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441条记录
环境约束下福建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运用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对1993-2015年福建省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比较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变动的累积性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福建省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由技术进步推动;省内9地市之间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莆田增长最快,福州、漳州、宁德和厦门增长较快,南平和泉州增长较慢,龙岩和三明负增长。另一方面,福建省9地市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差距呈现增大的态势,并出现两极分化格局。

关键词: 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 环境全要素生产率 福建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猕猴桃过氧化物酶基因在不同器官中的表达分析

东南园艺 2018

摘要:为了解猕猴桃过氧化物酶基因的调控功能,试验采用q RT-PCR技术分析了Ad POD27和Ad POD64在猕猴桃不同器官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在猕猴桃不同器官中,Ad POD27和Ad POD64的表达模式较为一致,均在根中大量表达,其次是茎,而在果实中表达量最低。此外,除果实以外,Ad POD27在猕猴桃不同器官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Ad POD64。研究认为,Ad POD27与Ad POD64可能参与了猕猴桃根和茎的木质化形成过程,且Ad POD27发挥的调控作用更为明显。

关键词: 猕猴桃 过氧化物酶 器官 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Fenton法测定茶薪菇发酵产物的抗氧化活性

福建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以番红为氧化还原指示剂,用Fenton反应法,通过研究番红用量、样液用量、pH值和维生素C对反应体系吸光值的影响,改进Fenton法以建立一种茶薪菇发酵产物抗氧化性的快速检测方法。改进的条件为:pH7.0~7.5,520μg·mL~(-1)的番红溶液由0.5mL变成2.0mL,样液由7.0mL变成0.5mL,30min内显色稳定;在最佳条件下,以维生素C作为羟自由基清除剂阳性对照,为茶薪菇发酵产物的抗氧化性评价提供标准。结果表明:茶薪菇胞内、胞外的羟自由基清除率分别达48.62%~65.43%(维生素C当量72.62~90.22mmol·L~(-1))、57.59%~72.82%(维生素C当量82.02~97.96mmol·L~(-1)),证实了改进Fenton法的实用性,且所用试剂均无毒副作用,可快速测定茶薪菇发酵产物的抗氧化性。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Fenton反应 羟自由基(·OH) 番红 抗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壳寡糖复合1-MCP处理对贵妃枇杷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保鲜与加工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以贵妃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为试材,采后以1%壳寡糖、1.0μL/L 1-MCP单一及复合处理,处理后置于20℃、相对湿度85%~95%环境中贮藏,分析不同处理对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壳寡糖与1-MCP熏蒸复合处理较两者单一处理更能降低枇杷果实的失重率、腐烂率,保持果色;延缓果实还原型抗坏血酸、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抑制枇杷果实的呼吸强度、相对电导率的上升;显著改善果实贮藏期间的感官品质、营养品质;1%壳寡糖+1.0μL/L 1-MCP熏蒸复合处理技术比两者单一处理具有更好的保鲜效果。

关键词: 贵妃枇杷 壳寡糖 1-MCP 保鲜剂 贮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黄秋葵花的花青素和总黄酮含量分析

热带农业科学 2018

摘要:分别采用水浴超声波法辅助提取、分光光度法和硝酸铝显色法对不同黄秋葵花的花青素和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黄秋葵花的花青素含量与其总黄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且紫色花的花青素和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1.39%和3.13%。

关键词: 黄秋葵 花青素 总黄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鸭瘟病毒新近分离毒株部分基因变异分析

