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自然环境下5个腰果无性系果实的图像识别算法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自然环境下对5个腰果无性系果实的图像进行了识别研究,得出腰果果实图像识别的组合算法设计。该组合算法设计是首选对原始图像进行双边滤波,选用Lab颜色空间模型,采用OTSU算法进行粗分割,对红色系果实图像选择a通道作为分割通道,对于黄色系果实图像将a通道和L通道的分割图像做代数乘法运算,对残留背景较多的粗分割图像采用K-means算法做精细分割,分割完成后进行连通域分析和圆盘均值滤波,将面积最大的连通域作为目标区域,完成识别。结果表明,在粗分割阶段,CP63-36、GA63、HL2-13和HL2-21果实图像中大部分背景被去除,只残留零星噪声部分,而FL30的粗分割图像残留背景较多,需做精细分割,其精细分割图像中残留背景较少。通过连通域分析和滤波,所有腰果无性系的果实图像都被完整地识别出来。研究表明,该组合算法设计能从自然环境图像中准确有效地识别出腰果果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强割对不同排胶特性的橡胶树品系胶乳生理生化参数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不同排胶特性的巴西橡胶树PR107和CATAS8-79无性系的成龄树为材料,研究强割处理对胶乳中橡胶生物合成相关生理参数和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割处理的PR107和CATAS 8-79品系的胶乳中,HblMYC1基因表达量均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模式,且在强割第3~4刀时达最大值,后期的HblMYC1基因表达量低于初始水平。胶乳干胶含量的变化趋势与HblMYC1基因表达量的趋势一致,而排胶时间、胶乳产量和干胶产量这3个生理参数也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但在强割的第5~6刀时达才到最大值,后期恢复到初始水平。对强割处理胶乳中的各项生理参数及HblMYC1基因表达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PR107品系的胶乳产量、干胶含量与干胶产量三者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干胶含量与HblMYC1基因表达呈极显著正相关;CATAS 8-79品系的排胶时间与胶乳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排胶时间、胶乳产量、干胶含量三者与干胶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强割条件下的胶乳生理参数和HblMYC1基因表达量之间存在相关性,且能够更快速反映出橡胶树品系的橡胶生物合成特性,为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指导制定适宜的橡胶树割胶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强割 橡胶生物合成 干胶含量 HblMYC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BaPS技术的橡胶林土壤呼吸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阐明橡胶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作用及影响因素,对制定橡胶林土壤管理措施、培育土壤有机碳库和评估区域碳收支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气压分离技术(Ba PS)研究了橡胶林砖红壤的土壤呼吸速率对温度、水分及碳氮源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温度(10~30℃)的升高,土壤呼吸速率先增加后下降;土壤孔隙度水(WFPS)为35%~60%时,土壤呼吸速率与其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2=0.448,p<0.05)。WFPS为60%~90%,二者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R~2=0.923,p<0.01);与不施氮相比,低量硝态氮的添加(0.5、2.0、4.0 g/m~2)显著促进了土壤呼吸速率(p<0.05),高量铵态氮的添加(10.0~40.0 g/m~2)则显著抑制了土壤呼吸速率(p<0.05)。土壤呼吸速率与硝态氮、铵态氮(4.0~40.0 g/m~2)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2=0.282,p<0.05;R~2=0.345,p<0.05);与不施碳相比,添加碳(1.0~40.0 g/m~2)激发了土壤呼吸速率(p<0.05),二者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2=0.307,p<0.0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 UMS-1800型木薯起薯收获机提升装置的设计
《农机化研究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我国木薯收获过程中明薯率低、人工刨土捡拾劳动强度大及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4 UMS-1 8 0 0型双行挖掘式木薯起薯收获机的木薯提升装置,其主要在于将木薯收获机起薯铲起松的木薯提升到土壤表面,代替人工刨土起薯的过程,以减轻人工作业强度,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该装置根据木薯茎秆的力学特性,采用了链式弹性夹持装置夹持木薯秆达到提升木薯茎块的目的。为此,介绍了该木薯提升装置的总体结构、工作原理及技术参数,试验分析了该提升装置的优缺点,并提出优化改进方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菠萝皮渣果醋发酵特性及抗氧化性
《食品科技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菠萝皮渣果醋发酵过程的研究,分析发酵过程中酸度、pH、酒精度、有机酸及挥发性物质的变化,揭示其发酵特性;通过对发酵过程中抗氧化性的研究,探明其抗氧化能力变化过程。发酵过程中,酸度和pH在(3~6)d变化较快,同样的,酒精度在(3~6)d下降较快;有机酸中乙酸含量上升,且在(3~6)d上升较快,柠檬酸、苹果酸等主要有机酸含量稳定。比较发酵前后挥发性物质,发现发酵后挥发性物质出现较大变化,发酵前主要是酯类和醇类,而发酵后主要是酸类和醇类,发酵前后菠萝果醋的抗氧化能力有较大的提升。研究结论将为果蔬类果醋发酵提供技术指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梨果肉捕光叶绿素a/b结合蛋白基因PaCAB1的克隆、序列分析及表达
《中国南方果树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以油梨品系"RN-5"为试验材料,克隆出叶绿素a/b结合蛋白同源基因,命名为PaCAB1,其开放阅读框为777bp,编码259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比较分析表明,PaCAB1独自聚类成为一组,与其他21种物种CAB同源性相对较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表明,在油梨果肉发育过程中,PaCAB1的表达量逐渐地缓慢降低,到S-III时期降到最低点,其变化趋势与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的含量变化趋势一致。
