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养殖施氏鲟亲鱼群体遗传多样性
《贵州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施氏鲟养殖场后备亲本的遗传背景,抑制种质资源退化,防止近交衰退,采用30对鲟属微卫星分子标记,分析施氏鲟后备亲鱼的遗传多样性,筛选出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引物。将筛选的引物进行荧光标记,对32尾后备亲鱼进行基因组DNA扩增,采用毛细管电泳进行基因分型,统计分析等位基因数、多态信息含量(PIC)等遗传多样性指标。结果表明:筛选出多态性微卫星标记13对基因,13个位点共扩增等位基因166个,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2.77,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8.03,等位基因频率为0.006 7~0.4314,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860 7,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844 9。初步表明,该亲鱼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池塘生态养殖鱼鳖集成技术试验
《科学养鱼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2013年初,我们在遵义绥阳县选择了2个农户10亩池塘进行了生态养殖集成技术模式的示范试验,经过近2年的养殖,已初见成效,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其中一农户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以供参考。一、材料与准备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3~5亩,水深1~1.6米,池塘底质为土质,淤泥20厘米左右。并根据鳖的生活习性,对现有池塘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在池塘四周建造防逃墙,墙高50厘米左右,墙顶端向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肾蕨的光合特性
《江苏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晴天,利用英国Lcpro+光合仪研究了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肾蕨[Nephrolepis auriculata(L.)Trime]的光合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光合有效辐射与肾蕨净光合速率显著相关,与其他因子相关性不明显。光合有效辐射、大气温度是影响肾蕨蒸腾速率的限制性因素,和细胞间CO2浓度极显著负相关。测得肾蕨日均净光合速率6.54μmol/(m2·s)、蒸腾速率5.49 mmol/(m2·s)、水分利用效率1.29μmol/mmol。地域环境是影响光合生理的重要因素。研究石漠化地区肾蕨光合生理特性,对石漠化生态环境恢复、水土流失防护、生态环境变化响应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石漠化 生态环境 修复 园艺花卉 肾蕨 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水分利用效率 初步研究


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50的丰产稳产性与适应性分析
《种子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油研50参加贵州省区试和国家区试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油研50丰产稳产性突出。油研50在"十二五"期间作贵州省区试对照品种,5年参试新组合共67个,正式通过审定的只有1个,审定通过率仅1.8%。而"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分别达17.1%,22.7%。油研50的平均单产水平比"十一五"期间的对照品种油研10号提高了20.74kg/667m2,单产水平提高13.47%,比"十五"期间的对照品种油研七号提高了31.5kg/667m2,单产水平提高22.0%。连续8个参试年度,其稳产性均位居前列,表现很好。而且株高适中,平均为176.7cm、株型较紧凑、结荚结实性好、角粗长、千粒重较大,平均达4g左右。对菌核病抗性为低感、较抗病毒病、抗倒性强,与对照中油杂2号相当,其抗寒性强于中油杂2号。抗裂角指数为0.47,至目前为止油研50是极少数通过国审的抗裂角性强而适宜机播机收的优质轻简高效杂交油菜品种之一。


优质多抗糯玉米新品种黔糯968的选育
《贵州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黔糯968是贵州省旱粮研究所选用Qw85作为父本,Qw179作为母本组配而成,2012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黔审玉2012019号。2010—2011贵州省鲜食(糯)玉米区域试验2年14个点次平均产量为793.9kg/667m2,较对照增产4.5%,增产点次13个,增产点(次)占总点(次)的92.9%。该品种具有高产、多抗、适应性好,外观品质及食用品质好,熟期较早等特点,贵州省内玉米种植区域及相似生态区域均可种植。


贵州瑶山鸡线粒体DNA D-loop区序列的多态性
《贵州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从母系遗传角度探明贵州瑶山鸡的群体遗传背景,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技术对124只贵州瑶山鸡样品的线粒体DNA控制区(mtDNA D-loop)第Ⅰ高变区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分析的D-loop区部分序列(570bp)中,A、G、C、T核苷酸平均含量分别为30.1%、13.5%、29.5%和26.9%;有26个核苷酸多态位点,其中转换位点24个,颠换位点1个,转换和颠换同时存在位点1个;核苷酸多样度(Pi)平均为0.013 5;核苷酸平均差异数(k)为6.457;单倍型21种,多样度(Hd)平均为0.793。通过群体构建的NJ聚类图分子系统树发现,贵州瑶山鸡起源于红原鸡。
关键词: 贵州瑶山鸡 线粒体DNA D-loop 遗传多样性 单倍型


贵州黎平县侗族村寨香禾糯资源利用与保护现状的考察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贵州特色稻种香禾糯是我国水稻研究的宝贵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这一资源具有重要意义。采取查阅文献、普查资源、专业组队、地方座谈、制定方案、实地考察和采集样品等多种方式,对贵州省黎平县6个乡(镇)15个行政村侗族村寨香禾糯资源利用与保护现状进行了全面考察,结果发现黎平县作为香禾糯的主要产区和"糯食文化圈"的发祥地之一,至今仍保留较为多样的遗传资源,凝聚了丰富的传统知识,采集样品45份;香禾糯的利用、保护和传承与当地民族文化密切相关,相互交融,已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民族文化元素,渗透到侗族百姓日常饮食、宗教祭祀和节日庆典的方方面面。针对当前黎平县香禾糯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持续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高产优质抗逆杂交中籼早熟水稻安优5819的选育
《贵州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利用自育水稻恢复系黔恢5819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水稻不育系安丰A组配,育成三系杂交中籼水稻新组合安优5819,并于2014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黔审稻2014013号)。该组合在2012年、2013年贵州省杂交水稻区域试验的平均产量分别为589.27kg/667m2和646.26kg/667m2,分别比对照香早优2017增产8.66%和8.80%,2年累计16点次中增产15点次;2013年贵州省杂交水稻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584.81kg/667m2,比对照香早优2017增产2.31%。安优5819表现高产、抗病、优质和熟期适中,适宜贵州中高海拔稻区种植。
黄土高原模拟轮牧对高糖黑麦草生产性能的影响
《草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黄土高原引种3种高糖黑麦草(Lolium perenne),采用模拟轮牧(SG)和全株收获干草(MH)两种利用方式,评价饲草生产性能。SG的3种高糖黑麦草品种的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和粗灰分的含量明显高于MH,SG的粗纤维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低于MH(P<0.05)。SG显著增加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和水分利用效率(P<0.05),提高‘明星’和‘优质’的总能产量。高糖黑麦草品种"明星"的产草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各种养分的产量极显著高于其他2个高糖黑麦草品种‘神奇’和‘阿旺’(P<0.01),其他高糖黑麦草品种与对照品种差异不显著(P>0.05)。SG提高高糖黑麦草的饲用价值,且‘明星’的饲用价值高于其他品种。
关键词: 黄土高原 高糖黑麦草 模拟轮牧 干草 营养体农业 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