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6952条记录
北京沙地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水分利用策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北京沙地107欧美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DELTA V Advantage同位素比率质谱仪测定杨树茎木质部δ(D)、δ(18O)稳定性同位素值,结合自动气象站(HOBO)连续观测土壤含水量(SWC)和降水量,利用三源线性混合模型,揭示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水分利用策略。结果表明:(1)夏季土壤含水量均高于秋季,降水在转化为土壤水和地下水的过程中发生同位素分馏。(2)夏秋两季土壤水δ(D)、δ(18O)同位素与土层深度之间均存在显著二次多项式关系,R值均在0.834 1以上,表现为越接近土壤表层,土壤水δ(D)、δ(18O)同位素越偏正。(3)秋季>100~120 cm土层为土壤水δ(D)、δ(18O)同位素的显著变化层,而夏季没有明显变化层。土壤水稳定性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升高。(4)夏季杨树根系主要吸收140 cm以下土壤水和地下水,秋季不仅吸收140 cm以下土壤水和地下水,对浅层土壤水也有少量吸收。可见,在土质疏松和孔隙度大的地区,杨树根系再生能力强且具有明显的趋水性。

关键词: 北京沙地 107欧美杨 同位素 人工林生态系统 水分利用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亮度校正和AdaBoost的苹果缺陷在线识别

农业机械学报 201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亮度校正和AdaBoost的苹果缺陷与果梗-花萼在线识别方法。以富士苹果为研究对象,首先在线采集苹果的RGB图像和NIR图像,并分割NIR图像获得苹果二值掩模;其次利用亮度校正算法对R分量图像进行亮度校正,并分割校正图像获得缺陷候选区(果梗、花萼和缺陷);然后以每个候选区域为掩模,随机提取其内部7个像素的信息分别代表所在候选区的特征,将7组特征送入AdaBoost分类器进行分类、投票,并以最终投票结果确定候选区的类别。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检测速度为3个/s,满足分选设备的实时性要求,且总体正确识别率达95.7%。

关键词: 苹果缺陷 机器视觉 亮度校正 AdaBoost 在线识别 果梗-花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OguCMS育性相关转录因子BoMYB1的转录激活功能分析

西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OguCMS是甘蓝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雄性不育类型,前期表达谱分析表明转录因子BoMYB1在OguCMS花药中表达下调达10.3倍。通过构建酵母双杂交转录因子BD区诱饵载体pGBKT7-BoMYB1,将其转入酵母菌AH109中进行转录因子BoMYB1转录激活功能的分析。结果显示,AH109[pGBKT7-BoMYB1]在SD/-Trp/x-a-gal、SD/-Ade/-Trp/x-a-gal、SD/-His/-Trp/x-a-gal平板上均长出蓝色菌落,表明BoMYB1可以自主激活报告基因ADE2、HIS3和MEL1,说明转录因子BoMYB1具有转录自激活功能。研究结果对于深入探索该基因的功能及阐明OguCMS花药败育的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OguCMS BoMYB1转录因子 酵母双杂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便携式苹果糖度光谱检测仪的设计与试验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快速、便捷地利用近红外光谱检测苹果糖度,设计了以ARM9处理器为核心、以微型光谱仪和自制果托作为光谱检测装置、以Win CE为操作系统的便携式苹果糖度光谱检测仪。以80个苹果样品作为试验对象,采用平滑、多元散射校正、标准正态变量变换等方法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结合无信息变量消除法和连续投影算法进行有效波长的筛选,建立基于所选特征波长和全波段的苹果糖度近红外光谱偏最小二乘模型。结果表明,偏最小二乘结合原始光谱信息建模效果最好,其预测相关系数Rp=0.853,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0.534。该检测仪能较好地满足苹果糖度的快速无损检测。该研究为快速、便携的苹果糖度光谱检测仪设计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糖度 苹果 近红外光谱 嵌入式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白菜品种鉴定的SSR核心引物筛选及其应用

园艺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出一套大白菜(Brassica rapa L.ssp.pekinensis)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的核心引物,以54份大白菜骨干自交系为材料,从已发表的2 129对白菜SSR引物中,初步筛选出分布于白菜整个基因组、具有唯一扩增位点、扩增稳定性及重复性好的多态性SSR引物51对。进一步根据引物的多态性信息量(PIC)、等位基因数量、位点的物理位置和主成分分析(PCA)等分析结果,确定了一套包含28对SSR引物的核心引物组合。比较核心引物组合、51对多态性SSR引物和123个标记(72个SNP标记与51对多态性SSR引物)对54份大白菜骨干自交系的聚类分析结果,三者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该套引物可将262份大白菜高代自交系区分开,具有较好的鉴别能力。利用这套核心引物构建了242份大白菜品种的指纹图谱。该研究获得的28对SSR引物可以用于大白菜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品种核酸指纹库构建等研究,可为大白菜新品种的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检测体系的建立和新品种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大白菜 SSR 核心引物 品种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鲜食加工兼用杏新品种‘京佳2号’

