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海南播期对玉米DUS测试性状表达的影响

玉米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5个普通型品种和5个糯质型品种的玉米单交种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播期处理,研究海南播期对玉米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DUS)测试性状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玉米质量性状和假质量性状的表达无显著影响;播期对不同性状、不同类型、不同品种玉米数量性状的表达影响程度不同,对抽雄期、散粉期等8个性状的表达影响程度较大,对幼苗第一叶鞘花青甙显色强度、植株上部叶片与茎秆夹角等10个性状的表达影响程度较小,对雄穗最低位侧枝以上主轴长度、雄穗一级侧枝数目等15个性状的表达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玉米 播期 DUS测试 性状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支链聚合度对菠萝蜜种子淀粉热力学特性的影响及老化动力学分析

食品工业科技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支链聚合度对淀粉老化的影响,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结合Avrami方程,研究不同支链聚合度菠萝蜜种子淀粉(jackfruit seed starch,JFSS)凝胶后贮藏过程中的老化焓变和老化动力学。结果表明:支链聚合度降低,JFSS凝胶后老化过程形成更多趋于有序排列的结晶,老化速率从0.336增加到0.513,不同聚合度JFSS成核方式为瞬间成核;随贮藏时间的延长,JFSS老化度增大;支链聚合度与Avrami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 <0.05);支链重均聚合度与凝胶化焓呈极显著负相关(p <0.01),数均聚合度凝胶化焓呈显著负相关(p <0.05);支链重均聚合度与贮藏0~7 d的老化焓变均呈现显著负相关(p <0.05)。支链聚合度是影响淀粉贮藏过程中老化特性的重要结构因素。

关键词: 菠萝蜜种子淀粉 支链淀粉 聚合度 凝胶化 老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椰子泻血病室内药剂筛选研究

中国南方果树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抑制法分别测定了10种杀菌剂对椰子泻血病病原菌(奇异长喙壳菌Ceratocystis paradoxa)的菌丝生长,分生孢子萌发和芽管生长的抑制作用,并测定了其中9种杀菌剂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苯甲·丙环唑对病原菌的菌丝抑制作用最强,测试的8个浓度均完全抑制了菌丝的生长;百菌清对病原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100%;对病原菌分生孢子芽管的生长抑制率最高的是百菌清和苯甲·丙环唑,达到100%。咪鲜胺锰盐、多菌灵、十三吗啉、异菌脲和甲基硫菌灵的毒力作用较强,有效中浓度(EC_(50))分别为3.376 8×10~(-5)、0.043 2、0.269 2、1.246 2和4.599 4μg/mL。

关键词: 椰子泻血病 奇异长喙壳菌 杀菌剂 毒力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个新的甘薯查尔酮异构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查尔酮异构酶(chalcone isomerase,CHI)是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酶。本研究根据转录组数据,利用RT-PCR技术在甘薯中克隆了一个新的CHI基因,命名为Ib CHIL1。Ib CHIL1基因c DNA长857 bp,包含1个621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06个氨基酸。聚类分析表明,Ib CHIL1属于Ⅳ型CHI成员,和其他植物中的类似蛋白具有很高的同源性。表达分析显示,Ib CHIL1主要在紫肉甘薯中表达,与花青素积累正相关,推测该基因在甘薯花青素生物合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关键词: 甘薯 查尔酮异构酶 花青素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杧果MiPAO基因的克隆表达分析及其基因沉默载体的构建

华北农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杧果PAO基因在杧果果皮叶绿素降解中的作用,利用转录组测序得到PAO部分片段信息设计兼并引物,采取3'和5'cDNA末端快速克隆(RACE)的技术方法,选取了红色贵妃、黄色金煌、绿色桂七等3个不同着色杧果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克隆得到了杧果果皮PAO基因的全长c DNA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后将其命名为MiPAO。结果表明,3个着色品种c DNA序列只有几个碱基的差异,以红色贵妃品种为例,经过分析可得全长c DNA序列的大小为1 979 bp,开放阅读框大小为1 641 bp,总共编码546个氨基酸,其分子质量为61. 82 ku,等电点为6. 54。通过生物软件预测得到了MiPAO蛋白的二级结构和3种三级结构图,同时发现MiPAO蛋白为亲水性蛋白。对NCBI上登录的部分植物的PAO蛋白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MiPAO蛋白与橙子的亲缘关系近。成功构建出p TRV2-MiPAO基因沉默载体,希望能为后续研究杧果果皮着色的分子机理和桂七杧果的滞绿原因提供一定的试验支持。

