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黔单21系贵州省旱粮研究所以自选系GX137为母本,外引系4011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2005年该品种贵州省区试和生产试验中表现突出,各点综合表现良好,总评名列第2位;同年在国家西南三组区试中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品种稳定性好。可在贵州省海拔2300m以下的上、中、下等肥力地区和类似贵州生态的四川、重庆、湖北、云南、广西和湖南等省(区)种植,适宜密度为2800~3800株/667m2。
关键词:
玉米
新品种
黔单21
品种选育
配套技术
《贵州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贵州省平坝县马场镇栗木村土壤养分测试数据为例,利用经典统计及地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结合GIS技术对土壤有机质、氨态氮、速效磷、速效钾的空间变异特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根据旱地和水田中各土壤养分元素的不同空间变异特性分别选出了各自的最优插值方法,生成了空间变异分布图。
关键词:
地统计学
空间变异
有机质
氨态氮
速效磷
速效钾
喀斯特山区
土壤养分
《贵州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来,家蚕真菌类病害对贵州蚕区养蚕生产的危害呈逐年上升趋势,为了在生产中能更好地预防家蚕真菌类病害的发生,结合原蚕基地建设和蚕业生产实际,对家蚕真菌类病害的发病特点和发病规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关键词:
家蚕
真菌类病害
发病规律
防治措施
《贵州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强化栽培
规范
《贵州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贵州地形和气候特点为基础,对全省野生茶树资源的植被类型、自然分布规律及其形态特征以及适生条件与种性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其分布在海拔1 000~1 900 m,≥10℃年积温4 000~5 000℃,极端低温不低于-10℃。从形态性状上和生化分析得到,野生茶树在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下长期生长,形成了许多固定的特征及其潜在的社会价值与经济意义,建议加强对其进行研究和开发。
关键词:
野生茶树
生态型
年积温
贵州
《贵州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挖掘利用地方稻种资源,利用贵州高原粳稻与矮秆籼稻杂交改良,经过2次杂交(纳雍大红谷/南京11//8902S),多代单株选择,育成耐寒保持材料95F076,用其与野败胞质不育系珍汕97A杂交,再连续8代回交,育成新不育系G98A。
关键词:
水稻
三系不育系
G98A
杂交改良
《贵州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文中从信息资源特点、信息资源分类、数据库建设等方面对农业信息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进行了阐述与分析,以期为更好地开展农业信息服务工作,为农业信息资源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信息网
农业信息
资源建设
开发利用
《种子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20个不同气象因子与黔草1号种子产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气象因子与种子产量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其相关作用差异明显。其中,春季均温与种子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10℃的积温和秋季均温与种子产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说明春季均温高、≥10℃的积温多、秋季均温较高对黔草1号增产较显著;在与黔草1号种子产量呈负相关的气象因子中,冬季日照时数与种子产量关系较大,说明冬季日照时数少对增产有利,反之亦然。
关键词:
黔草1号高羊茅
气象因子
种子产量
相关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6年,在贵州省大方县(黔西北)对夏秋反季节甘蓝菜青虫的发生危害进行了调查及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甘蓝菜青虫消长出现明显的双峰型,发生盛期出现在8月10日至9月24日,发生高峰日分别在8月25日和9月14日。选用的5种农药做田间防效试验,筛选出1.8%阿维菌素乳油、40%辛硫磷乳油和25%快杀灵乳油3种防效较高的农药,防效分别为89.19%~97.27%、89.26%~94.33%和87.55%~90.26%,可供生产上择用。
关键词:
夏秋反季节
甘蓝
菜青虫
调查
防治
《贵州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茄果类蔬菜需肥特性,综合考虑土壤类型、栽培季节、生产技术等对施肥的影响,将定性的专家推荐方法与定量的目标产量法相结合,确定了支持番茄、茄子与鲜食辣椒的推荐施肥模型与肥料影响因子的算法。用独立于建模的其它试验观测资料对模型及其参数的算法进行了测试检验,有较好的可靠性。
关键词:
番茄
茄子
鲜食辣椒
推荐施肥
施肥模型
专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