园艺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京佳2号’杏由‘串枝红’ב金玉杏’杂交育成。果实椭圆形,平均单果质量77.6 g,大果118.0 g;果皮底色黄,果面近1/2着深红色红晕;果肉黄色,汁液中多,纤维中等,酸甜适口,有香气;含可溶性固形物13.1%,可滴定酸1.46%,可溶性糖6.4%,维生素C 67.3 mg·kg-1,果实发育期87 d左右。丰产稳产,较抗寒,综合性状优良。

关键词: 鲜食加工兼用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田氨挥发规律研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施氮水平对农田土壤氨挥发的影响机制,依据北京房山农田土壤类型,结合当地农民种植与施氮习惯,设定N0~N7共8个施氮水平,施肥量分别为0、50、100、150、200、250、300、400 kg·hm-2,利用田间试验原位测定的方法,研究分析了京郊冬小麦田种植体系氨挥发损失的规律及氮肥剂量效应。结果表明,冬小麦种植体系在施入氮肥后发生了明显的氨挥发,且氨挥发主要发生在施肥后1~2周内,在施肥后2~3d出现氨挥发速率峰值,基肥与追肥后氨挥发速率最大分别达到2.41、1.42kg·hm-2·d-1,基肥期氨挥发量在0.81~14.29 kg·hm-2,追肥期氨挥发量在2.20~6.91kg·hm-2。在整个冬小麦生长期间,高施氮量处理的氨挥发量均高于低施氮量处理。当施氮量超过150 kg·hm-2时,由于氨挥发增加导致农田氮损失显著提高,优化施肥量能明显降低冬小麦种植过程中的氨挥发损失。施氮水平为150 kg·hm-2的冬小麦产量为5 493.63 kg·hm-2,高于其他施氮水平处理的小麦产量。可见,合理的氮肥用量能够兼顾产量和生态环境,本研究中在150 kg·hm-2的氮肥水平下,小麦产量最高且氨挥发损失较低。

关键词: 施氮量 氨挥发 冬小麦 原位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清洗处理对鲜切莲藕贮藏期褐变的影响

食品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弱酸电解水、强酸电解水、次氯酸钠、去离子水4种不同清洗处理对鲜切莲藕在4℃条件下贮藏14 d期间,色差值(L*、a*、b*,△E*及色相角)、褐变度、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及整体感观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弱酸电解水(pH 5.65,有效氯剂量48 mL/L,氧化还原电位800 mV)能够有效保持鲜切莲藕的色泽品质和整体感观质量值,同时抑制褐变,降低PPO活性,有效地改善鲜切莲藕的贮藏品质,延长货架期。

关键词: 鲜切莲藕 清洗剂 色差 褐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在葡萄酒品质劣变检测中的应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4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葡萄酒如果贮存方法不当极易发生劣变,失去原有的风味和质感,影响品质,因此对葡萄酒劣变进行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在红葡萄酒劣变过程中,主要发生了酸败现象,产生了过量的有机酸类物质,致使葡萄酒原有性状发生变化。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研究红葡萄酒特征光谱及其品质劣变的判别方法。对劣变过程的理化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对葡萄酒的FTIR光谱的主要吸收峰进行了解析。在劣变判别过程中,创新性的采用了比较多个吸收峰之间的吸光度比值之间大小关系的方法实现对劣变的判定,但此方法具有一定的相对性。通过对变质红葡萄酒与未变质红葡萄酒的FTIR光谱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3 020~2 790,1 760~1 620以及1 550~800cm-1三个波段内,在光谱特征上具有一定的差异,为了能够将这些光谱差异与葡萄酒的劣变情况建立联系并能够实现判别分析,引入了化学计量学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PCA)结合软独立建模聚类分析法(SIMCA)分别对以上三个特征波段内光谱数据进行了分类,最后利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对验证集数据在这三个波段进行了判别,结果表明FTIR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能够成功区分开变质和未变质的红葡萄酒样本,且具有很好的识别率,其中利用1 550~800cm-1波段来建模分析效果最好,SIMCA和PLS-DA识别率分别为94%和100%。

关键词: FTIR 葡萄酒 变质 酸败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方法制备腊八蒜的品质比较

食品工业科技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比较不同方法制备的腊八蒜的品质,以大蒜为原料,通过醋酸浸泡及熏蒸两种方式制备腊八蒜,以鲜蒜为对照,比较了不同处理方式得到的腊八蒜的表观颜色、质构特性、呼吸特性及清除自由基等生物活性。结果表明:经过醋酸处理后的两种腊八蒜的呼吸强度明显低于鲜蒜(p<0.05)。从质构指标看,熏蒸蒜的硬脆度与鲜蒜差异不显著(p>0.05),但色差测量表明,熏蒸蒜的b*值比醋泡蒜更小,说明颜色更加翠绿。三种蒜对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2,2’-连氮基-双-(3-乙基苯并二氢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清除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鲜蒜>熏蒸蒜>醋泡蒜,清除DPPH·的半抑制量分别为:19.32、20.13、28.13mg/mL;清除的ABTS·+自由基半抑制量分别为:21.36、22.94、24.85mg/mL。结果表明:熏蒸法制得的腊八蒜品质优于醋泡法制得的腊八蒜,能够更好地满足现代工业的需要。

关键词: 大蒜 脆度 呼吸强度 DPPH ABT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