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与防治
《玉米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生产中危害较严重的病害之一,它的病原菌为孢堆黑粉菌[Sporisoriumreilianum(Kuhm)LangdonetFull],属担子菌亚门孢堆黑粉菌属,异名为Sphacelothecareiliana(Kühn)Clinton,它的发生严重影响玉米产量。个别年份发病率可达80%以上。详细介绍了玉米丝黑穗病的症状、病原菌、侵染途径、流行条件及防治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栽培和施肥对黑土细菌数量年变化影响的初步研究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室内分析和通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应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研究了不同耕作制度下黑土土壤在玉米一个生育期内细菌数量的动态变化,旨在探讨土壤细菌多样性变化规律,揭示黑土退化的微生物学机理,以保护黑土资源,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试验结果表明:2003年和2004年土壤中细菌数量随季节变化而逐渐增加,最大值出现在10月份。2003年休闲区、ck区和正常施肥区的0~20 cm土层内细菌数量分别为0.594×106,0.566×106,0.906×106个/g;20~40 cm土层内细菌数量分别为0.513×106,0.513×106,0.664×106个/g。2004年休闲区、ck区和正常施肥区的0~20 cm土层内细菌数量分别为1.849×106,2.040×106,2.365×106个/g;20~40 cm土层内细菌数量分别为1.460×106,1.279×106,1.856×106个/g。且表层土壤中的细菌数量高于下层土壤中细菌数量,理化性质好的土壤所含的细菌数量较多,合理栽培与施肥有利于土壤细菌数量的增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地方种质资源品质及与相关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
《吉林农业科学 》 2006 CSCD
摘要: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吉林省40份玉米地方种质资源中子粒的淀粉、脂肪、蛋白质、赖氨酸含量及与百粒重、出籽率、生育日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子粒营养成分蛋白质、赖氨酸之间的关联度最大;淀粉与蛋白质、赖氨酸之间的关联度相对较小;生育日数对淀粉的影响最大,百粒重对淀粉的影响较小;而百粒重对脂肪的影响最大,生育日数对脂肪的影响较小;并且百粒重对蛋白质、赖氨酸的影响也最大,出籽率对蛋白质、赖氨酸的影响较小。这些结果对开展品质育种具有很大的利用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