水培营养液能够刺激蓝莓根系发育,促进植株生长,缩短育苗年限,加快苗木繁育进程.


不同前处理方法对ICP-MS法测定热带水果中主要重金属元素的影响
《福建农业科技 》 2019
摘要:分别采用微波消解法、湿式消解法以及干法灰化法对水果样品进行前处理,并建立最佳消解方法,然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不同前处理样品中的Pb、Cd、Cr、Ni等4种元素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Pb、Cd、Cr、Ni等4种元素经过微波消解后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29 0、0.002 6、0.021 0、0.250 0μg·L-1,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5%,加标回收率为88.1%~108.3%;4种元素经过湿法消解后的方法检出限为0.028 0、0.002 4、0.018 0、0.210 0μg·L-1,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3.5%,加标回收率为86.7%~106.9%;4种元素经过干法灰化法后的方法检出限为0.031 0、0.002 8、0.023 0、0.250 0μg·L-1,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3.5%,加标回收率为86.6%~111.5%.这3种前处理方法与ICP-MS法结合均能对热带水果中重金属元素进行较为准确的检测,微波消解法具有检测结果准确、耗时少、操作简便等优点;湿式消解法具有方法检出限低、结果准确且重现性好等优点;干法灰化法具备结果准确等优点,但耗时较长.


农业产业规模与结构对农村减贫的门槛效应分析-以福建省为例
《福建农业学报 》 2019
摘要:[目的]分析农业产业发挥减贫效应的门槛条件,为精准扶贫和扶贫资金的有效利用提供政策参考.[方法]在农业产业发展与贫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福建省县域贫困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构建门槛回归模型,以残差平方和最小化为条件确定门槛值,在考虑基础设施、金融情况、教育水平、医疗条件下,主要从规模和结构两个方面检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农业产业扶贫的门槛效应.[结果]当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门槛值时,农业产业规模越大,农业产业的弱质性越强于益贫性,越不利于减贫,但是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有利于减缓贫困.当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门槛值时,农业产业的规模扩张对农村减贫发挥出正向效应.随着农业产业规模的扩大,农业产业的益贫性强于弱质性,减贫效应开始显现.若某个地区已经脱离贫困,就会进入资本积累的良性循环,农业产业的适度规模就会产生规模经济,大幅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结论]福建地区农村贫困存在贫困门槛效应.对于尚未跳出贫困陷阱的地区,建议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完善农村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兜底式扶贫.对于跳出贫困陷阱的地区,建议加快农地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发展,推广资源资产收益扶贫机制.


生物炭添加对猪粪菌渣堆肥过程中Cu、Zn的钝化作用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生物炭对猪粪堆肥过程中重金属钝化效果的影响,利用强制通风静态堆肥技术研究不同生物炭添加量对猪粪菌渣好氧堆肥发酵效果及重金属Cu、Zn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添加生物炭堆肥处理相比,添加生物炭处理提高堆肥pH值0.2~0.3个单位,至堆肥结束时提高堆肥含水率15.6%~20.0%.添加生物炭改善了通气条件、pH、含水率等堆肥性质,加速了堆肥进程,其中6%和9%生物炭添加处理高温持续期显著高于未添加生物炭处理.堆肥处理后,猪粪、菌渣等混合物料中交换态Cu、Zn含量分别下降了4.25%~12.06%和2.83%~20.87%;堆肥处理能促进堆肥中Zn、Cu的形态向活性低的方向转化,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堆肥物料中适量添加花生壳生物炭可提高对重金属Cu、Zn的钝化作用,其中6%生物炭添加处理对重金属Cu、Zn的钝化效果最好,分别为18.84%和11.55%.适量添加生物炭可加速猪粪菌渣堆肥进程和降低堆肥中Cu、Zn有效性,其中以6%生物炭添加量的钝化效果最好.


农业绿色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融合发展的对策思考
《福建农业科技 》 2019
摘要:阐述了绿色发展背景下农业绿色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辩证统一关系,提出了推动农业绿色生产与美丽乡村建设协同发展的总体思路,包括:因地制宜推动区域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注重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的融合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结合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治,美丽乡村建设谋划点、线、面的综合提升.


苹果园8种常用药剂对加州新小绥螨的安全性评价
《山东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为了明确苹果园常用药剂对加州新小绥螨的安全性,本研究利用室内叶片残毒法测定了8种药剂对加州新小绥螨的毒力。结果表明,联苯肼酯、螺螨酯、吡蚜酮、噻虫嗪、氯虫苯甲酰胺对加州新小绥螨24 h内均无明显毒杀作用;哒螨灵、虫酰肼、阿维菌素对加州新小绥螨24 h内有明显毒杀作用,其中阿维菌素的毒力最高,LC_(50)为14.686 mg/L,其次为虫酰肼,LC_(50)为18.348 mg/L,毒力最低的是哒螨灵,LC_(50)为33.765 mg/L。根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的测定标准,阿维菌素和哒螨灵对加州新小绥螨表现出中等风险性;虫酰肼对加州新小绥螨表现出高风险性。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蜀恢527对白叶枯病的抗性
《福建农业科技 》 2019
摘要: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快速实现对目标基因的准确选择,为分子育种提供有效工具.以杂交水稻恢复系蜀恢527为受体亲本,以携带抗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3的IRBBL23为供体亲本,利用杂交、回交育种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将广谱持久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导入到优良恢复系蜀恢527中,获得22份含有Xa23基因的改良株系.用白叶枯病菌致病菌系P6接种改良株系,筛选出1份高抗白叶枯病的新恢复系R527 Xa23.进一步考察R527 Xa23与不育系谷A、Ⅱ32A和特丰A配制杂交组合的农艺性状,结果显示R527 Xa23与蜀恢R527的组合,在穗长、每株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相关农艺性状上相似,表明该恢复系R527 Xa23在培育白叶枯病抗性杂交水稻组合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水稻 蜀恢527 白叶枯病 Xa23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创伤弧菌浸泡感染对孔雀鱼的影响
《福建畜牧兽医 》 2019
摘要:为建立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的感染模型,了解创伤弧菌对孔雀鱼(Poecilia reticulate)的致病力以及创伤弧菌感染对孔雀鱼免疫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将孔雀鱼分为4组,分别以创伤弧菌FZ03-5X浓度为3.3×108、3.3×107、3.3×106和0 CFU/mL的菌液浸泡感染5 h,检测感染15 d后3.3×107CFU/mL浸泡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鳃免疫相关因子和凋亡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4个浓度组孔雀鱼的死亡率分别为40%、18.33%、13.33%和6.67%。感染15 d后,肿瘤坏死因子(TNF)、Mx因子、与细胞凋亡相关的凋亡因子FAS和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试验结果说明,创伤弧菌可通过浸泡的方式使孔雀鱼致病,孔雀鱼因创伤弧菌感染产生的炎症反应可持续15 d。


绿肥还土对红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福建农业科技 》 2019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绿肥施用量对种植果树红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绿肥处理土壤中总有机碳、轻组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分别比不施肥处理提高了35. 75%~154. 69%、161. 04%~289. 99%、87. 06%~255. 39%、96. 36%~175. 87%,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分别提高了21. 97%~128. 83%、63. 41%~144. 14%、31. 97%~150. 72%、47. 02%~105. 56%;且土壤中轻组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增幅显著高于土壤总有机碳,说明绿肥还土有利于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积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