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外源抗坏血酸处理对采后菠萝黑心病发生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明抗坏血酸对菠萝果实采后保鲜的有效性,本研究以"巴厘"菠萝(Ananas comosus cv. Comtede Paris)为材料,分别用0.2%和0.4%(质量体积百分比w/V)的抗坏血酸(L-Ascorbicacid,AsA)浸泡处理,以清水浸泡为对照,0.02mm厚聚乙烯打孔薄膜袋包装后,于常温(25±2)℃、相对湿度85%~95%的水果储藏库中贮藏,观察采后菠萝黑心病发生与果实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AsA处理有效地延缓菠萝黑心病的发生,保持菠萝果实的硬度,抑制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的减少,在贮藏后期能够有效地抑制丙二醛(MDA)的积累。果肉氧化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0.2%AsA处理可抑制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PPO)活性增加,保持较高的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可见,AsA能够有效地延缓菠萝黑心病的发生,保持采后菠萝的食用品质,抑制采后菠萝果实酚类物质酶促氧化的发生,延缓菠萝贮藏期间的衰老进程,并且0.2%AsA的处理效果优于0.4%AsA的处理效果,因此0.2%AsA为最佳处理浓度。

关键词: 巴厘菠萝(Ananas comosus cv. Comtede Paris) 抗坏血酸 黑心病 果实品质 氧化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Golden Gate法构建广谱抗番木瓜环斑病毒海南株系的CRISPR/FnCas9植物表达载体

热带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子生物学育种是目前防治番木瓜环斑病毒(PRSV)最有效的方法。早期转基因番木瓜抗病毒的策略是根据"致病菌衍生的抗病性"(PDR)原理,将病毒来源的基因全长序列,转入番木瓜并获得抗性。PDR策略最主要特点依赖于靶目标病毒基因序列相似性,不能有效解决海南的番木瓜环斑病毒遗传多样性复杂的株系。本研究着眼于创制广谱的抗PRSV新策略,用最新的CRISPR/FnCas9基因编辑技术和Golden Gate载体构建系统,依据不同PRSV株系的保守序列分析结果,将5个sgRNA(2个CP sgRNA,2个Nib sgRNA和1个HC-Pro sgRNA)串联在一个载体上,实现一个载体可识别剪切5个位点,从而达到广谱抗PRSV的效果,应对海南地区PRSV株系复杂的问题。目前载体已经进行了测序验证,并在番木瓜上进行了叶片局部瞬时表达,初步表现出对PRSV的抑制效果,这为获得广谱抗番木瓜环斑病毒的番木瓜品种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 番木瓜 CRISPR 番木瓜环斑病毒 广谱抗病 基因组编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茄科植物木糖转移酶家族基因挖掘与进化分析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木糖转移酶在植物多糖合成以及蛋白糖链修饰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试图从全基因组水平上系统鉴定植物木糖转移酶基因保守结构域,并挖掘茄科植物中木糖转移酶家族基因新成员。研究中选取了5种茄科植物,分析鉴定了茄科植物中的木糖转移酶基因及其保守结构域,并构建得到了系统发育树。系统鉴定获得了54条木糖转移酶家族基因。其中,矮牵牛基因组中含有6条家族成员,而在本氏烟中含有11条成员。本家族成员可分为5个亚家族,其中的两个亚家族各自能进一步分为两个显著的独立枝。在鉴定得到的基因中,仅有2条拟南芥基因功能得到了鉴定,分别参与蛋白糖基化和种皮多糖合成。拟南芥每条木糖转移酶基因仅含有1个保守结构域,而此结构域覆盖各基因大片区域。各基因编码蛋白分子量较大,且表现较强的疏水性。本研究为今后针对茄科植物木糖转移酶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因靶标。

关键词: 茄科 木糖转移酶 基因家族 结构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块根类胡萝卜素积累与主要基因表达谱分析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取5个不同颜色的木薯块根,通过定量PCR和HPLC结果分析类胡萝卜素积累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与其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类胡萝卜素含量与木薯块根颜色有一定的相关关系,类胡萝卜素的积累受多基因调控,其中番茄红素β-环化酶(Me LCYB)与类胡萝卜素含量的相关系数达到0.995.