畜牧兽医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研究鸭群中新流行的鸭瘟病毒(duck plaque virus,DPV)感染状况及其分子特征。本研究对2016—2017年福建不同地区疑似感染DPV的发病鸭组织样品进行了检测、病毒分离和部分基因的序列分析。从临床样品中分离获得24株DPV,发现确诊感染DPV鸭的日龄存在品种差异性,其中半番鸭和番鸭感染DPV的日龄中位值分别为90和88d,而麻鸭感染DPV的日龄中位值为287d。对DPVUL56/LORF5基因、TK/gH基因及UL2区域的序列分析表明,分离毒株均未出现基因片段缺失,与我国DPV参考强毒株的序列相似性均在99%以上,但在UL56/LORF5基因及TK基因上存在有规律性的核苷酸变异。经分子系统进化分析发现,新近流行的DPV毒株与我国参考强毒株(GroupⅠ)处于不同进化分支,为GroupⅡ进化分支,且可进一步细分为两个不同的亚分支(GroupⅡa、GroupⅡb)。以上结果揭示,新近流行的DPV毒株感染不同品种鸭存在日龄差异性,与我国DPV参考强毒株相比已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异,应加强对该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监测,实时了解其流行变异情况,为新流行鸭瘟的快速准确诊断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鸭瘟病毒 分离鉴定 分子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曲叶病毒福建省分离物的分子鉴定

福建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鉴定福建省甘薯曲叶病毒Sweet potato leaf curl virus,SPLCV,并分析其病原的分子特征,根据已报道的SPLCV基因组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获得的特异性片段进行回收、克隆、测序。根据测序结果设计了扩增SPLCV基因组全长引物(SPLCVQ),同时利用已报道的DNA-B的通用引物PCRc1/PBLlv进行扩增,克隆获得SPLCV分离物基因组全长为2 827bp,该序列含有6个开放阅读框,只含有DNA-A组分,不含有DNA-B组分(GenBank登录号:KT202303)。核苷酸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分离物与河南、江苏、浙江、韩国、美国亲缘关系最近,处于同一亚组的不同分支中。

关键词: 甘薯 甘薯曲叶病毒 序列分析 基因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本刀角瓢虫对烟粉虱种群的控制作用评价

福建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日本刀角瓢虫对烟粉虱的捕食作用和功能反应,并通过田间笼罩试验评价了日本刀角瓢虫对烟粉虱种群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日本刀角瓢虫成虫和各龄幼虫均可捕食烟粉虱各虫态,其中单头瓢虫雌成虫对烟粉虱卵、1~4龄若虫的日均捕食量分别为640.8粒和514.4、306.0、136.1、70.4头;单头瓢虫1~4龄幼虫对烟粉虱卵的日均捕食量分别为57.8、133.7、403.7、660.9粒;瓢虫雌成虫对烟粉虱卵的功能反应模型属HollingⅡ型,瞬间攻击率(α)为1.0144,处理猎物时间(Th)为0.000 7,单只雌虫每日最大捕食量(1/h)为1 366.78粒;在田间笼罩实验中,释放瓢虫后的第6周,与对照相比,每株释放1、3、5对瓢虫对烟粉虱成虫的控制效果分别达55.31%、73.25%和84.33%,对烟粉虱卵+若虫的控制效果分别达53.82%、83.14%和91.79%。

关键词: 生物防治 捕食性天敌 烟粉虱 种群动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谈农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

办公室业务 2018

摘要: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社会现代化、信息化已成为国际发展中的必然趋势,档案信息化建设平台的构建,在节省档案管理时间、提高档案管理效率的同时,也避免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与传统档案管理模式相比,农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对于整个档案管理工作有着不可忽视的优势,它提高了我国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也使得档案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合理,让办公变得系统化。

关键词: 农业科技 档案信息 规范档案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共词分析的国内茶树种质资源研究热点分析

茶叶学报 2018

摘要:选用"茶树"作主题词,词频并含"种质资源",对CNKI数据库进行高级检索,收集1997~2017年国内发表的有关茶树种质资源研究的文献,可获得期刊来源有效题录218条,以齐普夫第二定律为依据可筛选出30个高频关键词。通过构建相异矩阵,由SPSS进行聚类和多维尺度分析。结果显示,20年来国内茶树种质资源研究主题可以划分为4个类别,即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基于生化成分的分析和茶树育种是我国茶树种质资源研究主题结构及热点研究领域,整体表现为研究主题明确,但热点研究领域范围有限。

关键词: 共词分析 茶树 种质资源 聚类分析 多维尺度分析 研究热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