关键词: 杧果 MiPAO 叶绿素降解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草兰精油微胶囊的制备工艺优化及缓释性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和麦芽糊精为壁材,香草兰精油为芯材,通过喷雾干燥的方式制备香草兰精油微胶囊。5种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壁芯比、均质压力、固形物质量分数对包埋产率具有显著影响。通过响应面实验设计得到最佳制备香草兰精油微胶囊的工艺条件为壁芯质量比4∶1、均值压力20 MPa、固形物质量分数40%,该条件下包埋产率为(97.21±0.3)%,包埋率为(89.16±1.2)%。100℃加热30 h后,微胶囊的挥发率为22.12%,结果表明微胶囊能够显著降低精油的挥发速率。

关键词: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 香草兰精油 工艺优化 缓释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实成熟及品质调控遗传研究进展

分子植物育种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果实的成熟涉及许多生物化学变化过程,主要包括香气、糖的产生以及果实软化等,这与果实在成熟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代谢路径密不可分。因此,研究并了解果实成熟过程及品质调控遗传学机理,对于果实品质改良具有重大意义。本综述将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果实成熟及品质改良遗传研究现状,对果实成熟变化遗传分析研究中的代谢路径、果实品质改良遗传规律、品质QTL等进行综述,旨在为果树品质育种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交替氧化酶 解偶联蛋白 多胺 转录因子 数量性状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N-5”品系油梨不同组织挥发物成分差异比较

中国南方果树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明"RN-5"品系油梨不同组织挥发物成分及其含量的差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萃取最优条件进行分析,并测定油梨顶芽、果皮、果肉、种子、枝条和叶片的挥发物成分和含量。结果表明,顶空固相微萃取最优参数为50/30μm DVB/CAR/PDMS固相微萃取头,萃取温度60℃、萃取时间40min。各组织中包括萜烯类物质19种、醇类5种、醛类14种、酯类4种、酸类4种、芳香烃类10种和其他化合物1种,共有57种挥发物成分被检测出。在顶芽、果皮、果肉、种子、枝条和叶片中分别检测到22、15、21、18、18和19种挥发物成分。α-荜澄茄油烯、1-石竹烯、Z,Z,Z-1,5,9,9-四甲基-1,4,7-环十三碳三烯和橙花叔醇是油梨不同组织中主要的挥发物成分,但其对不同组织挥发性成分的贡献率亦不同。油梨不同组织挥发物成分及其含量存在较大差异。

关键词: 油梨 挥发物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法 气相色谱-质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棕种壳厚度控制基因SHELL的SNP分子标记开发

广西植物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油棕属棕榈科多年生木本油料作物,果实含油量高达50%,且单位面积产油量高,享有"世界油王"美誉。油棕果实由外果皮、中果皮、内果皮(种壳)、种子四个部分组成,产油部分主要是中果皮和种子,其中种壳厚度是影响果实含油量的重要因素。SHELL基因控制种壳厚度,是一类MADS-box同源基因,SHELL基因在厚壳种和无壳种中的变异主要是第一个外显子上的两个SNP位点。该研究根据两个SNP位点进行特异标记开发,根据已知的油棕SHELL基因的序列,设计了4对SNP引物。4对SNP引物以2个SNP位点设计,每个SNP位点设计2对SNP标记,并均在引物3'端第二位引入强错配碱基。以2份薄壳种油棕材料和2份厚壳种油棕材料DNA为模板,扩增筛选油棕SHELL基因SNP引物。通过PCR扩增发现,设计的SHELL基因特异SNP标记EgSh(N)-f/EgSh(SNP)-2r能够鉴别油棕厚壳种和薄壳种。再用24株油棕树进行特异性验证,发现该标记能较准确地判断油棕的厚薄壳。该研究结果表明SNP标记EgSh(N)-f/EgSh(SNP)-2r可用来进行油棕种质资源早期分子鉴定,为高产油棕品种选育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 油棕 种壳厚度 SHELL基因 错配碱基 SNP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质谱联用法测定甘蔗中噻虫胺的残留

热带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检测甘蔗中噻虫胺残留量的方法.甘蔗植株、茎秆及嫩稍样品经乙腈-水(V∶V=2∶1)提取,Envi-Carb复合PSA固相萃取小柱净化,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分离,电喷雾正离子源(ESI+)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采用Envi-Carb固相萃取小柱,以乙腈为淋洗液,在小柱中添加PSA净化效果最好.在甘蔗植株、茎秆及嫩稍中分别添加0.04、0.4、1mg/kg噻虫胺,平均回收率为81.4%~109.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10.9%.该方法的最小检出量为0.4 ng,在甘蔗中的最低检出浓度(LOD)为0.04 mg/kg,能满足农药残留检测的要求.

关键词: 噻虫胺 甘蔗 残留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