关键词: 木薯 类胡萝卜素 定量PCR 高效液相色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掌细菌性疫病病原菌遗传多样性的RAPD和Rep-PCR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由地毯草黄单胞菌花叶万年青致病变种引起的细菌性疫病是红掌生产中最具破坏性的病害。本研究对来自全国8个省市主产区的93个红掌细菌性疫病菌株,采用RAPD和Rep-PCR(ERIC、BOX、REP)分子标记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出的13个RAPD引物共扩增出131个清晰、重复性好的条带,而Rep-PCR共扩增出65个条带,所有位点多态性比率为100%。基于RAPD和Rep-PCR结果计算的群体遗传距离显著相关,综合2种标记类型的分型结果进行UPGMA聚类分析,表明我国红掌细菌性疫病具有高度的遗传多样性,在遗传相似性系数范围0.519 1~0.984 7,在0.63水平时可以将所有菌株划分为3个组群,分别包括58、28、7个个体,病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与其寄主品种、地理来源没有明显相关性。本研究为红掌细菌性疫病监测和抗病育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红掌 细菌性疫病 遗传多样性 RAPD Rep-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混肥及施用方法对木薯产量构成因素、土壤养分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比较复混肥585、780、1 170 kg/hm~2在一次施肥和分次施肥处理下对华南12号木薯产量构成因素、土壤养分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探讨木薯种植中的最佳施肥方案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复混肥处理的化肥施用量分别比对照减少了52.71%、36.94%和5.42%,但其株高、单薯长度、单薯粗、鲜薯重和地上部鲜重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木薯种植降低了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含量,提升了土壤速效磷含量,而施肥量1 170 kg/hm~2的T3、T6处理提升了土壤速效钾含量。但相对于对照,土壤肥力的变化则因施肥量和施肥次数而异,复混肥施用量为585、780 kg/hm~2的处理,分次施用更有利于减缓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的降低,而施肥量为1 170 kg/hm~2的处理分次施用仅有利于减缓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降低,而不利于减缓土壤速效磷含量的降低。另外,所有复混肥处理均比对照具有更高的产投比,但经济效益最好的为T1、T4处理,其次为T2和T5处理。因此,从产量构成因素、土壤养分变化和经济效益综合考虑,T4为最佳施肥方案。

关键词: 复混肥 木薯 产量 土壤养分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荔枝种子催芽试验

中国南方果树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不同浓度吲哚乙酸等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番荔枝种子进行催芽处理。结果表明,吲哚乙酸300 mg/L溶液浸泡24h处理的番荔枝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分别为88.33%和73.33%。

关键词: 番荔枝 种子催芽 发芽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龙血树茉莉酸受体基因DcCOI1的鉴定和表达分析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茉莉酸是植物响应生物和非生物逆境胁迫的关键激素之一,而茉莉酸信号受体蛋白(Coronatine-insensitive protein 1, COI1)在茉莉酸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研究基于海南龙血树转录数据中的转录本序列,利用注释拼接和RT-PCR的方法首次鉴定了1个编码海南龙血树茉莉酸受体COI1基因(命名为DcCOI1, GenBank登录号为MF193604),DcCOI1基因长度为2 274 bp,包含一个1 785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594个氨基酸,Dc COI1蛋白与芦笋COI1序列的一致性为94%,系统进化分析中与芦笋、剑兰划为同一分支,同属于单子叶植物大类。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其编码蛋白包含COI1的蛋白的F-box特征结构域,分子量为64.14 k D,理论等电点为6.09,为非分泌型蛋白,且不含跨膜结构域,包含52个磷酸化位点,主要在细胞质中发挥生理作用;二级结构主要有α螺旋(43.10%)和无规则卷曲(29.63%)构成。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DcCOI1在海南龙血树根、茎、叶和花中均有表达,根和茎中的表达量较高,而花中的表达量最低。此结果为阐明海南龙血树血竭形成过程中茉莉酸的调控作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海南龙血树 茉莉酸 受体 COI1 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 Muell.Arg.)幼茎木材的超微结构观察

植物研究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橡胶树是中国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橡胶种植的副产物橡胶木是我国木材供应的重要来源。我们以不同发育阶段的橡胶树幼茎木材为材料,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木质部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橡胶树幼茎木材中,导管和木纤维细胞壁随着木质部发育成熟会发生明显的次生加厚,加厚方式主要为螺纹加厚;木质部各类型细胞均存在大量纹孔,纹孔排列方式主要有散生、网状、梯状和单串状等类型;在木质部发育过程中,木射线和部分薄壁细胞中会逐渐积累大量淀粉粒;木质部细胞内壁及其填充物表面存在不同类型的附着物。研究结果将为橡胶木材材性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关键词: 橡胶树 木材 超微结构 扫描电子显微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种缓控释氮肥的养分释放特征及肥效

热带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田氮肥利用率通常不到旱地的一半,施用缓控释氮肥是提高水田氮肥利用率的有效措施。以常规施肥为对照,通过动力学模拟,研究水稻田4种缓控释氮肥[植物油包膜尿素(PCU)、树脂包膜尿素(JZd)、脲甲醛(UF)、硫包衣尿素(SCU)]的养分释放特征,分析不同缓控释氮肥下水稻的氮素累积吸收量和氮肥利用率。结果表明:(1)4种缓控释氮素肥料28 d的养分累积释放率:JZd(94.5%)>PCU(63.5%)>SCU(52.6%)>UF(22.0%),在0~56 d,4种缓控释氮肥的养分累积释放率均迅速增加;在70 d后养分累积释放率趋于稳定;(2)4种不同缓控释氮肥氮素释放符合Elvoich方程,氮素的释放速率为:JZd>PCU>SCU>UF;(3)PCU的氮肥利用率最高,达到56.8%,比常规施肥处理高15.2%;其次是JZd,氮肥利用率最低的是UF,仅为33.7%;(4)PCU的产量最高,较常规施肥显著提高了17.4%。PCU的氮肥利用率及产量最高,对水田来说是一种较为合适的施肥方式。

关键词: 缓控释氮肥 水稻土 养分释放 氮素利用效率 动力学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