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193条记录
杂交香稻黔香优302施尿素量与栽插株数栽培试验

贵州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6年在贵阳市郊(海拔1 140 m),对优质杂交香稻黔香优302进行了不同施氮量和不同栽插株数的裂区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贵阳市郊施用蚕豆绿肥1 000 kg/667m2作基肥,4月1日播种,秧龄55 d,栽插基本苗1.2万株/667m2的条件下,栽插2株和施尿素10 kg/667m2,产量达到642.78 kg/667m2,达到省工、高效的结果。并对黔优302在中高海拔地区(海拔1 100~1 300 m)的栽培技术和经济效果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杂交香稻 黔香优302 施尿素量 栽插株数 栽培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DNA分子标记在甘薯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论述了分子标记在甘薯的起源、进化与分类,图谱构建、遗传多样性分析、品种鉴定、基因定位和辅助育种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并对甘薯的分子育种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DNA分子标记 甘薯 遗传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威宁球茎草芦新品种选育

种子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威宁球茎草芦是以贵州省威宁县逸生球茎草芦种子为原始材料,利用改良混合选择法,经10多年选育而成的多年生牧草新品种。该牧草四季青绿、耐热、抗旱、耐瘠薄,鲜草产量达86 t/hm2,比法恩苇状羊茅增产32.5%,较原始群体增产133.12%;分蘖期-抽穗期粗蛋含量13.42%~16.96%,粗脂肪含量均在4.56%以上,粗纤维含量21.05%~34.66%,营养丰富,适口性好。适合我国长江中下游低山、丘陵等地区种植,是建立人工草地、改良天然草场和生态建设的优良牧草。

关键词: 威宁球茎草芦 选育 产量 营养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撒播轻型栽培技术研究 Ⅵ.油菜撒播轻型栽培技术的大面积示范

贵州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3~2005年度在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七眼桥镇用油研7号、油研10号、油研8号等进行油菜撒播高产、高效的轻型配套栽培技术试验示范,面积分别为3.41 hm2和100 hm2,平均单产分别达164.1 kg/667m2和133.2 kg/667m2。其中,2004年验收的10块地(测量面积合计0.685 hm2)的撒播油菜平均产量为158.9 kg/667m2,最高产量达210~230 kg/667m2;2005年验收各类田块19块(面积合计1.159 hm2),单产105~206.3 kg/667m2。除去人工(每个工按15元计)、牛工(每个工按30元计)、物资投入外,667m2纯收入达189.57元,单个劳动力的产值达35.83元,比同地育苗移栽分别高131.11元/667m2和17.83元/个,比当地传统的苦油菜(芥菜型)撒播栽培增收175.72元/667m2。

关键词: 撒播 油菜 高产 轻型栽培技术 示范 纯收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6份贵州省芥菜型油菜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贵州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RAPD标记,对26份贵州省芥菜型油菜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16条RAPD随机引物共扩增出148条带,其中85条带具有多态性,多态率达57%。通过UPMGA法建立了贵州省26份芥菜型油菜的亲缘关系聚类图,在遗传距离0.30740上,26份材料分为Ⅰ、Ⅱ两个类群,第Ⅰ类群2个品种,第Ⅱ类群24个品种;在遗传距离0.903 37上,第Ⅱ类群划分为3个亚簇ⅡA、ⅡB、ⅡC,亚簇ⅡA有1个品种,亚簇ⅡB有6个品种,亚簇ⅡC有17个品种。万山苦油菜和镇远苦油菜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小,为0.441 68,亲缘关系最近。结果表明,贵州芥菜型油菜资源间差异明显,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关键词: 芥菜型油菜 RAPD标记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干制方法对辣椒种子活力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不同干制方法对辣椒种子质量的影响,以遵义朝天辣椒为材料,设置了8种不同干制方法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干制方法处理对辣椒种子活力的影响有显著的差异,以椒果直接挂串置于通风处自然风干后在用种时采种的种子发芽整齐度、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最好;如采用烘制辣椒种的干制方法,辣椒种果烘制温度以40℃左右为宜。

关键词: 辣椒 种子 干制方法 发芽率 种子活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喀斯特山区县级尺度土壤养分分区初探

西南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土壤养分分区可为作物施肥分区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以贵州典型的喀斯特山区县为例,采用GPS定位取1400个样点,利用G IS技术,对喀斯特山区县级尺度土壤养分分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据不同的土壤养分含量特点,将6个土壤养分分为2~4个分区。

关键词: 喀斯特山区 土壤养分 分区 黔西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坡耕地水土保持措施效益研究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旱坡地水土保持的截流沟措施、横坡种植措施和植物篱措施进行效益研究,结果表明:在裸露耕地上,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地表径流达到4 044.4m3/hm2.a、土壤流失高达172.4 t/hm2.a,以此速率流失土壤,其耕层(15 cm)约在12年后,将被冲刷殆尽。截流沟措施与横坡种植措施相比,可减少地表径流702.6m3/hm2.a和土壤流失19.2 t/hm2.a;但其占地面积大,农作物产量低,收益小。植物篱种植措施与横坡种植相比可减少地表径流345.3m3/hm2.a;土壤流失21.0 t/hm2.a。虽然植物篱占据耕地面积,但并不影响农作物产量。植物篱种植下的耕层土壤的酸碱度和质地得到改善,土壤养分含量有所提高,土壤侵蚀速率远低于易风化土壤的成土速率,同时结合人工翻耕,每年平均以17.5 cm的速度形成梯坎,以1.1°的速度减缓坡度。该项措施最终可实现坡改梯的目的,实现旱坡地的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 坡耕地 水土流失 植物篱 水土保持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磷石膏改良强酸性黄壤的效应研究

水土保持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以耐铝能力弱的高粱和强酸性黄壤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磷石膏对强酸性环境高粱生长、养分平衡以及对土壤有效养分和交换铝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强酸性黄壤上,由于铝毒作用,即使施足氮磷钾肥,高粱也生长不良;施用磷石膏和石灰的高粱生长正常,各生物学性状均极显著优于对照,施磷石膏高粱长势更优于施石灰者,高粱干重与磷石膏、石灰的施用量呈二次曲线变化(回归方程分别为:y=6.88+11.92x-1.65x2,R=0.983;y=6.88+6.39x-0.72x2,R=0.996),高粱株高和根长与磷石膏、石灰的施用量也呈二次曲线变化;磷石膏降低酸性黄壤铝毒、提高植物钙含量的效果略逊于石灰,在提高植物营养三要素(特别是磷、钾元素)的作用方面优于石灰,施磷石膏高粱磷、钾含量较石灰处理分别提高117.0%~200.0%和13.0%~14.8%;施磷石膏生长良好的高粱植株氮/磷、氮/钾、钾/磷比分别为6.8~7.1,1.2~1.3和5.4~5.6,比值适中、变幅小,氮/铝、磷/铝、钾/铝、钙/铝比分别是对照植株的1.9~2.0倍,5.8~6.3倍,1.8~2.1倍和2.0~2.5倍,改善和调节了高粱体内氮、磷、钾、钙养分的平衡;施磷石膏的土壤有效氮、磷、钾、钙较对照极显著增加,土壤有效磷、钾分别比施石灰提高41.8%~114.2%和59.4%~67.5%,施石灰的土壤有效磷、钾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磷石膏 强酸性黄壤 交换铝 养分平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省绿色渔业的发展思考

贵州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绿色渔业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绿色渔业的资源条件、技术基础、组织保障等五个方面,阐述了贵州省今后在绿色渔业的研究和发展及推动其产业化方面的设想和看法。

关键词: 绿色渔业 质量安全 技术基础 产业化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