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浦东新区果园村土壤养分状况评价及其空间变异分析
《上海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传统统计和地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果园村农田耕层土壤养分进行了空间变异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果园村土壤N、K养分供应不足,P的供应充足,且盈余较大。因此,果园村土壤养分管理以施N为主,平衡P、K,注意B肥使用。果园村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相关性拟合度较低,空间变异结构差异性不明显,说明其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程度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果园村土壤N、P、K的最大相关距离在100~130m,这可作为村级土壤N、P、K养分分区管理中分区大小的依据。


湖泊型水源地管理研究——以苏州市太湖水源地为例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饮用水安全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也是自然资源管理研究的热点。基于实地调研、部门访谈和制度条文的梳理与分析,以苏州市太湖水源地为例研究湖泊型水源地管理体制。研究表明:我国水源地管理由国家、省、市、县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构成相对完善的制度体系,具有水资源和水环境分割管理、流域管理和行政区管理交错的制度特征,初步具备了综合管理的架构;水源保护缺乏流域管治的思维,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制度支撑不足;在管理手段上以命令控制型手段为主,经济激励与公众参与不足。建立水源地综合管理协调机制,完善经济激励手段,推进公众参与,实施水源地管理共同责任机制将有利于提高水源地管理效率。


亚精胺诱导黄瓜幼苗对白粉病抗性的研究
《西北植物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黄瓜品种‘长春密刺’幼苗为材料,研究了亚精氨(Spd)诱导黄瓜幼苗对白粉病的抗性,并测定Spd处理和白粉菌接种对黄瓜叶片4种防御酶活性及3种防卫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1)0.2~1.0mmol.L-1 Spd对黄瓜幼苗白粉病抗性均有不同程度的诱抗效果,并以0.8mmol.L-1 Spd处理效果最明显,诱导效率可达55.3%。(2)喷施Spd或接种白粉菌均可提高黄瓜叶片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且诱导并接种处理的植株叶片上述酶活性均比只诱导不接种处理的上升速度更快;同时,Spd处理和接种白粉菌可以提高植株叶片中POX、PAL、PR-1a基因的表达量。研究表明,Spd处理可以诱导防卫基因表达的增强,提高防御酶活性,显著降低病情指数,增强黄瓜幼苗对白粉病的抗性。


基于SOA构建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信息服务平台
《上海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SOA架构构建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信息服务平台,通过WebService技术将病虫害采集信息与防治模型发布为Web服务,形成一个开放的、易于其他信息系统集成的服务平台,从而克服了信息系统彼此封闭的障碍,实现了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关键词: 服务平台 信息共享 水稻 病虫害防治 面向服务架构 WebService


人工培育蝉花与天然蝉花中化学成分的比较
《食用菌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以天然蝉花做对比,对人工培育蝉花(Cordyceps sobolifera)子实体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工培育蝉花子实体中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灰分、粗多糖、虫草酸含量分别为31.8%、4.46%、17.00%、3.36%、9.74%和13.30%,尿苷、鸟苷、腺苷的含量分别为1.27、0.41、0.70mg/kg,与天然蝉花相比,人工培育蝉花子实体中粗纤维、多糖、虫草酸、尿苷含量明显高于后者,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总量低于天然蝉花,但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略高于天然蝉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