关键词: 油梨 捕光叶绿素a/b 结合蛋白基因 PaCAB1 克隆 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菜碱参与西瓜抗枯萎病的初步探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甜菜碱在参与西瓜抗枯萎病方面的作用,本研究以西瓜悬浮细胞为试验材料,利用镰刀菌酸诱导,测定细胞活性氧(ROS)的变化情况以及甜菜碱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等。结果表明:镰刀菌酸对西瓜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外源添加甜菜碱可以缓解低浓度(≤100μmol/L)下镰刀菌酸的胁迫;通过镰刀菌酸诱导西瓜细胞,可以使细胞内ROS迅速升高,并在30 min达到最大值,而同时添加甜菜碱处理可以明显降低细胞ROS含量;此外,镰刀菌酸诱导可以使甜菜碱合成基因Cl BADH和Cl CMO基因表达量呈现先上升后缓慢下降的趋势,且0.5 h相对表达量达到最高,这证明镰刀菌酸对西瓜甜菜碱合成基因Cl BADH和Cl COM的表达有不同程度诱导作用。上述研究结果初步表明甜菜碱在参与西瓜抗枯萎病方面具有一定作用,为加强对西瓜枯萎病抗病机制的探索和发掘抗性相关基因提供了理论支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配比粗饲料对海南黑山羊生长、养分消化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提高海南黑山羊的生长性能,本试验以不同比例柱花草和王草青贮饲料混合饲喂海南黑山羊,以筛选两种粗饲料的最适搭配比例.选用16只日龄、体重相近的海南黑山羊,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CK组,粗饲料为王草)和3个试验组(S-KS2、S-KS3、S-KS4组,柱花草和王草青贮饲料分别以20∶80、30∶70、40∶60的干物质比例组合),饲喂60d后测定山羊生长性能、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水平;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尿素氮(BUN)、甘油三酯(TG)、葡萄糖(GLU)、总胆固醇(TC)含量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S-KS2组平均日增重(ADG)和血液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S-KS3组(P<0.05),料重比(F/G)显著高于S-KS3组(P<0.05),但都与CK组差异不显著(P>0.05);S-KS3组山羊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高于CK组(P<0.05);S-KS4组血清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显著高于CK组(P<0.05),但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S-KS2组和S-KS3组(P<0.05).以上结果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柱花草和王草青贮饲料以一定比例混合饲喂并未对山羊造成不良影响,且在比例为30∶70时山羊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得到提高,所以推荐柱花草和王草青贮饲料以30∶70的比例混合饲喂海南黑山羊.
关键词: 柱花草 王草青贮 海南黑山羊 生长性能,表观消化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饵料锰含量对凡纳滨对虾亚成虾生长及抗氧化活力的影响
《南方农业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凡纳滨对虾亚成虾饵料中锰(Mn)的适宜添加量,为对虾饵料的科学配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一水硫酸锰(MnSO_4·H_2O)为Mn源,设6个不同Mn添加量的饵料处理组:0(对照)、50、100、150、200和300 mg/kg,投喂凡纳滨对虾亚成虾(初始体重4.83±0.39 g/尾,初始体长8.23±0.43 cm/尾)10周后测定其生长性能和抗氧化活力指标。【结果】饵料Mn添加量对凡纳滨对虾的存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下同);除50 mg/kg处理组外,其他Mn添加处理组的对虾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下同),且以Mn添加量为200 mg/kg的效果最佳。凡纳滨对虾血清和肝胰腺中的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均随Mn添加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当Mn添加量为150和200 mg/kg时,对应的Mn-SOD和T-SOD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Mn添加量达300 mg/kg时,血清和肝胰腺Mn-SOD和T-SOD活力反而下降。凡纳滨对虾血清和肝胰腺总抗氧化能力(T-AOC)对饵料Mn添加量的响应与Mn-SOD和T-SOD活力基本一致,其适宜添加范围也在150~200 mg/kg。饵料Mn添加量对凡纳滨对虾血清MDA含量未产生显著影响,也未显著降低肝胰腺MDA含量,但Mn添加量达300 mg/kg时,肝胰腺MD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Mn添加处理组及对照组。【结论】饵料中添加适量的Mn可促进凡纳滨对虾亚成虾生长,并通过提高SOD活力以提高机体的总体抗氧化水平,但添加过量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抗氧化活力,并对肝胰腺造成一定损伤。综合生长性能和抗氧化活力指标,凡纳滨对虾亚成虾饵料中的Mn适宜添加量为150~200 mg/kg。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浓度乙烯利刺激诱导橡胶树死皮发生过程中的胶乳生理研究
《西北林学院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高浓度乙烯利刺激诱导橡胶树死皮的发生,通过测定死皮发生动态变化过程中胶乳产量、干胶含量及胶乳硫醇、无机磷、蔗糖、黄色体破裂指数等生理参数的变化,阐明橡胶树死皮发生机理。结果表明,乙烯利刺激后,割线由排胶正常逐渐发展为割线内缩,乃至死皮出现。在死皮发生过程中,除黄色体破裂指数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外,其余各指标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当割线出现内缩症状时,胶乳产量、干胶含量及硫醇、无机磷、蔗糖含量显著提高(P<0.05),达最大值,分别为228.20mL、39.09%、1.56mmol/L、32.76mmol/L和58.10mmol/L,此时,黄色体破裂指数下降至最低值14.27%。随后,胶乳产量、干胶含量及硫醇、无机磷、蔗糖含量又逐渐下降,死皮出现时分别为30.20mL、22.11%、0.66mmol/L、23.28mmol/L和25.41mmol/L,而此时黄色体破裂指数显著上升至最大值33.69%。此外,粗酶液蛋白含量和胶乳pH值在死皮发生过程中也发生明显变化。综上所述,高浓度乙烯利刺激诱导橡胶树死皮发生过程中,胶乳黄色体破裂指数、硫醇、无机磷、蔗糖等生理参数发生显著变化,与橡胶树死皮发生密切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