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贵阳地区草坪地杂草进行了调查,主要杂草有14科29种,以菊科、禾本科杂草数量较多,分别为8种和5种。以三叶草在高尔夫球场429叶/m2发生数量最大。三叶草、蒿草、破铜钱、酢浆草是贵阳地区草坪地优势杂草,是防治的重点。
关键词:
草坪
杂草
杂草危害
贵阳
《中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抗杀虫双、杀螟丹和溴氰菊酯品系的神经乙酰胆碱受体及与它们对沙蚕毒素类药物的抗性间的关系。【方法】测定不同品系小菜蛾的神经乙酰胆碱受体与125I标记的α-银环蛇毒素的结合率。【结果】抗杀虫双、杀螟丹品系小菜蛾的神经乙酰胆碱受体对沙蚕毒素药物有显著的靶标不敏感性,它们与配体的结合率大约分别是敏感品系的66%和60%,在溴氰菊酯抗性品系中没有明显变化。【结论】神经乙酰胆碱受体对杀虫剂敏感性下降可能是小菜蛾对沙蚕毒素药物产生抗性的一种作用机理。
关键词:
小菜蛾
杀虫双
杀螟丹
神经乙酰胆碱受体
抗药性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贵阳市城郊菜地土壤铅状况,为无公害蔬菜生产提供基础资料,2005年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测试方法对贵阳市城郊菜地耕层土壤铅含量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贵阳市郊区菜地耕层土壤铅含量不同地区差异较大,最高值为最低值的5.97倍。菜地耕层土壤铅污染现状总体上不严重,尚处于清洁和基本清洁水平。影响贵阳市郊区菜地耕层土壤铅含量的自然因素主要是土壤母质和土壤类型,人为因素主要是冶炼厂、工业垃圾、汽车尾气等带来的点源污染,其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
关键词:
贵阳市
菜地
土壤铅含量
点源污染
《贵州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充分利用罗甸的"天然温室"优势,进一步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农民收入,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在不同的蔬菜淡季,向市场提供商品蔬菜,2003年开始进行早果菜—水稻—秋冬果菜一年三熟高效种植模式的试验、示范。2007年示范面积163.3 hm2,平均三季产值达6 617元/667m2;带动面积700 hm2,三季平均产值5 880元/667m2。一年三熟667m2最高产值达万元以上。
关键词:
蔬菜
水稻
三熟
种植模式
《种子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改变甘薯试管苗的培养基成分,观察其生长情况,结果发现试管苗在用白糖替代蔗糖、用自来水替代蒸馏水的MS(1/2有机成分)培养基内生长与在对照(MS+蒸馏水+3%蔗糖+6%琼脂)上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
甘薯
试管苗
培养基
脱毒甘薯
快繁
《贵州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裂区设计,探讨了栽培方式、品种2个试验因子对春大白菜产量和品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方式以有机土栽培的春大白菜长势好,根系活力强,光合速率高,产量提高24.18%,叶球硝酸盐含量降低13.52%,叶球的干物质含量增加5.7%,粗蛋白、总糖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提高3.8%、17.3%和4.7%。4个供试大白菜品种中,黔白3号产量、净菜率、耐抽薹性较优,云春白1号次之。
关键词:
春播大白菜
栽培方式
品种
产量
品质
耐抽薹性
《种子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白菜型油菜产量与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其关联度排列如下:单株种子重>株高>一次分枝数>千粒重>主轴有效角果数>全株有效角果数>每果粒数>有效分枝高度。单株种子重、株高、一次分枝数、千粒重与产量的关联度较大,是决定产量高低的主要因素;每角粒数和有效分枝高度与产量的关联度较小,但它们对产量的作用也可以通过单株种子重、株高等因素表现出来。因此,在利用过程中,要对各因素加以综合考虑,才有可能获得最佳的选择效果。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
经济性状
关联度分析
《激光生物学报
》
2008
CSCD
摘要:采取正交试验设计对环草石斛(Dendrobium loddigesiiRolfe.)组培苗壮苗进行了优化生产工艺研究,以培养基(A)、添加物马铃薯汁液(B)、激素NAA(C)和pH值(D)为因素,以环草石斛组培苗的株高(cm)、茎粗(cm)、叶片数、叶面积(cm2)、根数、根长(cm)、丛生芽数、单株鲜重(g)等各个性状的增加值为考察指标,优选环草石斛组培苗壮苗的生产工艺。其中自己设计了一种改良培养基(WM),结果显示,改良培养基、添加物马铃薯汁液、激素NAA和pH值均对环草石斛组培苗壮苗产生显著影响,其影响程度为培养基>pH>马铃薯汁液>NAA。由此正交试验筛选出环草石斛组培苗壮苗较优生产工艺为A3B3C3D2,即培养基WM,添加马铃薯汁液200 g/L,NAA2 mg/L,pH值5.6。优选出的壮苗工艺经济,简便,苗壮根多且长,适宜工厂化生产。
关键词:
环草石斛
正交试验
壮苗
优选
《安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饲草SAUMZ1的扦插繁殖提供技术指导。[方法]研究了饲草玉米不同茎秆部位及不同茎节数所制作的插穗扦插繁殖的成活情况以及插穗生长的营养基础。[结果]嫩茎插穗的成活率最高;老茎杆下部和嫩茎插穗的生根率、发芽率及可溶性糖含量均较高;含2个节的插穗生根率、成活率均高于1个节的;嫩茎和第2年植株各茎段插穗的总氮含量较高;可溶性糖含量与发芽率呈正相关;总氮含量与生根率、发芽率相关不显著。[结论]成活率和发芽率最高的扦插材料为嫩茎插穗。
关键词:
饲草玉米
扦插繁殖
成活率
发芽率
《贵州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实验从培养基成分、光照、培养温度、传代次数上对茯苓菌株在实验室条件下形成子实体的最适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茯苓菌株子实体产生的最适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7±1)℃,光照强度60%,培养时间18~30 d,传代次数5~7代,空气相对湿度75%左右,产生的子实体形态和数量各不相同,可形成蜂窝状、山状、迷宫状、小菊花状或针状的子实体,单生或群生。
关键词:
茯苓
子实体
培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